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成语解释

时间:2017-05-04 04:22: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舍本逐末成语解释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舍本逐末成语解释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源】 《汉书.食货志下》

  【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放弃根本,追求末节。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微末节。

  【例句】 学生成绩退步一定有其原因,只是一味责备却不去探究实情,实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啊!

  【结构】 并列结构

  【近义】 本末倒置 买椟还珠

  【成语】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u mo

  【解释】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

  【出处】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hellip;hellip;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典故】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使者带来的)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对使者说: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身体还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怎么有舍去根本先问末节的道理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表示友好之意。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所准备的礼物之后,接着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信之后,并未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间道:“久未问候,不知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心里很不高兴地回答说:“臣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

  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和人民,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那些无知的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的事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也对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拓展:舍本逐末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愉悦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行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

  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漂亮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描述过很多次,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游览游览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齐王使者以礼拜见之后,便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对齐王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老百姓们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感觉很异样。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更是一脸迷茫,问:“您有什么道理?可否详述?”

  赵威后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老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他觉得,赵威后那“舍本逐末”的话语,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拓展:舍本逐末的点评

  孟子曾说过人民是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在古代社会,赵威后抱有“民贵君轻”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无愧于贤德的美誉。

  拓展:关于舍本逐末的成语童话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为了和赵国加强外交关系,就派使臣访问赵威后。赵威后接过使臣的献礼,还没打开信,就先问使臣说:“贵国的情形怎么样了?庄稼好吗?人民好吗?还有你们的君王也好吗?”

  使臣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就回答说:“我是奉君王之命来问候你的,你不问我们君王的情形,却先问庄稼和人民,这样未免先贱后贵了吧!”赵威后笑着说:“你的观念错了,想想看,没有庄稼,哪会有人民呢?没有人民,又哪来的国君呢?难道要先舍根本去问末节的事吗?”

  “舍根本,问末事”这句话就被后人引申为舍本逐末,也就是没有注重根本,先注重不重要的事情。

  “舍本逐末”的意义和“舍本问末”有点不同,逐末是专门追逐微小的利益,就像商人做生意,不去注意投资的数量,反而先计算微小的利益,结果为了微小的利润,损失了很大的投资。其实,这句成语是讽刺那些短视的人,不从远大的将来打算,却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结果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拓展:舍本逐末造句

  1、在他眼里,仪式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形式!

  2、我们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3、写作文不能舍本逐末,而是应当在资料上做用心,不要在形式上弄得花里胡哨。

  4、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呢?

  5、如果我们不充实资料,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6、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样舍本逐末是不好的。

  7、写作文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那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8、舍小家顾大家不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9、骚年此时此刻已经发现,如果这样下去有点舍本逐末了!所以骚年把妹子给送走,必须要以最小的代价来拦下着必胜一击。

  10、可是我为什么要舍本逐末的来去剑道呢?为什么要这么慢的修行?早日到达强者的地步不是更好么?

  11、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12、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13、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14、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文章。

  15、舍本逐末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必须吸引不到读者。

  16、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17、目前,国内理论界在关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司法中的具体问题,就事论事,很少探究溯及力问题背后的刑法价值取向,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没有从宏观上探求解决溯及力问题的方法。

  18、假想一下,如果成天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舍本逐末,那么成功会垂青于你吗?

  19、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文章。

舍本逐末成语解释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