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教育名言(精简3篇)

时间:2017-01-07 07:37: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篇一

叶圣陶,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们推崇。他的许多名言都成为教育界的经典,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叶圣陶的一些教育名言,以及它们给我们的启示。

1.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技能的简单堆砌。”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教育的灵魂。”叶圣陶强调教育需要有爱的温暖,只有用心去爱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成长。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 “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4.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心与心的对话。”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师生之间真诚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5.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内心的热情和激情。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叶圣陶的这些教育名言,无一不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启示着教育工作者,也为学生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希望我们能够深入领会叶圣陶的教育理念,努力将其付诸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篇二

叶圣陶,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名言都被人们传颂,并成为教育界的经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叶圣陶的一些教育名言,以及它们给我们的启示。

1.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是机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人才。

2.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一门高尚的事业,需要教师用心去爱学生,用情去感染学生,用智慧去引导学生。只有教师具备高尚情操和专业素养,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

3.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启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叶圣陶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4. “教育是一种播种,等待花开的时刻。”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耐心的等待,需要教师用心去栽培学生,等待他们慢慢成长。教育是一种温暖的关怀,需要教师用爱去滋养学生,等待他们绽放自己的光芒。

5. “教育是一种传承,需要学生继续发扬光大。”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一种传承,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传承和发扬教育的光荣传统。学生应该珍惜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叶圣陶的这些教育名言,无一不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他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希望我们能够深入领会叶圣陶的教育理念,将其付诸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篇三

  27.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育“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28.语文教学过程中认真地把握好三个阶段,即“预习—讨论—历练”;其中“预习”在课前完成,“讨论”以课内为主,“历练”则以课外为主。

  29.“逐句讲解”的教法却只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瓶子或袋子,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得靠老师来讲解,来灌输。这种方法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学生看;老师写,学生抄”,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0.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使学生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31.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总之,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

  32.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

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33.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34.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35.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

  36.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

  37.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38.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39.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

  40.情感与思想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而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

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实。……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

  41.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善于说,一方面要使他善于听。读和写呢?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这四个字连起来。……在现在的时代,听、说、读、写非连起来不可了!

  42.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活动的使用频率,得到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43.儿童时期如不经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可宝贵的锁钥。

  44.凡是带点儿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别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想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样来。

  45.国文教师的任务,一般人不大肯想,只觉得茫无涯岸;其实也很明白,只要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阅读,能够写作,就可以俯仰无愧了。这里说的阅读也包括听,即用耳朵来阅读;写作也包括说,即用嘴巴来写作。

  46.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

  47.叶圣陶专门撰文指出,有七种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一种教师以为教学国文就是把文字一句一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的文言翻作口头语言。第二种教师喜欢发挥,他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几个词或几句话而推广到与本篇文字毫无关系的限度以外。第三种教师把学生的一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的肩膀上。第四种教师喜欢称赞选文,未讲之前先来一阵称赞,讲过之后又是一阵称赞,用的大多为“好”、“美”之类的形容词语。第五种教师喜欢出既难又深的议论题目让学生作文,学生自己无话可写,只得把听来的看来的话复述一遍。第六种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大动干戈,整段钩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或者在钩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一些文字。第七种教师则在学生作文每行句子下面不停地打圈,表示眼光并未在任何地方跳过,篇末还会加上诸如“清顺”、“意不完足”之类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语。

  48.语文老师要加强进修,边教边学,以身作则,自觉觉人。最要紧的是自己能读能作,不至于读而不懂,作而不通。

  49.教师讲了一大堆有道理的`话,可是他的实际生活并不那样,他的话就不会对学生起多大的作用。或者讲了什么是不好的,可是他的实际生活里就有那种不好的成分,那就会给学生很坏的影响。

  50.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像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种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利便的,要推写作。

  5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

  52.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语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53.语文教学需采用启发诱导,温故知新,阅读与写作,精读与略读,经师与人师等相互结合的方法和原则。

  54.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语文课本。

  55.学生在课内“精读”的基础上,课外要进行大量的“略读”和“自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

  56.语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这些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责任全在教师身上;而且所谓养成,培植,训练,不仅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必须个个学生都受到了养成,培植,训练,才算达到了目标。

  57.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见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见粗劣的瓦砾。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58.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诸种心理能力中,想像力仅开发利用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59.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60.优良的文风应具备“三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