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观后感(优质3篇)

时间:2015-04-01 03:23: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一

《一九四二》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的历史剧情片,该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42年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艰难岁月。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与勇敢。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在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民在日本侵略之下的痛苦和无奈。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同时,影片也展现了中国军民为保卫家园而奋起抗战的英勇之举。他们用尽全力与侵略者进行顽强抵抗,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他们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和残酷。

其次,影片的制作精良,演员的出色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小刚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巧,将历史事件再现得栩栩如生。影片中的场景布置、服装设计、道具搭建等都非常细致,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段历史。同时,演员的出色表演也让角色更加立体饱满。张涵予、姜武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对那段历史充满共鸣。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民在困境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场景。面对困难和死亡,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和坚持,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和坚强。这种情感的传达让观众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那段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总的来说,《一九四二》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优秀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再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这部影片向观众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勇敢。观看这部影片,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英雄们充满敬意。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二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述了1942年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他们的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再现了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军民的艰辛生活。电影中的场景设置和服装设计非常真实,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时代。我看到了中国军民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的情景,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和无助。他们面临着生存的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抗战,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自由。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压力。

其次,影片展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坚韧与勇敢。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中国军民面对困境依然不屈不挠的斗志。他们用尽全力与侵略者进行抗争,用血肉之躯捍卫着自己的家园。尽管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他们从未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定。这种坚韧和勇敢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最后,影片通过情感的描写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那段历史。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持。这种情感的传达让观众更加贴近那个时代的人们,也更加明白了那段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总的来说,《一九四二》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再现和情感的描写,这部影片向观众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勇敢。观看这部影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他们的抗战精神,也对那段历史充满了敬意。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三

《一九四二》观后感

  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灾荒,席卷了中国河南。

  影片中的老财主,市侩、狡诈,是典型的封建地主。但是在这一场天灾人祸面前,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儿子、妻子、孙子的死去,最后与自己的女儿分离。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描述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面对灾荒,战争的各种挣扎。

  在这场灾难中,老财主从见到自己的儿子迫害妇女袖手不管,到最后主动地收养一个孤女,其中的变化不得不让我深思。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老财主在这场灾难中不得不像普通农民一样逃荒,在逃荒开始,他还幻想着能够很快的回来,重新拥有一切,而他的女儿,星星,一个仍在读书的年轻少女,少不更事,还未能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后果,带着一只黑猫,把赖以生存的食物喂给黑猫。开始的富裕,与众不同,在逃荒的过程中化为乌有。老财主的老伴、儿媳饿死在了路上,女儿星星也因为饥饿将自己出卖。

  大年三十,本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老财主家在这天彻底的家破人亡。在经历了一连串打击之后他却能够在最后收养一个孤女,我想可能是作为依靠,可能是作为星星的替代,弥补对女儿的愧疚,很多人会把这个行为判断为善良,会将老财主定位成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作为一个封建地主,即使处于近代社会,也是靠着剥削和压迫发家致富的,要说善良,还真算不上。从看他纵容自己孩子败坏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算不上什么好人,更何况,在开始逃荒的时候,他带着充足的粮食,甚至还有武器。面对着众多走投无路的灾民仍然无动于衷,仅仅是分给自己的长工一点点粮食。他的自私、防备、狡猾可见一斑。但是是什么原因,让他在自己都顾不上的情况下仍然收养了一个孤女呢?我得出一个结论,源于生存的信仰。

  老财主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这是人的`本性的复苏,也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是在生存层面上的,而在他丰衣足食,靠着压榨、剥削农民的时候,“欲”是支配他的时候,当遇到巨大的灾难,生命受到威胁,只能抛弃财富。这时候生存层面占了上风,能够保证他在任何时候都会尽全力来保证生命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对生的渴望,才使得希望得以延续。而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在“欲”和生存之间挣扎,为了金钱、地位、名誉不顾生命,由外在的“欲”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成了一个受物质所支配的行尸走肉。这就是丧失了生存信仰的后果。

  而在影片中另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也值得我深究,他就是栓柱。作为老财主家的长工,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农民。但是却没有觉醒意识,心甘情愿被老财主所驱使。这是一种奴化的现象,不仅仅体现在栓柱身上,这种现象深深的烙在了一个民族的身上。这个暂时先不说。但是他又是非常质朴,忠厚老实的,他会在受了老财主的一点点好处之后说“我还做您的长工”。会在灾难来临之前对老财主一家不离不弃。也许他的忠心耿耿是奴性的体现,是对生存的渴望,但是在他答应了花枝要照顾花枝的孩子后就已经变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栓柱忘却了生存的渴望,在日本军人面前敢于反抗呢?我分析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欲”的满足。作为一个没有文化,有着深深奴性的被压迫者,他本身没有多大的思想觉悟,在他看来,跟着老财主逃荒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可以不用挨饿,二是为了心上人,也就是星星。在无法做到口腹之欲的情况下,星星也为了生存出卖了自己。这时候花枝将自己给了栓柱,使他“在饿死之前有一个老婆”。

  二、愧疚感和责任感。由于无法保住自己的老婆,他感到愧疚,因为答应了花枝的请求,他意识到自己有了责任。而当孩子不见的时候,道德层面上苏醒和良心的谴责使他暂时抛下了生的渴望,跳下火车。

  三、无知者无畏。在被日本人抓到之前,栓柱不知道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甚至说他没有受过这样的威胁,没有危险意识。

  当这些因素一齐作用的时候,等待他的只有崩溃或者是死亡。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发现,栓柱的信仰是发生极大的转变的,由生存的物质层面上升到道德的精神层面。但是同时我也发现,当道德和现实脱轨的时候,也就是社会现实无法满足他对道德的承诺,无法满足他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时候,那时候面临的只有毁灭。

  所以说,一切的的一切,都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前提下才能谈未来,那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也就是生存信仰。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满足,因为我们已经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想要得到更多。但是人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总是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挣扎,害怕失去,但是却又为了得到而失去。

《一九四二》观后感(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