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观后感1600字【实用3篇】

时间:2018-04-04 08:46: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梅兰芳》观后感1600字 篇一

《梅兰芳》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京剧传奇演员梅兰芳为题材的传记片。通过对梅兰芳一生的追溯和描绘,该片展现了他的艺术成就、人格魅力以及对京剧的热爱和贡献。观看这部电影,我被梅兰芳的才华和坚持深深打动,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梅兰芳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才华令人叹为观止。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声音技巧,在京剧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电影中展示了他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每一次的唱腔和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他能够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舞台表演完美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对京剧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传递。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激情四溢,令人难以忘怀。

其次,梅兰芳作为一个人具备了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坚持追求艺术的完美,从不妥协。无论是在排练中还是在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要求。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梅兰芳也是一个善良和谦虚的人。他对待自己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非常友善和关心,始终保持着平和的态度。这种人格魅力让我深深地敬佩和钦佩。

最后,这部电影也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观看梅兰芳的表演和对他一生的描绘,我更加了解了京剧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中的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电影中的场景和服饰也展示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之处。同时,电影也传达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让我更加明白传统艺术对于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观看《梅兰芳》这部电影让我对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才华和坚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梅兰芳》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呼唤。

《梅兰芳》观后感1600字 篇二

看完电影《梅兰芳》,我被梅兰芳这位传奇舞台艺术家的一生深深打动。他的才华、坚持和影响力令人敬佩,同时也让我对中国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梅兰芳作为一位出色的京剧演员,他的才华令人叹为观止。电影中展示了他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每一次的唱腔和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梅兰芳能够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舞台表演完美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激情四溢,令人难以忘怀。他的艺术才华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对京剧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传递。

除了才华,梅兰芳的坚持也让我深感敬佩。无论是在排练中还是在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要求。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不仅在舞台上努力追求完美,也在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他的坚持和努力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荣誉,也让他成为了中国京剧界的传奇人物。

通过观看《梅兰芳》,我对中国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电影中的场景和服饰展示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之处。同时,电影也传达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梅兰芳作为京剧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展示了京剧的魅力和特点,也向人们传达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电影《梅兰芳》让我对这位传奇艺术家的一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他的才华、坚持和影响力令人敬佩。同时,电影也让我对中国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我相信,《梅兰芳》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的呼唤。

《梅兰芳》观后感1600字 篇三

《梅兰芳》观后感范文1600字

  虽然电影《梅兰芳》上映以来,褒贬不一,但因为陈凯歌以前拍的《霸王别姬》太过华彩,而梅兰芳这个人物又太有人格魅力,因此上忍不住花了银子,让自己沉浸在影院中静静地欣赏这部片子。

  凭心而论,这部片子拍的还是很认真的,虽然故事情节因为忠实于原著而略显僵硬,人物刻画因黎明的表演而稍显灵动不足,但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梅兰芳的风骨还是大致显现了出来。

  一直以来,艺术是纯粹的、超越时代的,还是时代大于艺术,一直饱受争议。前者的代表一如程蝶衣,以真性情演绎人间悲欢离合,为艺术痴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后者则像梅兰芳,追求的不止于艺术,还有人格的尊严与完善。我不懂京剧,窃以为四大名旦中他的地位最高,也许正是源于他身上的儒家风骨。

  为了使京戏更符合审美,更能打动人心,梅兰芳一直在进行温和而执着的改良,为此,他不惜和最敬重的老师十三燕打擂台。在把旦角提升到和生角同样重要的地位中,梅兰芳的努力也功不可没。他谦逊待人,家里常年摆着流水席招待客人,不仅对艺术,还是对人格,他都要求十全十美。但因为伶人的地位,他又要时时受到行业规矩的限制、梅党的霸占甚至摆布,总有戴着纸枷锁的悲哀。如果他的一生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度过,可以当得起一代名伶,但未必能成为一代宗师。从艺人到艺术家总需要一种风骨。而在梅兰芳,这风骨在“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的国难之时,恰恰展现出来。“不唱”,面对侵略者的威逼,他平静如往常,简单干脆的拒绝,用沉默与蓄须进行抗争。我想,梅兰芳当时未必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被推举为新中国的楷模,顺应时代的英雄。他只是依着自己的心,真正做了回自己的主人。

  “有谁想看一个弄脏了的梅兰芳!”在他看来,为入侵者唱戏,无异于人格的侮辱。如果他把艺术看做生命,那么民族与人格的尊严比性命还要重。在此之前,他将儒家的风骨融在戏中,戏也就有了风骨。在此之后,他为正义而牺牲了艺术,才成为真正的一代大师。

  有趣的是,戏里几个配角看起来都比梅兰芳强硬,十三燕是有名的'“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的爷们儿,邱如白是“只管一万,不管万一,才不会输”的斗士,两位女性也是个顶个的伶牙俐齿、干练爽快,倒衬着梅兰芳温和到有些怯弱。不知是他周围的人影响了他,还是那温和内敛中孕育的力量,因平静而深沉,因深沉而厚重,一朝爆发反而势不可挡。别人是“有所为”而大红大紫,他却用“有所不为”实现了十三燕的愿望——提拔了伶人的地位。

  电影中另外几个人物,几处台词也很让人唏嘘。

  孟小冬:“别怕!”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爱情是全剧最大的一个亮点。她爱的那么勇敢,走的也那么坚强,临行时虽柔肠寸断,还不忘安慰梅郎,“不怕!”你不要怕去美国的演出,不要怕梅党的摆布,不要怕世事的艰险,不要怕痛失真爱。你要在你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才对的起我的牺牲。而与孟小冬在一起,梅兰芳也确实坦露出了真性情,他甘愿为和小冬看一场电影而打破梨园行的规矩,他竟然会当着妻子的面落泪,哭的孩子般伤心。而福芝芳陪着他哭,则更让人看着心酸,这份理解也不比小冬差啊。

  十三燕:“你穿着这戏衣来到这世上,留神弄脏了戏里的人物。”这段话是十三燕临死之前说的,虽然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圬淖陷沟渠”的是梅兰芳,但这当时也正是十三燕的写照。他对戏爱的真切,对尊严看得比性命更重。只是他自尊得过于敏感,不容许小梅兰芳对戏曲有一丝的改变,怕被说成朝三暮四,怕被看轻。他过于看重皇家的恩赐,却忽视了观众对变革的需求。不过这些都不能掩盖他在台上的光彩。场子被砸了,他兀自一丝不苟唱完最后一出,大厦已倾,他还不忘提醒小梅要干干净净地唱戏。他虽然失败了,倒下了,却依然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邱如白:“谁要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如果说梅兰芳是孤独的,他则比梅兰芳更加孤独。他是提倡艺术超越一切的戏痴,为了戏,他可以抛家弃官,雇佣杀手,偏执到近乎疯狂,他在造就梅兰芳时却也失去了他,最终两个人分道扬镳。可是,失去了梅兰芳,他可能寻找到活着的意义?这样一个为艺术不论黑白的人,本也有他的可悲可叹之处,但导演有意安排他在开场时对小梅讲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对比他后来将艺术至于家国之上,讽刺意味过于浓厚,反倒画蛇添足了。这样一个对艺术爱到偏执的人,应该不是软骨头,而是性情造成的悲剧。

  好喜欢青年梅兰芳的气韵,扮上以后眉眼有些像马兰呢。汉剧和越剧十几年的专业训练也让他戏味十足。可是,他原是唱小声的,反串也如此出彩,实属不易啊。可是,孟小冬的唱怎么那么业余呢?好歹是当时第一女须生啊,却像是章子怡自己唱的。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看了。

《梅兰芳》观后感1600字【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