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的观后感 篇一
《罗拉快跑》是一部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尔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孩在一天之内反复经历同一事件,并不断尝试寻找解决办法的故事。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反思了时间、选择和命运等重要的人生主题。
首先,我被电影中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吸引。整部电影以非常紧凑的时间线展开,每隔一段时间,女主角罗拉都会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尝试不同的行动来改变结果。这种循环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同时也让观众思考时间的流逝和选择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尝试和失败,罗拉逐渐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性,她学会了珍惜每一刻,并且懂得了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精彩。女主角罗拉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勇气的年轻女孩,她在每次重新开始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坚韧和乐观的品质。她不断面对困难和挑战,但从不放弃,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而与罗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角色,比如她的男朋友曼尼和他们的朋友苏西。曼尼在整个电影中都显得懦弱和消极,他总是寄希望于别人来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主动行动。苏西则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她对生活充满抱怨和不满。通过这些角色的对比,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的态度。
最后,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也令人难忘。在每一次重新开始的过程中,罗拉都会与周围的人产生不同的情感纠葛。她与曼尼之间的爱情、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与陌生人之间的友情,每一种情感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复杂。电影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和冲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现实。同时,电影也让观众思考了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关系,人们是否真的能够通过选择改变命运,抑或一切都是注定的。
总的来说,电影《罗拉快跑》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精彩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女主角罗拉的经历,观众被引导去思考时间、选择和命运等人生的重要主题。我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成长的作品。
罗拉快跑的观后感 篇二
电影《罗拉快跑》让我对时间和选择有了全新的认识,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电影以罗拉每次重新开始的循环为线索,让观众体验了相同事件的不同结果。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引发不同的结果。在观影过程中,我不禁反思自己对时间的态度。我们常常对时间过于浪费或不重视,而电影中的罗拉却在每次重新开始的过程中更加珍惜时间,不断尝试寻找正确的选择。她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性。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罗拉是一个乐观、勇敢的女孩,她在每次重新开始时都不气馁,而是积极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她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想起了自己在人生中面对困境时的态度。与罗拉形成对比的是她的男朋友曼尼,他总是在困境面前退缩和犹豫不决。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对比,电影向我传递了积极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也让我深受触动。在每次重新开始的过程中,罗拉与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情感纠葛。她与曼尼之间的爱情、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与陌生人之间的友情,每一种情感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复杂。电影通过这些情感的交织和冲突,让我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选择和行动都会影响他人。电影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通过观看电影《罗拉快跑》,我对时间和选择有了新的认识。电影中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也让我深受触动。我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成长的作品。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罗拉一样,珍惜时间,勇敢面对困难,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罗拉快跑的观后感 篇三
罗拉快跑的观后感
罗拉快跑观后感(一)
在一友推荐下,临睡前匆匆看了一遍《罗拉快跑》。
几节的组合,也许没有国人要求的严密,但就在这松散的组合,罗拉急切的奔跑中又让我的精神着实震撼了一番。
现实的爱也许恰如第一节所述,只不过是两人的两情相悦,彼此相爱,互相关怀与惦记,实没有上天入地,叱咤里外的魔力。但又有谁满足于现实中的爱,又有谁不是在现实的爱中去酝酿去升华,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理想中的爱……
因为理想,我们不再苛求圆满,因为爱,我们不再奢求天衣无缝。这也就是中国的电影再天衣无缝,却味同嚼腊,也就是或许有国人陷于津津乐道男主人公值不值得爱的争论中。大爱无痕,人除了吃米外真的还要吃点别的。哈哈,过分了。
真爱无敌,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罗拉快跑观后感(二)
相比国产的和美国的电影,我对欧洲电影的接触就少一些,德国的就更少了。而《罗拉快跑》就是一部德国拍摄的经典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在德国柏林,一个黑社会喽啰曼尼告诉自己的女朋友罗拉,因为失误,丢失了十万马克。如果在二十分钟内找不到十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于是,罗拉在二十分钟内不断的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影片从一开始就给我一种奇异的感觉。别的影片在介绍演员的时候仅仅把他(她)的名字放在上面,而本片在开始介绍主要演员的时候,不仅介绍了演员的名字,而且还把演员的头像照片放到了上面,每次照片出现都会旋转180°,像是美国的罪犯进入监狱时拍的照片,给人一种黑色、压抑、惶恐不安的感觉。整部影片看下来,也恰恰是这种感受。片子里,罗拉一直在不停的奔跑。从家门到银行,从银行到街角的超市,除了停下来说话,几乎每一步都在奔跑,而且是大踏步的奔跑。镜头的内容在不断的切换,由电影的画面变成动画的画面,由运动的镜头,变成图片的切换;镜头的角度也在不断的转换,比如在罗拉家里拍摄她的妈妈打电话的情景,旋转了180°,再到罗拉下楼梯时,螺旋状的楼梯仿佛把人引入一个黑暗的中心,让人觉得眩晕,分不清南北。
影片的主人公罗拉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她有一头火红的头发,炫目夺彩。我一直觉得,红色代表着热情、张扬与自信。大多数人的头发都是黑色,外国有金色的',但一头红色的头发确实少见。不管罗拉头发的颜色是天生的,还是后来染的,都代表了她的一种个性:倔强,对生活不服输,永远相信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相信她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影片中,她男朋友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的时候,她没有乱;当她男朋友感到绝望的时候,她没有放弃;即使当她听到要二十分钟内筹集到十万马克的这一超级难题的时候,她依然在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罗拉一直在不断的、拼命的奔跑,也许奇迹就会在她的不断奔跑中产生。这让我想起了新东方的口号: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忽然想起,我小时候是看过《罗拉快跑》的一些片段,只是当时觉得很怪异,就是一个人在那不断地跑啊跑,每一次跑完了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跑,而不是像绝大多数的电影有完整的情节。现在再看这部片子,又有另一番感受。罗拉的每一次奔跑,因为其中的微小差异,就会演化出差别巨大的结果,第一次罗拉死了,第二次曼尼死了,而第三次则两人都幸存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富豪。这似乎昭示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转折点。我们可能会想:假如那年高考,我……假如那次比赛,我……假如那天晚上,我对她说……假如……就像下棋里面有复盘一说,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我们总会想象,人生若能“复盘”,该会是另一番模样,就像影片里的罗拉。但是人生不是游戏,不是下棋,每走一步便会在生命中留下真实的脚印,抹不掉,擦不去,更改不了。生命正是由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组成,善待每个细节,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影片中一句台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罗拉说:“上帝,帮帮我,求你了,就这一次。”西方人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信上帝,或者在生活中的大多数的时候信自己信过上帝,因为上帝也说过,上帝助自助者。
生活中,似乎也只有自助者,才能活出精彩。
罗拉快跑观后感(三)
我来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孤独。擦肩的行人匆匆行色,而我没有喜忧的心情,在朦胧的早晨,我就这样走过。我在寻觅些什么?选择与得失的度量?偶然与因果的预言?重复与重来的类似?那些疾走的背影,又能告诉我些什么?
带着德国实验先锋电影的锋芒这有别与意大利新浪潮,确有着别样的唯美主义。电影《罗拉快跑》开始有这样一句旁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什么使我们相信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去相信这一切呢……”揭开了本片隐藏的蕴。且影片开头以字幕宣称:"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艾特。更是在告诉观影者这个观点。德国是一个盛产哲学的国度,电影《罗拉快跑》就是一部被称为德国的“吕克贝松”的汤姆.提克威导演的哲学艺术电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的”结论,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追求,要求恢复失去的人的价值。所以《罗拉快跑》就是一部令人震撼而又心碎的哲学圣章。
不久前女导演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上映独特的女性视角赢得了业界很大的赞誉,而侯咏的《茉莉花开》独特视角讲述着时代的变迁和女人的命运。本片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背景造型方面,罗拉一头的红色头发极具感官刺激,象征桀骜不驯。而《致青春》有着那个年代的泛黄的回忆:不管是《红日》的风靡还是王祖贤的海报,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就故事情节方面,原以为是英雄救美,却是相反的。
而影片《罗拉快跑》的剪接节奏风格和流行音乐的加入更烘托了整部影片统一的快节奏风格,表现了现代生活中的大都市让人透不过气的快节奏,如影片开始和罗拉的三次快跑。
影片片头音乐中的钟表声和影片开头摇摆的钟表,都刻画出这部影片将与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片一大亮点就是本片的色调:彩色与黑白两部分,彩色与黑白交替出现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影片中的十字路口:镜头内黑压压的人表现人口膨胀密度和人的无目的性。降格(快镜头)视效:人如木偶般机械的移动,人们行旅匆匆,面无表情,如生命的行尸走肉,主角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视听上,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
《罗拉快跑》有三段式剧情结构:“一个游戏的结束也就是另一个游戏的开始”。明确表明了本片是一场荒诞的游戏。相较之中国的《茉莉花开》同样的三段故事讲述结构,《罗拉快跑》更富于哲学性。本片导演在短短三次奔跑中谈人生、谈爱情、谈哲理,这二十分钟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的人生实验场。世界上的事情充满无数种可能性.有的只是看你如何选择,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奔跑的宿命论,在追逐中酝酿成坚持。
没有重复过往,不曾透支未来。真实的谎言,在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回环,在电影中,导演给了一个美好的想法来弥补现实中的缺憾。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影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一直奔跑的宿命论,我们还在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