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成语及解释

时间:2015-07-09 05:12: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读书的成语及解释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出处:《朱子语类辑略·总论为学之方》:“要紧只是看大底道理分明,遍处自寻得。如暗室求物,把为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目的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作谓语、定语;指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小谪陈芳现在身,人间何事敝精神。幔亭仙客休相待,~要此人。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

  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唐·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雪儿呵,偏则把~奚落。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真个是: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相府开筵,常聚些~。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出处: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学富五车了。《镜花缘》一六回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入于门墙,如造阙里。~,载飏淑声。唐·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多立小数,一经至数百万言。致令学者难晓,虚诵问答,~而不知益。《隋书·经籍志一》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而又有~,足以不死。唐·韩愈《与李翱书》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你怎么也是这么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出处: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出处:无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绝矣。《明史·方孝孺传》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滚瓜烂熟

  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曹寅从小对唐诗就背得~。端木蕻良《曹雪芹》四

  含菁咀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出处: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早预蓬莱道山之选。宋·陆游《答建宁陈通判启》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积雪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无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历史可信吗?我们只能说:大体可信。如果说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虚无主义。但~的古训,还是有道理的。孙犁《我的史部书》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出处: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匡衡凿壁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因效~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宋史·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出处:《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俗谚谓为~,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及伸纸落笔时,胸如乱丝。清·叶燮《原诗·内篇下》

  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坐破寒毡,~。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目不识丁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出处:无

  目不知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无

  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贤士有如此博学广文,高才大德,见如今圣人~,何不进取功名。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四折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古时候曾有“~”、“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宋·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

  七行俱下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美甚。”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我从此认得笑庵,不是饭颗山头,~的诗人,倒是瑶台桃树下,玩世不恭的奇士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余尝以~,讲习之暇,读其文。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出处:无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虽是~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出处:无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出处:《南史·梁本纪下》:“读书十行俱下,辞藻艳发,博综群言,善谈玄理。”《梁书·简文曾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下面密密层层,有亿万人来来往往,都想争夺此物。细细看去,~,三教九流,无一不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跟你谈起郑家的事,你就满口~,家学渊源。巴金《秋》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出处:无

  书生之见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全是纸上谈兵。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陈宗阮]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四十回:“如今眼看着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她每天一想到自己出身于~,哥哥是个举人,却落入贼人之手,已够丢尽了祖宗的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书香门户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出处: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书香人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原来是个仕宦书香人家,怪不的他得夫人那样明理。” 你看,全是这样的子弟,诗礼人家,~,还有什么希望?巴金《秋》三

  书香世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宿学旧儒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出处:宋·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括~,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文弱书生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无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五行俱下

  指读书敏捷神速。——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无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出处:无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诗

  燕颔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出处:无

  燕颔书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出处:无

  洋洋盈耳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音,~。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

  摇头摆脑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出处:无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读书人又称书生。这固然是个可以骄傲的名字,如说“~”、“书生本色”,都含有清高的意思。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南史·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臧穀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摘句寻章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老夫少年虽曾~,推敲一道,从未谙之,这些壁间之作都是小女代为,不过初学涂鸦,有何好处。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四回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这里有个~好汉柴大官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关于读书的成语

  出处:无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尔来~。唐·吴竞《开元升平源》

  枕典席文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出处: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描写读书的成语

  出处: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李彭家贫绩学,枕籍经史,诗文能兼诸家之长。”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出处:《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读书的成语及解释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