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大空头》观后感 篇一
《大空头》是一部由亚当·麦凯执导的美国电影,根据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畅销书改编而成。该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华尔街金融精英们发现了美国住房市场的泡沫,并赌对了市场崩盘的故事。
这部电影非常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让观众对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导演运用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手法来解释复杂的金融概念,例如对比动画、纸牌游戏和名人客串等,使得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电影的娱乐性。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主角们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和动机都非常鲜明。迈克尔·巴里什(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是一个专注于细节的独立投资者,他与合作伙伴们一起发现了住房市场的泡沫,并且坚定地认为市场会崩盘。马克·巴奈汉(由斯蒂夫·卡瑞尔饰演)是一位前华尔街交易员,他抛弃高薪的工作,与迈克尔一起筹备了一支“大空头”团队。他们的团队中还有一位年轻的投资经理詹瑞·希尔(由布拉德·皮特饰演),以及两位对冲基金经理查尔斯·加斯帕(由约翰·C·赖利饰演)和贝尼·泽尔茨(由萨切尔·巴尔登饰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他们的相互作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电影的剪辑和音乐也非常出色。剪辑的处理非常精准,将不同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转换处理得非常流畅。音乐的运用也非常恰到好处,既能凸显紧张的氛围,又能表达角色的情感。整个电影节奏紧凑,没有冗长的场景,观众可以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度。
《大空头》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电影,更是一部让观众深入了解金融危机的作品。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让观众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和住房市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它也反思了金融界的道德问题和监管缺失,引发观众对金融体系的思考。这部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娱乐,更给观众提供了一次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美国电影《大空头》观后感 篇二
《大空头》是一部关于金融危机的电影,它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群华尔街金融精英们如何预测并受益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揭示了金融市场的黑暗面,并引发了观众对金融界的反思。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精彩。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迈克尔·巴里什是一个有洞察力的独立投资者,他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细致观察,发现了住房市场的泡沫,并预测到市场将会崩盘。斯蒂夫·卡瑞尔饰演的马克·巴奈汉是一个前华尔街交易员,他抛弃高薪的工作,与迈克尔一起筹备了一支“大空头”团队。这些角色都非常有个性,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令观众产生了共鸣。
电影的剧情紧凑有趣,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转折点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导演运用了一些幽默的手法来解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复杂性,例如对比动画和纸牌游戏等,使得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电影的娱乐性。而对冲基金经理查尔斯·加斯帕(由约翰·C·赖利饰演)和贝尼·泽尔茨(由萨切尔·巴尔登饰演)这两个角色的对话则展现了金融界的道德问题和监管缺失,引发了观众对金融体系的思考。
电影的剪辑和音乐也非常出色。剪辑的处理非常精准,将不同情节和角色之间的转换处理得非常流畅,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跟随故事的发展。音乐的运用也非常恰到好处,既能凸显紧张的氛围,又能表达角色的情感。
《大空头》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电影,更是一部引发观众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了金融界的黑暗面,并引发观众对金融体系的反思。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对金融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加对金融市场的认识和警惕。这部电影在娱乐性和思考性上都表现出色,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美国电影《大空头》观后感 篇三
一:
当布拉德·皮特、瑞恩·高斯林、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史蒂夫·卡瑞尔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你就知道它肯定来头不小。
没错,这部由皮特的电影公司Plan B和派拉蒙影业联合制作的冲奥影片《大空头》,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作品,这也是继《弱点》和《点球成金》之后,刘易斯的又一著作被搬上大银幕。故事发生在2008年,讲述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看穿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获取利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的事件及人物都真实存在。
《大空头》日前在烂番茄网站11个用户中收获10个fresh,1个Rotten,新鲜度高达到91%,IMDB 8.4 ,著名The Wrap网站的评论时干脆直接管它叫“公开课喜剧’(lecture-comedy)”。就如同一边上课一边看喜剧,节奏非常快,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戏剧效果,很容易让人想起《神探夏洛克》中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推理。看来这部野心勃勃的明星A级大作势必要在即将到来的颁奖季有望“大显身手”。
近年来,讲述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电影层出不穷,那些描述事业大起大落,家破人亡,揭露人性贪婪的点子和面对“华尔街都是坏人”这个被好莱坞拍烂了的题材,本片却没有将视角局限于华尔街,而是从基础炒房者、推销员,到评级机构、大投行来了一个全方位的扫描,用了如此诙谐的黑色幽默台词把喜剧性包裹得极其扎实,还花了大量的镜头和对白讲解次贷危机知识点,从而将悲剧内核暴露的极其坦率,而且藏在这种搞笑表面下的是深深的悲哀,是普通观众买单一切、恶人消失无踪的悲哀,可谓娱乐性爆表:三线交织的剧情、聪明的幽默、精彩的群戏、增加真实度的手摇镜头、狂风暴雨和狂魔乱舞式凌厉浮夸的剪辑、打破第四面墙的的名人出面解说,在如此专业词汇的轰炸之下还会插入讲解桥段来帮助观众理解。所有信息都以最聪明的方式呈现;辛辣、机智、讽刺、犀利、尖锐,一连串刺激之后结尾的严肃伤感反而成了收束全片最有力的形式,难得政治不正确地酣畅淋漓批判了美国制度,直指金融机构的致命问题,引人深思。。。
而让观众从中找到新鲜感也是《大空头》把“金融课”引入银幕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部金融喜剧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课程变成一出后现代闹剧。电影在讲述一切时有种不容忽视的愤怒感,但导演尽量把节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边读着凯恩斯一边骑着摩托车在跳火圈,为了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也很难得在一部好莱坞A级制作中见识到如此丰富的视听语言,直白的诚实态度以及客观的道德感,摄影与剪辑上它就像一部美国新浪潮电影,技巧自由多变,它甚至会请来玛格特罗比真人为你解释金融术语以代替传统的叙事装置,在剧作上也是反英雄反高潮的,而这或许是对待这个次贷危机故事的最合适态度。
所以这部《大空头》绝对是年度最大惊喜之作,片中三条主线相辅相成,电影语言元素丰富精彩,基调和立场都极佳,而手法立场类似左翼纪录片,剪辑新颖大胆、炫技得当,末段反高潮处理了得。而全片MBS CDO CDS各种术语轮番轰炸,词汇量被无情碾压,巨大的信息量也可能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但至少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而很好地用末世来临的全景方式展现了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的行为。
此外,片中不断的争吵场景让人联想到《社交网络》,华尔街F4各具风格的演出,用黑色幽默的风格来“戏说”这场命中注定的金融危机,讨论着严肃悲惨的事实,随着Steve Carell在舞台上砰的一声,所有建立在泡沫上的虚荣与繁华都瞬间垮塌。所以这部看似任性致命且无形装逼的《大空头》将华尔街的逼装到了至高境界,非商科人士的高端入门,也诚如片中所说:华尔街就是爱把一切都冠上特殊名称,于是只有我们能装这类逼。
或许喜欢《大空头》这部影片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我们选择的职业,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故土和我们爱的人;是因为每个人都看到了即将在自己的国家发生的事,而只闭眼沉默地转移资产,然后歌舞升平,若无其事。跳出华尔街侧写这群厌世者的胜利,“邪恶银行家”题材拍出别样新意,好一出大咖云集比前年斯科塞斯《华尔街之狼》更为专业的警世恒言!
——too big to fail是政府视角,margin call是犯错者视角,the big short是空头受益者视角…或者说,《大空头》是难得看清事实的上帝视角。
PS.“大空头”——简单的说:专门卖出股票而不买入以此来获利的机构或其他,(他们有着雄厚的资金)可以把股价打下去。而本书逐步揭示了末日(金融危机)终将到来的原因,而主角则是末日的预言者。对末日进行压住就是与整个世界为敌,需要很大的勇气。金融体系的缺憾让贪婪的人们可以拿......
美国电影《大空头》观后感 篇四
年少时曾对华尔街人的生活浮想联翩,摩根斯坦利、高盛、摩根大通……一个个牛逼闪闪的名字天然地携带着荣耀、高贵和冷艳。相信直到此刻,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眼中,这些名字依然镶着闪光的金边(君不见新闻报章里成天引用他们的研报,仿佛因为“高盛”说了什么什么,就怎样怎样了)。然后在美国,08年金融危机过后,这些名字已经被赶下神坛,名誉扫地——这么说可能还客气了,应该说在大部分普通美国人的眼中,这些投行是造成他们在过去的六七年中失业、工资削减、生活水平下降、美国国家骄傲感随雨打风吹去的罪魁祸首。他们是贪婪、自私、欺骗、操纵的代名词,美国民众对他们的憎恶、条件反射式的仇恨,反映在政客争相与“华尔街”划清界限,将Wall Street与Main Street对立。
所有这些是《大空头》的大语境。说清楚这些是因为中国与美国间存在着的巨大context gap,不搞清楚无以理解这部电影为何在美国如此受欢迎(个人觉得还是有望角逐下今年的小金人的)——可以说《大空头》在美国的语境中是有着天然“政治正确性”的,尤其在好莱坞的小语境。
我个人在观影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无聊,因为不同于一般的靠悬念吸引人看下去的故事片,这部片子没有悬念,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些空头们会赚的盆满钵满,为什么要把故事巨细无遗地再讲一次呢?后来我想了下,这么解释可能国人能更懂些:如果现在有一部以个人视角讲八八始末的片子,你会有兴趣看吗?可是结局不都早知道了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念兹在兹的national moments,围绕这样的'magnet的任何故事,国人都可以反复咀嚼,不觉其厌。晓得伐?
可是这样的题材前人已拍过好几部,如何做出新意?从做空者的角度讲,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对此豆瓣的很多影评已讲,不再赘述。细看下这里面的人,其实很多也是华尔街人,尽管不是最最主流意义上的(卡瑞尔扮演的角色挂靠在MS下面,高斯林的角色在德银下面),他们在
盛世下嗅到了衰败的气味,靠着金融家的敏锐、调查记者式的实地走访、和上访者般的执着bet against(个人一直不喜“做空”这个翻译)房贷衍生品市场,算是芸芸盲流里的先知者,也算是反了一下对这个群体的stereotype。
但即使是这些精英,当面对市场的狂欢,他们的CDS,不断被银行通知缴纳保费,老板咒骂,客户撤资,同僚讥笑,自我怀疑,他们也难免动摇,这一部分是我非常喜欢的。它让我想到当一个个体面对一个集体性的欺诈时,当所有人都欢庆皇帝的新衣时,有几人能挺身而出,道出国王是裸体的?即使说了,面对众人的嘲笑,他能坚持己见多久?很喜欢豆瓣上的一句短评:“我
喜欢投资。投资最让人享受的地方就是,你能证明全世界都错了,但你对了。” 简洁地道出了事情的真谛:还有什么事情比投资更能确定无疑、白纸黑字、真金白银地证明你比大多数人都聪明呢?生活中大部分时候你跟别人想法不一样时,你也只能笑笑,不置可否了。
先知者是幸福的,但同时也悲哀到骨髓。
很认同电影里的一句话,“人们总希望有权威来告诉他们如何来定义价值,他们选择权威,并不是基于事实情况,他们这样选,只是因为这些人看起来很权威,或说出了他们觉得熟悉的话”。这从一个侧面又证明了这个电影的价值,解释了导演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把很多细节讲清楚,请出名模、歌星来把CDS,CDO这样的概念再做一次科普了:因为尽管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那么大的破坏力,大部分人还是人云亦云,不知道它是怎样发生、发展,酿成如此大祸的。而也只有回到历史情境,深入到这样的细节层面,大家才能真的懂得那些华尔街人有多么的贪婪、自私、欺骗、操纵。正是因为有这样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华尔街的击鼓传花的游戏才能不断玩下去。而即便已有好几部这样牛逼的电影产生,把事情讲的这么清楚,大部分人仍然会看到这个题材就觉得太硬,先入为主地弃看:放心,08年不会是最后一次。
P.S.在中国的语境中看这部片子也是很有意思的。基于人性贪婪(based on both sellers and buyers)的金融欺诈不是华尔街的专利,它到处在发生,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唯一应当庆幸的或者只有一个,即天朝的金融体系还远远比不上美国那样发达,尤其是在衍生品市场上,MBS已是资产证券化的底限了,基于此的更多的衍生品还不被允许开发,这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玩的再疯狂,酿出的祸也是个体性、局部性、区域性的(想想这几年来炒的沸沸扬扬的民间集资、P2P),还远远达不到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量级(片中有句话说的很好,如果说MBS是火柴,CDO就是煤油弄湿的破布,synthetic CDO则是原子弹,掌握在醉鬼总统手里。基于MBS的整个证券市场是原来房贷市场的20倍:think about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