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名言赏析 篇一
左宗棠(1812年-1894年)是清朝末年的名将,也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他的一些名言,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被后人传颂不衰。在左宗棠的名言中,透露出他的处事原则、处世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左宗棠曾说:“君子有三心:一心为天下,一心为君,一心为仁。”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对“仁”的重视。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为国家社稷尽忠职守;其次要忠于君主,尽心尽力为君效劳;最后要心怀仁德,善待他人,以仁厚之心待人处事。这种为天下、为君、为仁的心态,体现了左宗棠高尚的品德和理想。
另外,左宗棠还说过:“士为知已者,为人师表者,皆能经世之士也。”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品德的重要性。左宗棠认为,一个真正的士人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只有懂得知已,善于教导他人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经世之士,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左宗棠还有一句名言:“治人如治田,治田如治人。”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对治理国家和管理人事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治理人民就像耕种田地一样,需要用心细致,不断耕耘,才能得到丰收;而管理田地也需要像管理人事一样,要有计划性、组织性和协调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比喻充分展现了左宗棠对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
左宗棠的名言不仅是他处世经验的总结,更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这些名言至今仍然具有启迪意义,不仅可以指导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左宗棠名言赏析 篇二
左宗棠(1812年-1894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左宗棠不仅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他的一些名言也展现了他深邃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左宗棠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表达了左宗棠对知识学习的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同时,左宗棠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下笔如有神,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另外,左宗棠还说过:“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德。”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对待人处事的原则。他认为,对待怨恨,应该以德报怨,以宽容和理解化解矛盾;对待正直,应该以直报怨,坚持原则不妥协。同时,对待善良和诚实的人,也应该以德报德,以直报德,保持真诚和善良的品质,与他们相互尊重。
此外,左宗棠还有一句名言:“君子之道,孙武之谋。”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对君子品德和军事谋略的重视。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在军事上则需要像孙武一样,善于制定战略战术,善于统筹全局,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左宗棠的名言充分展现了他的睿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这些名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左宗棠的名言不仅是他个人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左宗棠名言赏析 篇三
左宗棠名言赏析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中兴四大名臣”。以下是左宗棠名言赏析,欢迎阅读。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破书万卷,神交故人。
年轻人要立志,虽立志不一定能成功,但不立志肯定是庸人。这是左公年轻时所立宏远志向,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三十年后的同治五年,左公在福州寓所为儿女写家训时,也是写的这副联语。
在平息陕甘叛乱后,左公坚持十年不断上书,要求出兵收复新疆。当时朝政内外交困,中国的东西部都受到列强的入侵,因此出现海防、塞防的争论。李鸿章说海防为要,“新疆不复,与肢体无伤”,绝大多数官员赞同李鸿章的建议。但左宗棠认为,沙俄对新疆的吞并之心自古有之,再加上英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同时叛乱,如果新疆失去,中国的西北大门洞开,国家社稷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新疆问题才是大局中的核心。他在1875年4月的奏折中指出:
中国定都北京,蒙古环卫北方,与陕甘以及新疆实为一整体;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蒙古不安,京师亦无晏眠之日。故西北名虽为边郡,实则如腹地,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分屯列戍,斥堠遥通”,才能令外人无隙可乘。如今,新疆之乱明系阿古柏、白彦虎篡逆,背后则有沙俄“狡焉思逞”,即使暂时节制兵事,也不可能打消对方的野心。莫若趁列强尚未大举介入,集中兵力将叛乱平定,如此方可绝后患。
时新疆路途遥远艰辛,非今人所能想象
在左宗棠的多年坚持下,1875年朝廷终于决议,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公时近七旬,以完全可以告老还乡的高龄,抬着棺材进行了新疆保卫战,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历经三年艰辛征途,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奏请设立“新疆省”,取“故土新归”之意。
左公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俄国、英国侵占新疆的企图,保卫了中国的西部边陲,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功勋。
注:批准出兵后,筹饷成为左宗棠的头等大事,堂堂朝廷大员,不惜放低身段向各省低阶官员说好话赔笑脸求款。据统计,左宗棠用兵新疆六年共收饷6018.3万两银,主要来自各省协饷,居第二位的就是胡雪岩(光墉)的借款。胡雪岩为左宗棠所借的款项累计达1710万两,占总军饷的28.4%。考虑到各省关协饷经常迟解,胡雪岩所借银两往往在最危急时刻送到,实在功劳卓著。今世人多谈红顶商人发财之道,却忽视了胡雪岩为筹措西征军费作出的巨大贡献。单帮助左公捍卫西北边境,胡足以引以自豪了。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
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对于好贪便宜的'人,不要有财务往来。因为经济合作讲究是互利互惠,贪婪之人很难长期合作。
对于多疑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
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人不仅要有自尊自信,也要有自省自谦。
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做人底线,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人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随和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左公一生恃才傲物,低调谦和不是他的风格,但瑕不掩瑜。
能受天磨真铁汉;
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二句要和上面的二句连起来看。
人生总是会遭遇困境、经历磨难,能在困境中坚持,不轻言放弃,才算的上是真汉子。才华横溢必定会遭人嫉妒。有才华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些人嫉恨,也应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左公一生的真实写照。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题无锡梅园
这是左宗棠的一副对联,李嘉诚办公室里有挂。上半句意思是人要志存高远,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做事时应恪守中庸之道,追求务实而不是完美;对于自己应当不求享福作乐,而是享受生活的乐趣。下半句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才能畅行无阻。
百读不厌,实是为人处世的经典道理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
与吾意见偏相左;
藩臣多误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
问他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是近代史上非常有趣的话题,二人不仅性格完全相反,曾公缓慢钝拙,左公聪慧犀利;而且经常政见相左,曾公稳中求进,左公壮怀激烈。此对联就是二位优秀政治家的文字互嘲。曾国藩的上联中,季高是左的表字,左宗棠的下联完美应对还以颜色。其实左宗棠与曾国藩都是当世栋梁,所争之事是对军国大计方面的不同见解,而非权势之争。左氏的崛起,曾氏的提携与包容功不可末。曾去世后,左与李鸿章争斗失败,这正是李鸿章不如曾国藩之处,李继承了曾的衣钵,但缺乏曾宽厚容才的胸怀。虽然左宗棠经常挖苦曾国藩愚钝不堪,曾国藩却对左宗棠有如此评价: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
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
国幸有左宗棠也。
而看左宗棠在曾国藩去逝后的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在当政满人深度的猜忌中,两位的默契,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