甘地传观后感汇总【最新3篇】

时间:2015-03-03 03:48: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甘地传观后感汇总 篇一

《甘地传》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地被甘地这位伟大的领袖所感动。他的生平事迹和他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使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甘地的人格魅力和他对和平与非暴力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甘地的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是他最令我敬佩的品质之一。他毫不动摇地追求着印度人民的独立和自由,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来鼓舞人们,带领他们走向自由。他的奉献精神和毫不妥协的立场激励着我,让我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甘地对非暴力的信仰也让我深受触动。他坚信通过和平和理性的方式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而不是通过暴力和仇恨。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仅在印度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对话和理解,人类才能实现和平与和谐。

此外,甘地的简朴生活和对贫穷人民的关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印度人民谋福利上。他关注贫困和不公平,并努力为他们争取权益。他的行为激励着我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满足,更来自于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观看《甘地传》,我不仅对这位伟大领袖的人格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和决心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甘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公正。

甘地传观后感汇总 篇二

《甘地传》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甘地这位伟大的领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甘地的领导才能和非暴力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甘地作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他善于沟通和协调,能够团结人民,引领他们走向自由。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和挑战。他的领导风格和决策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领导力的兴趣。

甘地对非暴力的坚持让我深受触动。他相信通过和平和理性的方式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而不是通过暴力和仇恨。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不仅在印度国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非暴力的理念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让我相信只有通过对话和理解,人类才能实现和平与和谐。

此外,甘地的简朴生活和对贫困人民的关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印度人民谋福利上。他关注贫困和不公平,并努力为他们争取权益。他的行为激励着我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满足,更来自于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观看《甘地传》,我对甘地这位伟大领袖的人格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领导才能、非暴力理念和对贫困人民的关怀都让我深受启发。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我去追求更为高尚的目标和理想。甘地的精神将永远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勇敢地为自由和公正而奋斗。

甘地传观后感汇总 篇三

  不管是南非还是印度,英国政府都自诩其殖民为对方带来了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civilization)是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面前打出的王牌,不管背地里怎么偷鸡摸狗烧杀抢掠,表面上总得正襟危坐仪容严谨各处小节一丝不苟,才能代表皇室之尊文明之邦。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刻画了一个在“老英国府”谋差事的假洋鬼子丁约翰,他并不了解英国,但英国人的做派可学得兢兢业业,就是送个信也右手背后,左手高举托盘搞得极有风采,翩然来去形同舞蹈。

  面对这样一个崇尚“文明”讲道理的政府,你若比他还文明,还人道,且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搞得他下不了台,那斗争的目的便达到了。但美国摄影记者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曾问过甘地,面对纳粹政府之流的集权专政,“非暴力不合作”也是最好的斗争方法吗?

  甘地的回答是贯穿全片的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的回答是超越生死的高度。在他看来,犹太人面对纳粹的屠杀,甘心赴死更能让敌人们最终明白什么叫做人性与尊严;逃离巴勒斯坦的难民也该面对阿拉伯人的枪口自觉挺起胸膛接受子弹,哪怕在黑海中被淹死也好过竖起中指暴力反抗。

  我觉得甘地自我牺牲的人性尊严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很有道理,或者说,是一种信仰。甘地终生食素禁欲,奉行非物质主义的极简生活,自己纺线织布,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温饱。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躯体只是一个暂时借住的皮囊,精神上的完满才是最终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对于这种信仰来说,生并没有那么重要,死也没有无比可怕,多活一天与少活一天区别并不显著。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甘地曾四次绝食。电影中强调的两次,一次是1922年为了平息印度平民针对英国执法人员的暴力事件,一次是独立临近后,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人民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甘地为了平息蔓延全国的宗教仇杀,执意绝食直至所有暴力武斗全部停息。可以说,在推行“非暴力”理念的过程中,甘地绝对身体力行,走在前列。也正是他甘愿自我牺牲的行动,印证了他的信仰,将原本最为孱弱的精神力量推至无穷,竟能影响印度全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堪称“圣雄”。

  但这种超越生死的信仰,在实践上却困难重重。先不说面对危险镇定自若大义赴死有多么不符合生物本能,就是自由媒体+面子政府两条就能把一大批地区拉下马了。北朝鲜在单方面撕毁核不扩散条约的时候考虑过面子吗?苏丹总统巴希尔被国际刑事法庭指控犯下十项种族灭绝罪后一怒之下把十三个外国援助组织踢出国境,并关闭三个国内援助机构,最后遭殃的还是达富尔难民。

  那么“非暴力”的反面是否一定就是暴力?

  我觉得也不尽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太纯粹极端缺乏广泛实践意义,但有一点我坚信不疑:以暴制暴会使反抗者们降格到与损害者同样的洼地,而通过暴力反抗终于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因为亲自领教过暴力手段的便捷直观,今后会很难自我制约——由上自下的暴力统治比起以下犯上的暴力反抗可要容易得多。正所谓冤冤相报,无止无休。

  如果把甘地式自我牺牲的“非暴力”与暴力这两种极端都排除的话,民权运动似乎只剩下了法律维权这一条路。但这又回到了甘地民权运动的初始问题:如果在位的法律本身是不公正的,要反对的正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准则,该怎么办?

  也许美国的同性恋民权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1971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明尼苏达州的Michael Wetherbee在州最高法院法庭上争辩州宪法应给予同性配偶以婚姻权利的时候,一位法官干脆转过身去不看Michael Wetherbee以示鄙夷;三十七年后,康涅狄格州,爱荷华州,佛蒙特州,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都宣布同性婚姻合法或拒绝同性婚姻权违宪,新泽西州与纽约州也正向着这个方向前进。David Cole在2009年七月的《纽约书评》“同性未来”一文中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同性恋民权组织策略的正确:在法律上避免相对保守的联邦法院,采取从州到州的斗争路线;避免激进的一步登天式斗争方法,采取策略性的小规模蚕食,从人权基点出发,先取消同性恋行为的非法性,再为同性恋人士争取相同的公民权益,随后建立“民事结合”的概念,并赋予同性夫妻除“婚姻”名号之外的所有相关权益,直到最后,州最高法院会发现“婚姻”与“民事结合”除了名号的区别外再无任何实质区别,在法律上维护一个反对另一个,只能是歧视的体现。

  这个策略在美国能够成功,有赖于美国宪法的实效性。美国最高法院1996年曾陈述过宪法的历史“就是向一度被忽视被排除的人群提供宪法权益与保护的历史”。但若一个国家没有宪法或架空宪法,政府不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那么分步骤蚕食的策略性民权斗争恐怕依然行不通。

  难道“非暴力”的反面依然只能是暴力吗?在一个缺乏宪法保护的国家,面对暴政独裁及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是否还存在另一条非暴力的文明抗争途径?我不知道。深思下去只觉得人类文明进程举步维艰,处处皆苦难。

  万幸的是,苦难中也总有甘地,有十二月革命党人,有马丁·路德金的点点星光照耀,并非彻骨黑暗;而他们似乎一直都在说别灰心,继续摸索。这路的尽头,终将展露曙光。

  甘地传观后感第三篇

  影片伊始,凶狠的歹徒用手枪连续扣动扳机,准备做晚祷的圣雄甘地从此停止了思想,但他的灵魂和光辉永在!

  一列火车载着年轻的律师驶向南非,中途乘务警用轻蔑和严厉的语气要求年轻的律师从头等舱转到三等舱,年轻的律师拒绝了,结果被从火车上扔下来。

  在南非,印度人禁止在街道上公开行走,并且需要通行证,缺乏许多基本权利,还要从事像矿工这样的繁重体力活。作为法律顾问的年轻律师甘地,通过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演说,还公开在街道行走,他还推行“非暴力”运动,为在南非的印度民众争取基本的权利,要求同是大英帝国子民的印度人拥有和南非人同等的权利,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他遭到过威吓和暴力,还被关押过,但所有这些并未能使他屈服,反而让其愈来赢得在南非同胞的爱戴和拥护,随着西方媒体的报道,甘地的行为传回印度国内,最终南非当局妥协了,被关押的甘地恢复了自由,客居南非的印度民众获得了基本权利。

甘地传观后感汇总【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