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实用3篇)

时间:2012-04-03 04:31: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 篇一

在《小珊迪》这篇课文中,先令和便士是两个重要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先令是一个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而便士则是一个贪婪和自私的人。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先令是一个很朴实的人,他生活简单,但却心存感恩。在故事中,他捡到了一枚金币,并决定将其送给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尽管他也有贫困的困扰,但他仍然选择了善良和慷慨。这种善良和宽容的品质让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相比之下,便士则是一个充满贪婪和自私的人。他看到了先令捡到的金币,却没有想要分享,反而想要占为己有。他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试图夺走先令的金币,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失败和悔恨。便士的贪婪和自私不仅让他失去了金币,更让他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和友谊,使他的生活变得孤独和空虚。

通过对先令和便士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善良和宽容是值得尊敬和追求的品质,而贪婪和自私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悔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先令一样,懂得感恩和分享,尊重他人,珍惜友谊,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410000

《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 篇二

《小珊迪》这篇课文中的先令和便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们代表了善良和邪恶的两种极端。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先令是一个善良和宽容的人,他在捡到金币后选择分享和帮助他人。他的行为展现了他的善良和慷慨,使他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爱戴。在面对贪婪和自私的便士时,先令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品德,最终获得了成功和幸福。

相比之下,便士是一个贪婪和自私的人,他只顾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试图通过欺骗和欺诈来夺取先令的金币,最终却陷入了自己设下的陷阱。便士的贪婪和自私让他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和友谊,使他的生活变得孤独和悲惨。

通过对先令和便士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善良和正直是值得追求和坚守的品质,而贪婪和自私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悔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先令一样,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珍惜友谊,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 篇三

《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

  我在教第七册语文《小珊迪》一文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先令?什么是便士”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用笔勾画出课文中带有“先令”和“便士”的句子。学生依次勾画了:

  1、“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

  2、“我给了他一个先令(买火柴)”

  3、“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各便士”

  4、“还有7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

  学生勾画完后,我问:“先令和便士作什么用?谁能用数学算式表达上面的四个句子?”

  学生思考片刻后,立即有许多小手举了起来:“先令和便士可以买后柴,而且1先令=1个便士+4各便士+7个便士。”

  我补充归纳:先令和便士是英国货币单位,1971年前1先令等于12便士。

《小珊迪》课文中先令与便士分析(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