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优选4篇】

时间:2019-05-04 07:2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

成都建川博物馆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艺术殿堂。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我被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所吸引。博物馆的外观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的外墙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反射阳光,形成了独特的光影效果。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减轻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环保理念。

其次,博物馆内部的展览设计非常精妙。在参观过程中,我沉浸在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之中。博物馆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绘画、雕塑等。每个展品都配有详细的解说文字和图像,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展示区,让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其中,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成都建川博物馆致力于展示和传承川文化,让观众领略到川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展览中,我了解到川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更深入地了解了川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观赏川文化的艺术作品,我感受到了川人的智慧和情感,对川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成都建川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观展经历。它不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作品,还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相信,通过这次观展,我对川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期待着再次来到这座博物馆,与更多的艺术作品亲密接触。

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二

成都建川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座展示文化艺术的场所,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首先,博物馆的展品种类丰富多样。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件唐代的陶瓷作品。这件作品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细腻的图案让我感叹不已。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很有创意。博物馆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展示手法,将文物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一个展区,我看到了一个互动投影的展示,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历史场景中。这种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还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

最让我感动的是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成都建川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场所,还是一个知识普及的平台。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和家庭前来参观。博物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让他们在观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这种教育意义的博物馆不仅可以培养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成都建川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作品,还通过创意的展览设计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我相信,成都建川博物馆将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为更多的人带来艺术和文化的享受。

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三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人有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

  和风拂面的春日,我校志愿工作服务站和思政部共同组织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参观活动,让我们这群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得以有机会重温历史。

  驱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建川博物馆多是展现近代历史,尤其是以二战前后的历史为主。

  远离了金戈铁马的战场,黯淡了刀光剑影的锋芒,远逝了马嘶鼓鸣的砍杀,吹散了狼烟滚滚的尘埃。那曾经惊天动地的抗争,已化为无声的图像,化为冰冷的文字,定格于展览窗口中,融化于残剑折戟中,静静的呈现于我们的眼前,重现着历史的恢宏和残忍。一遭走过,就仿佛经历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体验了那如火如荼的抗争。

  我想,不论哪一个民族,定然都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首的过往。在危难面前,那些奋起抗争、众志成城的民族一举击溃了来犯的敌人,逐渐崛起、强大,载入了历史的华章。而那些畏惧不前、临难自保的民族,怕早已销声匿迹,被历史所遗忘。

  在中流砥柱馆,在川军抗战馆,在飞虎

奇兵馆……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岁月苍老了他们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们也进入了历史的画卷中。依然记得那一日的天旋地转,记得那惊天动地的哭喊,眨眼间,天翻地覆,生命的家园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高楼大厦夷为平地,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之中残喘。那里有母亲,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鹤发童颜的老夫妻,也有刚刚步入结婚殿堂的新人……在汶川地震馆的展区中,生命从未向那时那样脆弱,也从未向那时那样顽强。生的意志支持者灾民奋力自救,也为搜救人员赢来了时间。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断的上演着,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展现了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宣告着,灾难压不垮我们,更打不倒我们!

  澎湃的热血在静心池边得以沉淀。历史不仅是要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艰难困苦,更是要我们在这幸福的时代铭记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四

  星期五,一个本该在校上课的日子,但我们一起去了位于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也就是老师们所说的课外教学。在此之前,我对建川博物馆便早有耳闻,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特别的是这个博物馆并不是由国家投资修建,属政府行为,而是由一位名叫樊建川的个人投资修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21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我们一大早便抵达了建川博物馆,可能是因为,这是少有的户外教学吧,所以同学们的脸上都毫无倦意。首先吸引我的,是园区里的工作人员的穿着,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都穿着那时候川军的制服,一下子,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名叫“中国老兵手印广场”的地方,远远地便看见了那灰白的广场上鲜红一片,广场的灰白更加突出了那片鲜红,使人不禁心里一紧。走近了看,原来是一个个印在玻璃板上的红手印组成了那片鲜红,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每个手印墙上都排满了手印。听解说员随后的介绍才知道,这些手印全都是抗战老兵的手印,当年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正是这些手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军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而之所以把玻璃板排成V字形,是为了寓意胜利。

  我们没有在那里过多的停留,但那抹鲜红一直占据着我的脑海,以至于后来参观“二战馆”和“武器馆”都心不在焉的。那些红手印大小不一,表明它们来自不同的`人,但那些不同的人有着共同的信念,这也是手印墙存在的的原因吧,他们把热血撒在了这片土地,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没错,它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不知走了多久,肚子咕咕的叫着,正常的生理反应,提醒着我们是时候该吃午饭了。所以,当解说员说“我们前往下一个馆”的时候,我看到了大家的脸上有一丝不快,但又没办法,所以只有一边小声抱怨一边前往下一个馆。可当我们看见那大大的馆名时,所有的抱怨声都止住了,整齐得就像约定好的一样。那是“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气氛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因为那是一场我们亲身经历过的灾难,虽然我们并没有处于震中,也没有同学受伤,但那地动山摇的一刻,还是被我们永远铭记在生命中。

  建管人应该是希望还原灾难的本来面目,所以场馆里再现了许多地震时的场景,倒塌的房屋,面目全非的汽车,永远停在14时28分的钟表,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向我们哭诉着那时的惨烈。当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的遗物和照片时,鼻尖的的酸楚感提醒着我,虽然已近事隔那么久,我却还没有忘却。那些年轻的生命,被上帝选中,要提前和这个世界说再见。所以能留下来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那些孩子的文具,也被展览了出来,那色彩鲜艳的文具,和逝去的生命的黑白,成了最强烈的对比。而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被放大成两层楼高的黑白照片,被悬挂在显眼的位子。那时遇难孩子的家人,抱着孩子的遗像,站在埋葬了自己孩子的废墟上,他们脸上的悲痛并没有被黑白的颜色所掩盖,因为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仅如此,展馆还展出了地震时,那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的英雄们的相关物品,林浩,吴家方,薛枭,范美忠,甚至还有温家宝爷爷当时用过的扩音喇叭,就是通过那个喇叭,温爷爷把国家的关心传达给了受灾民众,也是通过那个喇叭,温爷爷说着让灾区人民安心的话。正是民族的团结,使汶川人民挺了过来。

  走出了馆场,回想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我深深的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着,我深深的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骄傲着,我想,这会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思想精神上的烙印。

成都建川博物馆观后感【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