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稀泥是贬义词吗
和稀泥是比喻调和纷争的意思,那么和稀泥是贬义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和稀泥解释,一起看看吧!
和稀泥解释
和稀泥huò xī ní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释义】
比喻调和纷争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近义词】
抹稀泥
成语例句
季羡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和稀泥,息事宁人的歪门邪道,不属于中国老百姓崇高的伦理标准。”
引证解释
比喻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赵树理《“锻炼锻炼”》:“人们常说他是个会和稀泥的人。”臧克家《老舍永在》:“他办事认真,不和稀泥。”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蛮中。亦曰白马水。一名东河。——东汉·许慎《说文》
北地郡郁郅县,泥水出北蛮夷中。——《汉书》
厥土惟涂泥。——《书·禹贡》
致远恐泥。——《论语》
和稀泥故事
“和稀泥”是中国三千年封建文化的核心处世思想--中庸之道,俗称“老好人”。即在处世为人时,讲究圆滑,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是典型的“中国式”为人之道。
前段时间,中国男足主教练朱广沪被记者问到“是让国家队打亚洲杯呢还是让国奥队去打?”老到的朱指导说:“我们的任务是做好训练,至于哪个队打亚洲杯,那是领导们所决定的。”看典型的老好人。且不说其能力如何,当然大家心知肚明,单从为人方面,朱指导就给我们青年朋友上了一课:既不得罪领导,又不得罪球迷,其世故之圆滑可见一斑。
还有一例,我单位有两老师打的不可开交,闹的沸沸扬扬。校长在班子会上提出要做出处理意见,请中层领导们表态发言。大家都三签其口。被逼无奈时,不外乎说:怎么处理由校长决定,我们服从。或是“只找他们谈话就行了,下不为例。”等等此类不关痛痒的话,最后的处理还是不了了之。
诸如此类的人或事太多了,生活工作中时常可见。说这样没原则的`话的人更是司空见惯。那这样做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鲁迅说过“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一个社会以“和稀泥”为重,“老好人”作风盛行,那连个敢说真话的人也没有了,连个有坚定正直立场的人也没有了,会的只是歌功颂德,却怕承担责任,处处谨小慎微,只会作“戚戚之态”,那我们这个缺少脊梁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呢?社会发展从何说起?
人生就象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其重要性都是不可或缺的。演好我们这个角色,让生命过程更坚定鲜明,生命力才能更长,喝彩声才能更久,光明才能更多,阴暗才能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