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腰鼓表演的句子 篇一
在灯光的照耀下,腰鼓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鼓棒,整齐划一地敲击着腰鼓,发出有力的节奏声。
每一位腰鼓演员都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表演的激情和投入,仿佛整个舞台都被他们的热情所点燃。
鼓声响起,舞者们身姿矫健地旋转跳跃,配合着鼓声的节奏,展现出优美的舞姿,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世界中。
舞台上的气氛愈发热烈,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随着鼓声摇摆,仿佛被这激情四射的表演所感染,心情也跟着变得欢快起来。
腰鼓演员们的默契配合让整个表演更加精彩,他们似乎能够通过眼神和动作传递出无声的信息,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当整个表演达到高潮时,鼓声和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一场魔幻的视听盛宴,让观众们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腰鼓表演结束时,观众们掌声雷动,纷纷起立鼓掌,对演员们的精彩表现表示赞赏和敬意,整个现场充满了欢乐和喜悦的气氛。
描写腰鼓表演的句子 篇二
在舞台上,腰鼓演员们肆意挥舞着鼓棒,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强烈的节奏感,让人无法抗拒地跟随着鼓声摇摆起来。
舞者们的身姿优美而矫健,他们的动作配合着鼓声,仿佛是一群优美的精灵在舞动,将欢乐和活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鼓声响起,整个舞台仿佛成为了一个神秘的仪式场所,每一个舞者都沉浸在表演中,将自己的心灵融入到每一个动作中。
腰鼓演员们的默契配合和精湛的技艺让整个表演更加完美,他们似乎能够用音乐和舞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观众们感受到无限的魅力。
观众们被腰鼓表演所感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演员们的敬意和赞赏,他们仿佛被这场表演带到了一个神奇而充满活力的世界。
当腰鼓表演达到高潮时,整个舞台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激情,观众们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对演员们的精彩表现表示出最高的赞美。
腰鼓表演结束时,演员们面带微笑,向观众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整个现场充满了欢乐和喜悦的气氛,让人们久久难忘。
描写腰鼓表演的句子 篇三
描写腰鼓表演的句子 精选100句
1. 默读后,请生回答作者借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什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3. 知内容:的安塞腰鼓
4. 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
5.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排比和比喻,用层出不穷的美好想像和联想,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
6. 学生研读课文。
7. 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8. 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
9. 体会首尾的表达效果:课文写到这儿应该是完整具体了,可文章的开头结尾都写了“静态”的腰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0.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遗落”表现观众在这鼓点中不自觉地遗忘和放弃了一切繁杂的思绪,情不自禁地与之产生共鸣;运用比喻,形象传神。)
11. 把握文章结构。
12. 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了解比喻、排比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13. 寻美点:(根据学生发言板演)
14. 通过听读,学生已经知道了这是个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师提问这篇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是豪迈、激昂的基调。接着就请学生带着这种基调,放声、纵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提示:可从修辞、句式、字词、结构、写法等考虑。
15. 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选做,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16.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从这烧灼、威逼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觉得这几个词语能调换位置吗?(震撼、烧灼、威逼我们的不仅仅是舞蹈的场面、鼓声,更是后生们搏击的精神、顽强地与生命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出你的感觉)怎能不赞叹:好一个黄土高原,指读板书“好一个安塞腰鼓!”设计点评:应该说这部分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抓住“搏击”这个词语进行玩味,联系后生们生存的环境,再加上播放黄土高原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搏击的含义。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让学生倾诉与呐喊,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17. 小组进行交流,老师走进小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18. 走近作者。
19. 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0. 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21. 同学们读读,联系上文的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他们努力摆脱的是沉重的负担、贫困的生活追求富裕、美好的新生活三组对比的词语写出了这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只要生命还在,他们就不会停止搏击)
2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与气势。背诵课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3.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24. 知内容。
25.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修辞及短句在中的作用。
26.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画 的形成三组反义词,有何作用?
27. 文中第二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儿呢?(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好在鼓声的响亮)
28.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9. 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
30.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31. 读出这种震撼,隆隆的鼓声感染了山崖,震撼了观众,就连你们的朗读也与这鼓声、山崖、观众的心融为一体了,真不愧是“好一个安塞腰鼓!”设计点评: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读懂文字的内蕴。在设计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启发,再加上预设跟进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这憾人心弦的鼓声。
32. 寻美点。
33. 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34. 品读第六自然段。
35. 你觉得读哪些句子的时候感情最强烈,为什么?(排比、反复——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
强烈。在文中,作者通过排比和反复表现了“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36.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几个句子采用反复的修辞,使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在结构上又是层次的分界点,能使脉络清晰,同时推动情节和感情达到高潮。)
37. 知识目标:学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38. 学生自学预习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9. 整体感悟,发表见解。
40. 看这每个词语的后面都是感叹号,标点符号可是会说话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四个感叹号的?(四个感叹号表达了强烈的情感,用在这递进的词语后面,情感层层递升)
41. 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42. 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表现出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情绪,能认识到高原人民豪迈奔放的生命激情里蕴含着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
43. 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是一个___的安塞腰鼓(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44. 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语概括。(壮阔、豪放、火热。)
45. 走近安塞腰鼓。
46. 那段用的反义词最多?找出来,并谈谈它们的作用。(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雷霆万钧的能量。)
47.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用“的安塞腰鼓”对其进行评价。
48. 感受后请写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49.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是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由衷赞美,请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学法指导:读课文5~17自然段,画出描写安塞腰鼓的句子,学会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小组交流,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5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51. 明结构。
52. 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53. 布置预习:落实字词,会读会写;多读课文,试图初步了解安塞腰鼓。
54. 师简述背景:“安塞腰鼓”是西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后来,这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而这片土地上的汉子们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搏击着,20世纪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处处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刘成章先生为之怦然心动,他以安塞腰鼓为题,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55. 句式训练:每一个鼓点,都在倾诉:;,都在呐喊:;都在
56. 这篇课文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读课文了?打开课文,根据学案“自主预习”要求自学课文。(具体内容见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57. 文章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展示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多媒体显示)
58. 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
59. 明结构:好一个安塞腰鼓核心句
60.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61.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八个字组成的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62. 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63. “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这是一句总结句,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64. 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65. 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
66. 学生们采取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
67.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8. 对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
69. 仿写(可让同学按此句式仿写,并让他们互猜自己所写的事物)
70.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71. 黄土高原人的性格是怎样的?(朴实、粗犷、开朗。)
72. 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沉重响亮的鼓声强烈震撼着我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14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儿?(好在这群冒腾腾的后生们充满活力,元气淋漓)
7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74.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75.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促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76. 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读了有何感受?请你将它改写
77. 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78.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79. 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
80. 播放黄土高原画面,配上解说词:这就是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土地的黄土高原,这群土生土长的后生们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搏击着腰鼓,每一个鼓点,每一个舞姿都在倾诉着他们的心声。
81. 收集有关描写声音的文字。
8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一定有许多的猜想和疑问,说说看!
83.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84. 这是怎样的鼓声呀?作者为什么为鼓声而赞叹?(鼓声很大,整个山崖和观众的心都浸润在这鼓声里,也都变成牛皮鼓面了,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85. 文中的安塞腰鼓经历了哪三种变化?
86. 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又运用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现在请大家快读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语句,说说自己对安塞腰鼓的感受。
87.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88. 同学们听,(师范读)“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89. 急促的鼓点倾诉着他们的心声,飞扬的流苏展现着他们的希望,变幻的舞姿也是一种语言,师引读:每一个舞姿每一个舞姿每一个舞姿每一个舞姿
90. 那么这篇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9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改成“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效果有何不一样?(原句是短句,使语言铿锵,节奏急促,气势强劲;原句喻体提前,起强调作用,突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92. 反复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与生命力。
93. 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抄写生字词
95. 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96. 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97. 60周年国庆大典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喝彩,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吧。
98.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
99.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鼓声的力度。“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运用比喻,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音的效果)
100. 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