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2000字 篇一
《觉醒年代》是一部以1920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历史剧,通过主人公陆涛的成长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觉醒。我在观看这部剧后,深受触动,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首先,影片通过精细的布景和服装设计,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场景。无论是街头巷尾的摊贩,还是上流社会的高级会所,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和落后。我对于这种细腻的还原感到非常赞赏,它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氛围和变革。
其次,剧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主人公陆涛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家庭和事业上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砺,但他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受感动,他的坚持和努力是我学习的榜样。除了陆涛,其他角色的塑造也非常出色,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那个时代中的生活状态。
最后,剧中的情节紧凑有趣,扣人心弦。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无法预料,每个情节都充满了悬念和张力。尤其是剧中的爱情线,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纯真和坚守。主人公陆涛和许文雅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考验,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坚持着对爱情的信仰。这种坚持和追求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觉醒年代》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视剧,它通过对那个时代的还原和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觉醒。通过观看这部剧,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我相信,这部剧将会成为经典,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觉醒年代观后感2000字 篇二
《觉醒年代》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剧集,它通过主人公陆涛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在1920年代的觉醒和变革。我在观看这部剧后,深受触动,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奋斗精神和社会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剧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觉醒。在剧中,主人公陆涛和他的朋友们都是热血青年,他们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公和不平等感到愤怒,他们努力追求公正和平等。他们通过写作、演讲和组织活动等方式,试图唤醒人们的社会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这种觉醒和奋斗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其次,剧中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主人公陆涛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受感动。他在家庭和事业上都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坚持和努力是我学习的榜样。除了陆涛,其他角色的塑造也非常出色,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那个时代中的生活状态。
最后,剧中的情节紧凑有趣,扣人心弦。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无法预料,每个情节都充满了悬念和张力。尤其是剧中的爱情线,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纯真和坚守。主人公陆涛和许文雅之间的爱情故事,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考验,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坚持着对爱情的信仰。这种坚持和追求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觉醒年代》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剧集,它通过对那个时代的还原和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觉醒。通过观看这部剧,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我相信,这部剧将会成为经典,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觉醒年代观后感2000字 篇三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2000字(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觉醒年代观后感1
这是一部反映“五四运动”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找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从迷茫不知所措到逐渐清醒,从尝试着学术研究到坚定理想信念,最终为救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地发展之路的电视剧。
此电视剧也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制作的优秀作品。该剧的主线和历史背景为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统治下,北京大学以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黄侃等一批知识分子在围绕着新文化运动,新旧思想展开的一场激烈的文化博弈。与北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因迫于日本的强权威胁将青岛割让日本的“五四运动”的政治博弈。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中国为之一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断积极探索寻找,为此付出多少生命代价。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等政治改良运动的“戊戌变法”;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运动。一次次失败,中国始终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榨。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点燃了新文化运动,引燃了蓬蓬勃勃的“五四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故事围绕着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与旧文化的保守者为代表的辜鸿铭、黄侃教授的文化博弈,再到与胡适的只谈学术不谈政治的分裂;从陈独秀开始只做新文化运动的学术研究,到学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背叛了自己的初衷,走向了彻底推翻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将父亲陈独秀视为仇人到终于认识到父亲让他们独立生活,磨炼意志的一片苦心,从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的革命家;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革命家以推行新文化运动,到领导“五四运动”,再到学习苏联十月革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近百年的中国屈辱历史找到了一条通往复兴之路。故事一个接一个,剧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激人奋进的好作品。
我是自始至终一集不落的看完的。掩‘片’沉思——深深的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到屈辱,不懈奋斗的仁人志士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正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才有了今天。正如电视剧里李大钊在北京长辛店对工人朋友说的那样:现在我报告大家一个喜讯,中国共产党现在正在南方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不是偶然的,他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探索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追求振兴道路上不断觉醒的必然产物。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我们中国革命从此以后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为我们事业今后必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志们:《国际歌》的最后一句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同志们:三年前我在中央公园有过一次演讲里边有一句话“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那么今天我也郑重地跟大家说一说我最新的心得。那就是,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经历了“右倾、左倾”错误路线失败后,历史终于选择了毛泽东。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陕北延安。从论持久战的八年抗日战争到三大战役再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建立新中国。从打出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再到抗美援越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自卫反击战,中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一雪百年耻辱,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大国地位,也为中国赢得了改革开放4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40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有的发展成果,这都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2020年,我们所有的贫困地区全部实现了小康,这也是我们华夏几千年来从没有实现的梦想。我们国家已经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迈进。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晰地听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现代化的强国梦一定会实现。
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既,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今后不管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始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觉醒年代观后感2
“民国的故事不只是军阀阔太,才子佳人,更属于那些撕裂黑暗的熊熊焰火。”
——题记
百年前的中国,地裂权分,民不聊生。正应了葛树贵那句“我们穷人生来就是等死的命。”活着,成了无比高尚的代名词,活着,成了崇高的信仰,但,活着,却不如死。蝼蚁之名,算不上“命”,只是命运的蹂躏之物罢了,在肮脏的世道里喘着粗气,长着烂疮,流着污脓,散着恶臭,咒骂老天无眼。血雨腥风,乌烟瘴气,乱臣贼子,国败军糜,有钱的买命,没钱的等死。“闹市砍头”成了人们热衷的特色节目,瞪大双眼,惊喜又恐惧,期待那砍刀挥下,顷刻,人群蜂拥,抢人血,蘸馒头,民间“妙方”。麻木,腐朽,枉为人的思想受到追捧,不为别的只为两字——活着。一条贱命赖活着总比死了被人抢血喝来的体面,所以,人人猜忌,各怀鬼胎,眼巴巴盼着别人死。
向阳而生,又何惧长夜?即便是挡住了太阳,也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总有人从风雨中踏着泥泞而来。带着曙光,沾满希望,在黑夜里,在枪声中,他陈独秀看见了,仲甫先生带着“德先生”和“赛先生”同赴上这残破的国土,为中国灌输一股清流,探索之旅由此揭开序幕。
放眼如今,百年后的中国,脱胎换骨,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让老百姓都吃上了热腾腾的大米饭,千万学子发出朗朗的读书声,如同一曲高歌,歌颂着中国的希望。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醒了。东方古国,泱泱华夏,迈着阔步走向世界前列发出时代最强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百年前,丧权辱国的笔笔条约,因为落后,所以挨打,百年后,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因为这里是中国。
来时少年身,归去英雄魂,冷剑落龙华,热血绽桃花。一身正气赴法追求理想的少年,国难当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死不跪,以捍尊严。在没有炬火的黑暗里,以血肉之躯熔铸光亮化为热火,燃烧了自己也灼伤了乱党。谦谦君子,傲然屹立,用骨气画下恢宏一笔,对小家来说这是无法弥补的悲痛,但对大国而言却是硬挺挺的脊梁!
一阵晚风吹过延乔路,车水马龙,霓虹灯闪,是否在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两兄弟仍守护于此,保一方太平?乔年啃着刚买的包子嘟哝着馅料太少,延年在一旁认真钻研新一期的杂志埋怨鸣笛太吵......延乔路短相连于繁华大道,尽头便是烟火人间,尽头便是他们奢望的未来…
一条路铺不完你们的艰难岁月,一段话描不出你们的万分风骨。初踏此路,不明世故,再踏此路,感慨由衷。只愿朝阳永洒国土,不忘英雄鲜血满地。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以凡人之力,书写传奇。因为你爱人人,所以人人都更爱你。身难存,魂永驻!
我庆幸自己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身处枪林弹雨,没有炮轰连天,没有尸横遍野,没有傀儡乱世。我脚下的土地是让我每夜能安心入眠的保障,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我就知道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正保护着我。每一缕空气,每一粒米饭,每一口干净的水,都是曾经的他们所幻想而又不可及的,身负使命,为国为民,位卑未敢忘忧国。
最先在黑夜之中惊醒,带着光芒照亮人间路,却又带着热忱的心最先离去。晦涩难懂的理论,难以捉摸的思想,都是他们毕生追求,是知识,是理想,是信念,是生命!历史书上短短几句,绘尽一生,白纸黑字,沁满希望与光明。没有人百毒不侵,但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生来勇者,但责任催促上阵。若不是先生们以死卫国,我等又何能长存于世?
“我相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它定会证实我今天的观点!”守常先生,百年后的中国,我替您看了,山河雄伟,科技腾越,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而今盛世,如您所愿!
余光中先生有言“下次路过时,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五岳向上,一切河流滚滚向东,民族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 其实,我是见过先生们的,在昏昏欲睡的课堂上,在熬夜备考的黑夜里,在,在和风细雨的春日中,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3
看完《觉醒年代》,作为一个有所谓志向的青年大学生,心中无限感慨和忧虑。感慨的是先辈们的血泪没有付之东流,现在人们生活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没有战乱纷争,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强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都名列世界前茅。而忧虑的是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问题,它并不尖锐,但也是不可忽视的。
先前的我,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了解和学习仅仅限于书本上,而且还是不得不死记硬背下来才能通过考试的一项任务。所以即便我对哲学有兴趣,也是去看一些像尼采、叔本华他们的主张,然而我一直想用更客观、全面、辩证、不绝对的思维来看待事物和自身,但却一直忽视了这其实是深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而影响。
在动荡的年代,凝结思想发动武装力量是正解,但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纵使中国的国民在团结齐心这一块比其他国家强的太多,但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仍旧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文化自信并不单单依仗中华上下五年前的丰厚文化底蕴让国人为之自豪,文化不是那么一群少数人去做学问、发展新思想,新的思想是永无停歇的。
而马克思主义到目前为止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是思想理论,如果全民都能熟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其和自身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思想修养,那么中国文化必定是处在不断去除糟粕、不断进步的思想热潮里。
现在媒体的发展正在势头上,国民通过媒体和网络可以获取海内外最新的消息,但我想说现在的媒体足够客观、足够公正了吗?正因为是人,所以看到的东西不同,立场自然是不同的,但这些观点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是一个观点。
所有事情都是引起争论,而所有事情又不值得被引起争论。
为什么说是不值得争论呢,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争论不一定有是非对错结果,而是一定要引起人们的思考的才是值得被争论的,是思考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中所具有的合理性的东西,自身不合理和太过绝对的东西,这样的争论才不是到最后双方都无法认同,不了了之。
人性使人都懂得趋利避害,但当下太过于浮躁,金钱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可以赚钱,多数人都会选择此去处,而断然不会去思考这样的行为值不值得被提倡。
举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越来越多人涌入娱乐行业想成为明星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的光鲜靓靓丽被世人看进眼底,他把鲜花掌声名利灯光摊开来看,最直观也是最引诱人的,人们可以看到与之一幕之隔的人与自己的生活仿佛两个世界,当然有一部分人或许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不屑与此,但多数有欲望和需要金钱来满足自己需求的普通人来说,断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
现在人群中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反对的声音,那就是认为他们收入太高,强烈要求国家整顿之类的人,扪心自问,若是他们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又会变成另外一副嘴脸,他们还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吗?他们当真不为私心,无私而又伟大的提出倡导吗?
对于现在来说,精神并不是使人走向运动的号角,利益才是。
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思想,利益才是单纯的利益。
不是以牺牲小我成全更大的利益,而是瓜分更大的利益不断满足小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一百年前的今天不是这样的,但一百年后的今天就是这样的。
一百年前的国家和政府不够强硬,所以中国国人没有保护伞只能靠自己站起来。
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有了足够的实力,保护伞下却遍生蛆虫。
为什么耐克和hm事件发生后,它们的门店依旧门庭若市,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令人大快人心的举动,而现实并非如此,这些商铺依旧安然,媒体的宣扬将这些少数放到公众的面前,但在中国这些门店有多少家呢,那些网红在视频里作秀,扔鞋甚至烧鞋,其私心如何我们未可知。
所以忧患者忧患,安乐者安乐,但思想和思考之精神绝不是少数人的。
觉醒年代观后感4
近日,在闲暇之余看完了觉醒年代,每每想起,胸中依然颇多感慨,实在是这部剧将历史书上用些许篇幅一笔带过的伟大人物表现的生动鲜活,跃然纸上。他们不仅是被刻在书本上名声响亮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真真切切活在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中国的子民。在那个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军阀割据混战,民智未开的国家,有这样一群人在苦苦探索一条思想启蒙,打倒封建礼教的救国救民之路。他们是迷茫的,是怀疑的,是惴惴不安的,但对真理的追寻是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挽救国家拯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用一腔热血和孤勇献出一切的。他们的每一声呐喊每一次演讲每一次运动都传递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即使百年以后,我也能窥见其对这个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每一寸土地的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悲悯。
陈仲甫先生从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回到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横空出世,似乎把那个黑暗混沌的社会撕开一个口子,从此有光照了进来,它树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旨在唤醒国民的思想和觉悟,从“二十年不谈政治”到“必要时要采取革命,不怕流血牺牲”,新青年三度搬家,甚至因为仲甫先生入狱停刊半年,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一次次的抉择和蜕变,最终走上了政治斗争之路,又一次证明了“任何时代主流思想都是统治阶级思想”。新文化运动带来了白话文,白话诗,白话小说,它让基本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底层人民群众也能识字读书看报,接受新思想的熏陶,这真是一件裨益古今的大事,推行白话不代表彻底摒弃文言文或古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有所长,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能读书写字,在所有人都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和欣赏文言文,岂不美哉?剧中,北大以辜鸿铭、黄侃为首的尊儒守旧派和文学改良派时常进行有意思的辩论,譬如黄侃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和胡适的“不去,谢谢",令人啼笑皆非。那个时候的文化真可谓是百家争鸣,那个时候的北大也是兼容并包,君子和而不同,无论文化政见多么不同,始终保持文人风骨,只谈学问,不做小人,令人心向往之。
说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必然要提到胡适之先生,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刮起了"活文学”的'大风。我时常感叹胡适先生是一个真学者,也只是一个学者,他温文尔雅,宽厚沉稳,待人如沐春风,对学术的追求和造诣极高,倘若他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必定能大展宏图。
还有我们最可爱的人儿大钊先生,他真的满心满眼都是劳动人民,他善良,正直,无私,刚毅,朴实,坚定,勇敢,无畏,我觉得一切美好的形容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斗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出路。剧中他的夫人来北大看望他,与他说“学校好美啊……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学校响亮亮的读书声……我在家里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收到你的来信……我要是认字就好了,我要是认字就能跟我的憨坨写封信,跟他说说我的心里话”,大钊先生承诺等学校可以摆上一张安静课桌的时候,可以传出朗朗读书声时,他会带着她一笔一画的读书写字,等她给他写一封信。大钊先生这盛世已如您所愿,学校到处都是安静的课桌,您却食言了,您和夫人在那边肯定生活的很幸福吧。
还有我们的鲁迅先生,个人觉得这部剧鲁迅先生选角非常好,他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片段,太燃了。"如果我嚷几声,能叫醒那几个人,你就决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钱玄同先生与鲁迅先生如是说到。鲁迅先生,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与旧势力宣战,批判讽刺黑暗腐朽的旧社会,为打破这个铁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特立独行,清高孤傲,爱憎分明的性格让人不得不爱。
蔡元培校长爱才惜才,犹记得他在陈独秀离开北大南下时说“那年大雪纷飞,我迎先生到北大来,如今天凉入秋,我却要送先生离开”,蔡公对仲甫的恋恋不舍和惺惺相惜着实令人感动,当初蔡公三顾茅庐请仲甫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这一来就是三年,期间两人一起实施北大教学改革,推广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彼此的后盾。蔡公为人谦和,笃行务实,对待学生开放尊重包容,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地吸引。
觉醒年代这部剧将人物性格刻画的十分鲜明,很多台词都值得我们一遍遍回味、品读,每一次看一定能收获新的体会和感受,值得二刷。哈哈哈,第一次自己主动写观后感,洋洋洒洒又臭又长,只是想表达些许愚之拙见,望君见谅。
觉醒年代观后感5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听名字就觉得不错为什么要觉醒?因为时代太黑暗,人民太愚昧,人们需要觉醒,需要打破沉默与腐朽,为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
近代以来,国危民困,无数革命先驱发出呐喊,警惕国人,鼓吹革命。如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在《警世钟》里面感叹,“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号召国民赶快觉醒,要不然就国破家亡了。而《觉醒年代》讲述的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期间的故事,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逐渐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那是一个保守与激进、反动与革命、光明与黑暗并存的年代。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甚至还有一点天真和愚蠢,到手的中华民国政权被袁世凯窃夺。袁大头当了几年大总统还嫌不过瘾,在1915年公开搞起了复辟,称帝了。但是正如历史课本所说,有反对共和者,人人共击之,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的袁世凯自然地位不稳。为了巩固其统治,帝国主义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袁世凯和日本秘密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什么,国家总统竟然是个卖国贼?有些人迷惑不解,这是为什么呢?既然他自己都卖国了,怎么还让别人爱国?还有人说,爱国就要爱朝廷,爱袁大总统。
革命者鼓吹的国破家亡指的是领土被瓜分、人民被奴役、文化被侵略等等,这里的“国”指的是广义上的国家,包括国土、国民、历史文化这些。而反动统治者呼吁大家“爱国”是什么意思呢?是让大家爱他的朝廷,不要反抗他们的统治。
国家问题,历来是被统治者及其走狗搞得复杂而混淆。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指的是政府,是包括官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一系列人员和机构的政府组织。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上的统治地位而建立的。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大清朝的国家指的就是当时的朝廷。这个朝廷是用来干啥子的呢?它主要是用来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的统治,也就是要地主永远骑在农民头上、用来镇压农民反抗的。大清朝的国家是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的,当外国入侵时,他们也会高喊“爱国”的口号,呼吁人民为他们卖命,保住他们的权力。其实他们并不关心农民的死活和国土的沦丧,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宝座。因此慈禧太后有句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或者说“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他们是靠出卖民族利益而满足自己阶级利益的。所以这些腐朽的统治者面对民族危机时热衷于出卖国家利益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领土丢了,他们还可以稳坐北京城;
赔款就赔款,反正那些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而真正的爱国者是必然要反对这种行径的。
所以,历来的反动统治者总爱混淆国家的概念,让人民为其卖命。尤其高明的一招是鼓吹国家主义,把自己打扮成全民利益的象征,把人民反抗的怒火引向国外,用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比如蒋介石说当时的共产党都是苏联势力,是来破坏民国安全稳定的,他蒋介石才是民国利益最忠实的代表。
但是当面对日本侵略时,蒋介石毫不犹豫的喊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导致大批国民沦为亡国奴,出卖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反动的统治者的“爱国”和爱全体人民的谎言不光会在面临外部侵略时会被戳穿,就是面临国内激烈的阶级矛盾时也会露馅。比方说“二七大BA工”时,京汉铁路工人起来维权时,就遭到了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此观之,反动的统治者“卖国”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我们要救国,首先就要打倒这些假的的爱国者。幸运的是,这个被搞得混乱不堪的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在高中政治课本和大学马原教材中都指出了国家的本质,我们只需要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坏的,比如我们国家,《宪法》规定,我国的统治阶级是工人阶级,我们国家是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这也是我们在今天仍然能看到《觉醒年代》这样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原因。还在犹豫吗?抓紧来看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吧,看看它能否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觉醒年代观后感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将于今晚(2月1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播出。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策划创作,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全景还原建党历程·揭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依然没有能够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头顶,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奋起抗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电视剧《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致敬建党革命先驱·塑造刻画生动鲜活人物群像
电视剧《觉醒年代》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此外,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一流团队精心打造·电影质感再现建党伟业
该剧题材重大,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集结了一流主创团队。“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刘国华担任总制片人,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龙平平操刀剧本,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马向阳下乡记》《安居》导演张永新执导。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刘琳、朱贺日尧、张晚意、曹磊、夏德俊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的加盟,让《觉醒年代》看点十足。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事件,勾勒大时代,传承大文化,抒写大情怀,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的主题,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
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北京歌华传媒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北京北广传媒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星传媒投资有限公司、阿里文化娱乐集团优酷剧集中心、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海宁新永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觉醒年代观后感7
激发“青年力量”唱响“青春之歌”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传承青联“爱国、团结、跟党走”光荣传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赋予新的机遇与考验,青年群体有要求索的新征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他们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群像在时代的卷轴上留下浓墨重彩,也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留下奔腾不息的浪潮。今天,激越的时代鼓点令人感奋,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舒展于眼前,更壮阔恢弘的征程铺展在脚下,全国青联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集聚精锐之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接续奋斗于新征程、奋进于新时代,唱响“青春之歌”。
壮怀激越铸利剑,以“伟大梦想”引领前行力量。全国青联要引领广大青年走在时代前列、争当时代先锋,让青年人的能力本领成为祖国发展建设的坚挺支撑,引领广大青年朝着伟大梦想的方向奋勇前行。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有朝气有激情,敢尝试敢创新,勇担当勇作为,是奔涌的“后浪”。青联要强化使命担当,尽心竭力地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既要加强联系也要建强组织,既要给予鼓励也要适时鞭笞,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建功立业的开拓力量,集聚青年建设国家的智慧力量,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于国计民生,在育人兴才、国防保卫、工程建设、科技研发等各领域各行业勇扛责任、践行使命,扎实地学习知识、锻造本领,争做伟大事业的“实干家”,争当实现伟大梦想的“筑梦人”。
忠肝义胆作前锋,以“爱国情怀”砥砺报国力量。青联引领着广大青年的思想与行动,要以爱国主义旗帜汇聚青年力量,带领广大青年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青联带领广大青年动身抗疫前线、下沉基层一线,投身报国事业。请战书上的红色手印、热血儿女的铮铮誓言、基层社区的日夜坚守、口罩压痕的坚毅面容令人动容,无不彰显了青年一代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与坚强决心,无不展现了青年一代专业专注的职业素养与精神面貌,无不表达了报国以诚的拳拳之心与眷眷之情。青联要强化职责使命,不断强化广大青年的思想认同感,铭记“国之大者”,让青年心中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渗入骨髓、铸入灵魂、融入血脉,让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以身许国的一腔热血、一股冲劲、一种韧性,拧成打不散、拆不开的“战力绳”,拉起保家卫国的“防卫线”,建立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积极贡献青春力量。
万人操弓射一招,以“同舟共济”凝聚硬核力量。正如李大钊所言,广大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团结凝聚青年力量,带领广大青年敢于斗争、勇于奋斗,担负起时代责任,是新时代青联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任务。当前,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既是大变革,也是大发展,值此新旧交织、局势复杂、新机与危机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青联要凝聚起“90后”“00后”的新生力量,团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青年群体,聚合闯的干劲、拼的意志,在大战大考中吹响攻坚克难的号角,以重锤敲响锣,以钢筋铁骨铸利剑,让“我先上”聚合“一起上”的力量,让奋斗之“我”召集奋斗之“我们”,将青年群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同战疫、战洪、战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越是艰险越向前”,齐心协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在勇克难关、勇斗激流中擦亮奋斗底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保驾护航。
风鹏正举,青春飞扬。青联要带领广大青年在旭日下茁壮成长,在风雨中锻造筋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凝聚起更磅礴的青春力量。让青联事业朝着焕发活力、向新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激发中华青年心中的力量、脚下的力量、逐梦的力量,向着海潮,激发气势磅礴的力量;向着朝阳,汇聚充满温度的力量;向着高峰,锻造团结向上的力量。让这种力量推动时代、引领未来,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让“青春之歌”更加嘹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觉醒年代观后感8
安徽合肥有条路叫延乔路,规划路名的张维端说:将延年、乔年的名字合为一条路名,“因为这样更有一种兄弟手足情深之感,比分开为两条路名好。其次,考虑到此路最好能够靠近以他们父亲名字命名的路,更显得有一种父子之情的家庭感”,所以,这条路名被编排在当时已定名的集贤路旁边,陈独秀的故居就在安庆的集贤关附近。而这两条都通往繁华大道的路,则是意外惊喜了。行走在这繁华似锦的都市,仿佛还能看见百年前,少年那慷慨赴死前的笑颜。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理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那么热烈、那么赤诚,穿越百年,也能引起国人的共鸣;有这样一部剧,将百年前的那场浩劫之变,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交织,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跨越时空,我看见,河滩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难民,他们穿着破衣烂衫,面黄肌瘦,死去的人被放在板车上,光着的脚上沾满黄土和鲜血……陈独秀失声痛哭,对李大钊道:“我们得建党,建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一些艺术作品中,民国是诗情画意,是烟雨江南,是姨太太华丽的裙角;在经历过民国时期的老人口中,民国是吃人的年代,是弱国腐官民不聊生的痛苦回忆;而在共产党人眼中,这是觉醒的时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代,是曙光出现的时代。历史的真相是残酷且麻木的,觉醒之路布满荆棘,一不小心便身死不存,《觉醒年代》带我走进了100年前真实的中国,带我感受新旧交替年代知识分子的热血激昂,卖国贼的冷酷无情,民众的麻木无知。
“真理的力量,伟大的开端”。
晚清时期,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几千年历史传承的华夏帝国成为了列强眼中的肥肉,中国受尽屈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有识青年决心改变这一切。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当时最明亮的曙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却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悄然传播。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德先生、赛先生”的理念深入民心。社会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而这星星之火如燎原之势,迅速在传播。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群令人钦佩的伟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陈独秀创《新青年》,树民主科学旗帜;敢为人先的李大钊,首传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土;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创北大、引教育;文学巨匠鲁迅弃医从文拯救国民落后的思想。他们挥斥方遒,书写华夏乐章;指点江山,绘就宏伟蓝图。曙光透过一丝缝投射进来,越是黑暗的环境,那一丝丝的光明便更加耀眼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脊梁是什么?是李大钊就义前的国际歌,是鲁迅日夜不息挥舞的笔,是无数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他们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奉献自己,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真正的猛士必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我们能看到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走上街头,大声呼喊。因为他们的心中有国家,有一腔爱国热血,最终阻止了巴黎条约的签订。正如新冠疫情严峻之时,无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胸怀国家大义,抗击疫情取得胜利。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我仿佛又看见那两个熟悉的身影,一袭布衫,在饿殍遍野,枯草瑟瑟的黄土之上,对着苍茫的天地,握拳宣誓,热泪滚滚。“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那血泊之中盛开的花,路的尽头是繁华,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现如今,我党百年风华,家国盛世,华夏祥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我们当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忘先贤,推动我们的祖国扬帆远航,直至远方。
觉醒年代观后感9
“龙华今天的烈士墓,好多人去献花。大钊先生也在,延年烈士也在,他们默默的看着,一束一束的花放在墓碑前。大钊先生拿起了一束花,闻了闻,花很香,递给了延年;延年闻了闻,花很香,延年说:先生,他们爱我。大钊先生说:延年,因为你爱他们”。这是在《觉醒年代》中很火的一句评论。
在看《觉醒年代》之前,我从未听说过陈延年、陈乔年这两位烈士,尽管我是一名大学生,是一名文科大学生。是《觉醒年代》告诉我,他们二位,陈独秀的两位公子,在年仅二十几岁,风华正茂之时,为了理想,为了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是《觉醒年代》告诉我,民国没有电视剧中的风花雪月、唧唧我我。民国所有的,是列强欺压,是民贱如草,是国将不国。是《觉醒年代》告诉我,共产党的成立,不是领导人的挥斥方遒,不是民众的一呼百应,更不是军阀的退位让贤;是牺牲,是争吵,是不断的牺牲,不断地争吵,在牺牲中坚强,在争吵中成熟。
《觉醒年代》主要分前后两节,第一节是陈独秀要创立《青年杂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新文化运动;第二节主要讲陈独秀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发展过程。
电视剧中是无数细节的刻画,鲁迅在《药》中出现、蔡元培三请陈独秀、陈独秀,李大钊的一见如故等等。在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像以往的电视剧一样主要展示历史大事,恰恰相反,这部电视剧是在细雨无声中,将一个人思想觉醒,一群人思想觉醒,万万人思想觉醒的过程,如一幅泼墨山水画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部戏中有太多的细节,如乔年放生蚂蚁与后来的陈独秀先生放生青蛙,这是一种隐喻,这里告诉我们虽然陈独秀先生与乔年不合,但是他们终究一脉相承。你以为这里仅仅是一处隐喻吗,当然不止。青蛙被困在碗里,恰恰如同当年陈独秀先生在报国与妻儿的选择中进退维谷、无路可走,陈独秀先生放生青蛙,是在告诉我们,他终于可以放开心中的枷锁,大干一场。
这部戏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李大钊送陈独秀去天津,在河岸旁看到一片片的贫民区,天边的阴云似乎要将这片大地遮没,岸边上瘦弱的儿童,死去的贫民,无法诉说的食物,以及那位来给当年义和团的兄弟们放灯的老人说的那句:“这么多年来,习惯了”,是多少的屈辱,多少的苦难,多少的委屈才能让那位老人说出“习惯啦”。那种让人无法去除的压抑,那种无法忍受的屈辱,那种无法控制的愤懑。让随着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一起痛哭。然后便是陈独秀先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坚强的,充满信念的党。这个场景给我的感受便是在无尽的屈辱和愤怒后,出现一丝曙光。试想一下,在那无尽的黑暗里,所有要求追逐光明的道路都被黑暗彻底的笼罩,在这时,一条崭新的道路被开辟。有识之士们经过研究便发现,这条道路找到光明的可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不是真正有爱国志向的人安身之所呢?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不得到广大人民的一心追随呢。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的体会过屈辱,真正了解到人民的疾苦,所以陈独秀先生才会说,他创建党的目的不为什么,只是为了他们能像人一样的活着,为了能让他们拥有哪怕仅仅是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站在历史的后来者的我们知道,历史真正的正确道路,但站在黑暗下的先驱们,他们并不清楚,不清楚那一条路可以寻得光明,更不清楚他们选择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少的荆棘和泥泞。
在观赏这部戏的时候,我在电脑旁常备着一卷手纸,因为你不清楚,不清楚剧中的哪一个小点会成为让你涕泪皆流的原因。鲁迅在《药》中出场,毛主席在风雨中走来,李大钊先生那句“姐,憨坨回来了”。让人的眼圈变红,让人的眼睛变得晶莹。
有人问,《觉醒年代》有续作吗,有人回答:我们的今天,便是《觉醒年代》的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