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星球观后感(通用3篇)

时间:2016-04-09 03:34: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美丽的星球观后感 篇一

《美丽的星球》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纪录片,带领观众领略了地球上各种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这部纪录片以宏伟壮丽的画面和精心编排的剪辑方式,展示了地球上各个角落的美丽和奇观。

纪录片以地球的四季为线索,展示了不同季节下各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从雄伟壮丽的山脉到广袤无垠的大海,从热带雨林到寒冷的北极圈,观众可以欣赏到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通过特写镜头展示了一些稀有的动植物,包括南极的帝企鹅、大象和狮子等。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给观众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展示地球上的自然景观,纪录片还着重强调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展示森林砍伐、气候变化等问题,观众被提醒要保护地球并对环境负责。这些场景让我深感自己身为地球的一员,应该尽力保护这个美丽的星球,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

纪录片所使用的摄影技术非常出色,无论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是细小动物的特写,每一帧都令人叹为观止。同时,配乐也非常搭配,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整部纪录片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地球上各个地方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观看《美丽的星球》,我对地球的美丽和奇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地球和环境的思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观看这部纪录片,并加入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让这个美丽的星球永远绽放光芒。

美丽的星球观后感 篇二

《美丽的星球》这部纪录片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充满惊喜和壮丽景色的世界。通过纪录片,我看到了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自然奇观和生物多样性,也看到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纪录片以四季为线索,展示了地球上各个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色。我被那些壮丽的山脉和广袤的大海所震撼,同时也被热带雨林和北极圈的奇特景象所吸引。特别是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出现,如南极的帝企鹅、大象和狮子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展示地球的美丽,纪录片还强调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展示森林砍伐、气候变化等问题,观众被提醒要保护地球并对环境负责。这些画面让我深感自己身为地球的一员,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录片的摄影技术非常出色,每一帧都令人叹为观止。通过特写和广角镜头的运用,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地球上各个地方的美景。同时,纪录片的配乐也非常搭配,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整部纪录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亲临那些美丽景色的现场。

通过观看《美丽的星球》,我对地球的美丽和奇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保护地球有了更强烈的意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观看这部纪录片,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和宝贵,共同努力保护这个美丽的星球。

美丽的星球观后感 篇三

只有一种生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印记。那就是人类。天地悠悠,我们仍然依靠创造力来努力存活于世,远离文明开化的城市,直面原始险恶的自然——人类星球。

BBC 8集大型电视系列片 - Human Planet (人类星球),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了。一步步向我们拉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星球》共分为八集,涉及全世界80个人迹罕至的区域,一共讲述了80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用堪称经典的镜头向世人展示大自然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在这样惊险的环境下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而付出的种种不可想象的艰辛劳动,资料共享平台

《美丽的星球观后感》()。 有些事情不经历过,你便永远无法想象处于其中的心情。比如豪华车里的人永远想象不出蹲在路边乞讨的人在寒冬的风里想要的只是填饱肚子再找一个温暖一点的床。或者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的学生体会不到远在偏远山区放牧的孩子对一本书的渴望。甚至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会明白一杯水究竟有何意义,对于极度干旱地区的人来说。毕竟那些场景被宣传无数遍之后渐渐地被概念化形式化,遥远的犹如天边的云,看到时才会知道它的存在并转身就忘记。 所以,当BBC将这些遥远的概念化的生活用镜头呈现在我的面前时,那些艰苦以及由那些艰苦和对生存的渴望衍生出来的力量彻底震撼了我的神经。以至于当我被那些场景感动后想写出一点点感慨都无从下笔,言辞的贫瘠在此时此刻显得越发无力。所以我只能将这些震撼形式化,概念化。

然而,不管人类还有众生物从诞生到现在对大自然做出了多少妥协,也不管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多么得人心,在当今这个日益浮夸的世界,人类却过于放大了主观能动性。自认为一双手的创造力就能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世界由不得自然来掌控。当一个个“伟大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诞生之后,很多人就开始臆想人类拥有“上帝的左手”。而在这滑稽的论调的影响下,产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越发淡漠。 敬畏是一种态度,是对自然至高无上的神圣感的认同。当这敬畏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掠夺和破坏。所以我一直觉得而今的那些形式化概念化的环境保护宣传从出发点都是错误的。一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自然被破坏后的结果。这些观点在追求最求眼前利益最大化的大多数人面前是无意义的。重点不在于自然被破坏后人类没有吃的,而是人类本身就是依附于自然的,这一点和依附于树上的寄生菌是一样的。只有首先树立起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做一个虔诚的信徒,以自己的改变来适应于自然。这才是和谐。 把大自然中的资源当成恩赐,而不是把自然当成一口放食物的大锅。人类隶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类私人拥有。只有重铸对大自然的感激,敬畏之情,才能够更好地来保护自然。所以BBC的这部《人类星球》就是从最原始,与自然最近距离,真实地将这份敬畏记录并展现在现代人的眼前。

在印尼一个名叫林姆巴塔的小岛上,捕鲸手靠祖先传下来的方法,仅靠简单的木船和自制的武器,就可以把鲸鱼这种身长可达18米强大的海中巨兽制伏。如果你不曾看到,就不会想象出那样的场景。在太阳刚从海面上升起来的时候,为了生存,所有的人,大人小孩都行动起来,托着简陋的渔船冲向漫无边际且神秘莫测的大海。与巨大的鲸鱼搏斗的场景紧张而激烈地进行着,因为失败,就意味着生存受到挑战。当渔人从船上奋起一跃,将自制的鱼叉刺入鲸鱼的体内时,我震撼了。不仅仅是因为摄影者高超的镜头切换和捕捉能力,更是因为岛上的人为了生活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如同战士一样无惧着。 巴焦人生活在位于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群岛指点的珊瑚海中,与海洋亲密共处,几乎从来没有上过岸。这里的一位“水下猎人”的绝技令人瞠目结舌,他通过意念下潜到20米深的海底,即使没有负重,也能悠然的在海底大步穿行,仿佛在陆地上打猎一般。在水压下他可以仅凭一口气在海底捕鱼5分钟!不依靠任何外在的工具在20米深的海里待上五分钟是什么概念?随时可能出现的一点点意外都可能丧命。可是依然是为了生存,为了最根本的生存。在大海面前人类永远都是渺小的,你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来改变它,只能改变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生理来适应它。要不,就只有死亡。片子里面的一个新名词让我记忆犹新,就是“晕地”。我们都知道晕船、晕车或者晕机,然而因为巴焦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海上,以

至于他们一到陆地上就会感到眩晕。在我们为人类的适应能力感到惊叹时,也不得不看到人类对大海对大自然的依附和从属。 在蒙古的阿尔泰山,哈萨克猎人把金鹰训练5个月,就成了他们狩猎的助手;南太平洋上的新几内亚是世界第二大岛屿,硕大的果蝠是央格鲁·波肯部落的主要肉食来源,这个部落的猎人在山脊用40米高的网来捕获蝙蝠,一只蝙蝠加上米饭可以养活12个人;多塔拉普位于喜马拉雅山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区部落之一,这里神圣的 仪式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如何相互依存。

食物在最初始的人与自然中永远是最根本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在食物极其匮乏的地方,当工具的发展

依然落后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利用鹰隼来帮助捕猎,或许也只有在现代文明远离的偏远角落才会有的。毕竟,当现代文明普及了,也就不需要鹰隼的帮助,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许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了吧。就想越来越多人感慨,天空中飞着的越来越多的飞机,却再也看不到雄伟的鹰了

我并不是一味地批判人类文明,但是在这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关系中,这文明确实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人类过度地利用这文明来掠夺自然资源。而从最原始的角度,看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人类自身对大自然的依附和从属关系,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神圣感,从而正确地利用人类文明来和谐地开拓自然,或许就是这部纪录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美丽的星球观后感(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