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十里长街送总理》 篇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总理的到来,整个城市沸腾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十里长街两旁,等待总理的到来。街道上悬挂着五星红旗,鲜花和彩带装饰着每一个角落,热闹非凡。
终于,总理的车队出现在远方。随着车队缓缓驶进,人们簇拥着走向街道边,挥舞着国旗,高喊着口号。总理微笑着向人们挥手致意,他的眼神里透露着一种亲切和温暖。
车队缓缓通过十里长街,人们不舍地目送着。总理的车子驶离后,留下了一片热烈的氛围。人们相互拥抱,互相祝福,仿佛这一刻我们都变得更加团结和和谐。
总理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视察工作,更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鼓舞和激励。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4《十里长街送总理》 篇二
今天,我有幸目睹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盛况。总理的到来,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一股热烈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无比自豪和骄傲。
在街道两旁,人们早早地就聚集在一起,等待着总理的到来。他们手持国旗,挥舞着彩带,高喊着口号,仿佛在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当总理的车队缓缓驶过,人们簇拥着走向街道边,向他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总理微笑着向人们挥手致意,他的眼神里透露着一种亲切和温暖。他的到来,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亲近和关怀,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发展奋斗的决心。
总理的车队驶离后,留下了一片热烈的氛围。人们相互拥抱,互相祝福,仿佛这一刻我们都变得更加团结和和谐。总理的到来,不仅仅是为了视察工作,更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鼓舞和激励,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
14《十里长街送总理》 篇三
14《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教学目标1、 学会12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
2、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领袖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无限悲痛,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课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段“等灵车”的场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热爱和怀念周总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紧扣语言文字,体会人们失去总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体验,所以对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灵车时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学生听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师述:刚才,我们听的这首诗,是为了怀念总理而作的。你们从课外书、网上查找到了哪些有关总理的故事,请你讲述给大家听好吗?(说说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交流:(可回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手术之后》等学过的课文,让学生讲述《周总理的睡衣》、《一束鲜花》等故事,感受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基础。)
3、教师板书: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4、师深情讲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泪水浸透了。当时,“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下了道道禁令,不许人们去悼念,不许人民缠黑纱、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总理的遗体送去火化后,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要途径长安街。一清早,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含着巨大的悲痛迎送总理的灵车。
下面,让我们随着录音《十里长街送总理》回到令人难忘的那一天,看看这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
(二)放录音,看录像。
问:听了录音,你的心情怎样?
(三)释题:(出示课题)
1、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题的意思?(谁在干什么?)
2、“长街”指什么地方?(横贯北京东西的长安街)
3、“十里”写出什么?(街长)这么长的街都挤满了人,说明什么?(人多)这么多人来送总理,说明了什么?(总理深受人民爱戴)
(
四)学习第一段:师:人们知道总理的灵车要经过长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长安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能说明人民爱总理的词句。
2、交流: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从“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看出人多。)
(2)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三个“都”说明人们爱总理的心情是一致的,为失去总理而感到悲痛。)
(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
(这两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一点是统一的。)
C、青年夫妇呢?(板书挤下探着张望)
D、少先队呢?(板书泪痕满面扶着踮着望着)
3、你能想象—下他们当时的心理和语言吗?
4、你还读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渲染气氛,好比天也与人同哀,写出人们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长街上挤满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是有人叫他们这样做吗?(自发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
5、指导朗读。
6、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归纳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写谁?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等灵车”这一感人场面,让我们知道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完成作业上(1、2、3题)
3、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二、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第一段,进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肃穆,长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万的人缠着黑纱、佩着白花,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他们带着泪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总理灵车的到来。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人们从早上等到下午,从下午等到傍晚。夜幕开始降下来,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这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按“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的方法来学习。
(3)学生交流,边朗读边体会。
重点体会: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写人们看到总理灵车一致的举动,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无限热爱。
“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车停下,多看一眼总理。
“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浑然不觉。
(4)试着设计一道填空题,加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例如人们的身体——,眼睛———,泪水——,都是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们——;长时间的等待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