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优质3篇】

时间:2017-03-03 03:39: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篇一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探讨这座桥梁的历史、建设过程、设计理念等方面,让学生更加了解这座伟大的建筑,并培养他们对工程技术和历史文化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背景和历史意义。学生可以了解到,这座桥梁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通过这些资料的介绍,学生可以从视觉上感受到这座桥梁的雄伟壮观,激发他们对工程建设的好奇心和向往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理念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座桥梁的技术含量。学生可以了解到,南京长江大桥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长江水域的特点和通航要求,采用了独特的悬索桥结构,使得桥梁不仅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还能保证船舶的通航安全。通过这些讨论,学生可以从理论上了解到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

最后,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感受南京长江大桥的气势和美丽。学生可以观察桥梁的结构布局、桥面的车流情况,还可以欣赏长江的壮丽风景,深刻感受到这座桥梁对南京城市发展和长江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设计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工程技术和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篇二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它见证了中国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发展的壮丽历程。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座桥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培养他们对城市建设和工程技术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了解到,这座桥梁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梁,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到这座桥梁的价值和地位,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构造和工程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展览资料,了解到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建设过程,深入了解到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实物展示,学生可以从视觉上感受到这座桥梁的雄伟壮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让他们深入探讨南京长江大桥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座桥梁的价值和作用,探讨桥梁在城市交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讨论和研究,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和研究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培养他们对城市建设和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篇三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南京在什么地方?你到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你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介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连贯。同时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想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正音、正读。

  (2)回答: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事。)

   ②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了从远处看长江大桥,后写了在桥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后写了“我”的感受。)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4)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概括。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回答。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议论——引导。

  (7句话:①时间、地点;②天气;③大桥壮丽;④桥墩;⑤正桥连接着引桥;⑥大桥分两层;⑦公路上行人车辆多。)

  议论每句话的意思,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有关词语,再结合词语理解句子;对两个比喻句,要着重引导理解。万里碧空: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形容天气非常晴朗。明媚:鲜明可爱。

  显得:表现出。

  壮丽:雄壮而美丽。

  稳稳地:结合插图理解,说明桥墩的巨大、坚固。仿佛……巨龙……:结合插图引导想象,体会大桥宏伟的气势。

---------------------------

  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运行。

  穿梭似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形容来往行人车辆很多。

  5.默读课文,思考:这7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6.议论——引导——练习。

  (1)议论7句话的顺序。(先写参观的时间、地点、天气,再总写大桥的壮丽,接着从下到上写桥墩、正桥与引桥、下层与上层、公路上。)

  (2)引导的重点是第3句与以后各句的关系(总分)。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7.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议论。

  (3)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从远处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十分壮丽。

  四、练习。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背诵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的大意。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回答。

  (3)课文中写“我”的观察点是一处吗?请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我”在走近正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5)议论——引导。

    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红旗、玉兰花灯柱,联系插图让学生认识;对比喻句要认真引导理解。

    挺立、耸立: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直”,后者侧重于“高”。

    检阅:高级首长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的仪式。

  (6)你从这几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桥雄伟壮观。)

  (7)这几个句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照“我”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

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

《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