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名言名句(优质3篇)

时间:2015-04-06 08:21: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梁漱溟名言名句 篇一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的罗素”。他的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其中,梁漱溟曾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走得远,更要走得好。”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理念。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和成就,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提升。只有做一个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才能真正走得好,得到内心的满足和人们的尊重。

另一句经典的名言是:“读书是学问的阶梯,思考是智慧的钥匙。”梁漱溟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而思考则是深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修养体系。

此外,梁漱溟还说过:“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这句话表达了梁漱溟对奉献精神的推崇和肯定。只有在奉献中,人们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奉献不仅是对他人的付出和帮助,更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是一种最高尚的境界和追求。

总的来说,梁漱溟的名言名句无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启迪着人们的心灵,指引着人们的行为。他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追随,至今仍然影响着后人,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梁漱溟名言名句 篇二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对人生、学习和社会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梁漱溟曾说过:“青年人要有志气,但不要有傲气。”这句话富有教育意义,告诫青年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轻视他人。只有心怀感恩和谦卑之心,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事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另一句经典的名言是:“真正的幸福是知足,真正的财富是拥有。”梁漱溟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于幸福和财富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个人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知足;真正的财富也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更在于拥有一颗宽广的心灵和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只有懂得知足和感恩,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财富。

此外,梁漱溟还说过:“学问若不求真,只会沦为学究;知识若不求善,只会作恶的工具。”这句话强调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正确看待和使用。只有追求真理、追求善良,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让学问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知识和学问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它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总的来说,梁漱溟的名言名句充满着智慧和人生哲理,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希望人们能够从梁漱溟的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梁漱溟名言名句 篇三

  1、要在全生活上帮着走路,尤须对每个学生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体质、资禀、性格、脾气、以前的习惯、家庭的环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问题思想——而随其所需,随时随地加以指点帮助才行。

  2、我认为凡人都应该就自己的聪明才力找个适当的地方去活动。

  3、人活着不难,活着不生厌离之感难。

  4、行动之后无悔难。

  5、所以说,“乐”、“玩”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了,然后才能干什么都对,才能有真乐趣。

  6、梁漱溟教育的本意,是要把人们养成有本领有能力;如果要使一个人有本领有能力,就非要发展他的耳目心思手足不可。

  7、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8、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

  9、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10、奋勇之后继续难。

  11、一个人必须有他的兴趣所在才行,不在此则在彼,兴趣就是生命;剥夺一个人的兴趣就是等于剥夺他的生命,鼓舞一个人的兴趣便是增强他的生命。

  12、梁漱溟教育之在社会,其功用为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

  13、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

  14、凡一种教育有成效见于社会,因而社会要求发展此教育,教育有其发展之前途者便是。反之,教育没有成效可见,却为社会制造出许多问题来,招致社会的诅咒,要求其改造,那样教育便是无出路的。

  梁漱溟的不谅与谅散文

  梁漱溟比冯友兰年长两岁。虽年齿相若,却一为师一为生。一度,两人关系甚密。孰料,后来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孔子的大批判、大否定。冯友兰原本是以光大儒学为己任,可运动一开始,便一反自己的历来主张,随着潮流发表了大量的批孔、批尊孔的讲话和论文。对此,梁漱溟先是出乎意料,后是极不以为然。在日记和书信中,梁漱溟不无激愤地谴责冯友兰,认为他那些批孔的言论简直一塌糊涂。从这以后,他们也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了。

  这种不相往来的尴尬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晚年。冯友兰90寿辰的时候,设家宴招待亲朋好友,梁漱溟也在被邀之列。当冯友兰之女宗璞女士电话相邀时,梁漱溟在电话那头一再重复“我不去”,还重重地挂了话筒。翌日,梁漱溟给冯友兰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个中缘由。大意是北大旧入只存你我二人,本应当会晤,只因冯友兰曾与世俯仰,推波助澜,故不愿来参加寿宴。而且信上没有上款,按冯友兰的理解,梁漱溟是“不欲有所称谓也”。也就是说梁漱溟不愿意再称冯友兰为“老朋友”,耻与为友了。冯友兰虽然觉得甚为羞辱,但仍对梁漱溟的耿直深感敬佩,还托女儿随信寄去了自己的《三松堂自序》一书。书到之后,梁漱溟便作了认真阅读。冯友兰在书中对自己当年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满心忏悔地写道:“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见冯友兰对自己的错误作了检讨,一直耿耿于怀的梁漱溟,态度明显改变。他很快复信过去,表示“甚愿把握面谈”,这一回他又称冯友兰为“芝生老同学”了。不久,在宗璞女士的安排下,梁漱溟和冯友兰在木樨地有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会面。

  梁漱溟一向重视交友与交友之道,他认为朋友之间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当指出朋友的毛病短处时,顶要紧的是须有一种原谅的态度。在《朝话》中,梁漱溟又说:“朋友不终,是很大的憾事。”从这一段公案中,我们看到了梁漱溟对冯友兰的不谅与谅,这也正是他“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明证。

  梁漱溟的那串铜钱励志人物故事

  国学大师梁漱溟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其父梁济对他的影响极大。梁济对儿子的教育完全是宽放的,很有些西方化味道,在儿子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件破例的事。

  梁漱溟九岁的时候,为了买到自己喜欢读的课外读物,辛辛苦苦地积攒了一小串铜钱,有一天却忽然不见了,他把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找了,还是没有找到。他一下子急得哭闹起来。

  隔了一天,父亲梁济无意间在庭院里的一棵桃树枝上发现了那串铜钱,便料定那是儿子漱溟贪玩、健忘,自己把它遗落在这里的。正准备把它交给儿子时,忽然转了念头,于是到屋里拿出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一段有趣的文字。

  第二天早上,梁济喊儿子漱溟起床,告诉他自己头有点痛,让他把庭院打扫一下。梁漱溟很听话地认真打扫起来,这时候他看到庭院中间的绳子上飘扬着一张长纸条。取下一看,脸上立马溢出了兴奋的神色,拿着纸条赶紧跑向庭院角落的那棵桃树边去,只见一串铜钱好好地挂在树枝上。

  此时,父亲梁济也走出了屋门。他问:“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这样慌张?”而一手拿着铜吊、一手拿着纸条的梁漱溟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因为他知道了纸条上是父亲的笔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原来,纸条上写着:“一个小孩儿在桃树下玩耍,将一串铜钱挂在桃树枝上,自己遗忘了,却到处找寻,吵闹不休,真是毫无道理。”

  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梁济先生这种教子无声的方法实在巧妙,其效果远远胜过了棍棒教育和大声训斥。这给年幼的梁漱溟留下了永生不忘的印象,也给后人在家庭教育上以重要的启示。

梁漱溟名言名句(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