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优秀3篇】

时间:2012-05-03 06:13: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 篇一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高二上册语文学习中,常考的文言文句子有很多,它们既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常考的文言文句子,以便同学们在备考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1.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这句话是孔子的名言之一,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不断反思自己,进步自己。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距离的虚无。这句话启示我们,真正的友情是无视空间的距离,只要心心相印,相聚天涯亦可如邻。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唐代颜真卿的《颜氏家训》,强调了读书对于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使自己的写作达到神韵之境。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和气节。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生命如何蹉跎,只要心存坚定,历史将会铭记我们的英勇。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友情之深厚和真挚。这句话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因为他们的情谊胜过千言万语。

以上只是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中的几个例子,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 篇二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在高二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常考的文言文句子涉及到了不同的主题和意境,通过学习这些句子,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常考的文言文句子,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离骚》,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壮士气概。这句话启示我们,勇敢面对离别,坚定前行,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坚持到底。

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唐代杜牧的《登高》,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人的孤独之感。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孤独,要坚强勇敢,不忘初心。

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滕王阁序》,表达了对真情的珍惜和珍宝。这句话告诉我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因为真情难得。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临江仙》,表达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启示我们,要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不要被功利和虚荣所困扰,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5.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出自《阅微草堂笔记》,表达了知己之难得和珍贵。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知己难寻,一旦找到,便要倍加珍惜,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

以上只是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中的几个例子,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智慧,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愿我们在文言文的海洋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启迪自己的心灵。

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 篇三

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 精选69句

1.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2.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3. 下饮黄泉

4. 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5. 一词多义

6.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7.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8. 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9.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xxx煣xxx,xxx使……弯曲xxx)

10. 古今异义:

11. 固定格式

12. 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13. 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14. 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15. 文言句式

16.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1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18. 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19. 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20.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21.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2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3.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24. 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25.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26.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2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28.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9.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0. 通假字:

31.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2. 词类活用

33. 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34. 君子生非异也

3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6.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37.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38.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40. 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41. 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42.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3. 上食埃土

44. 古今异义

4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46.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7. 蚓无爪牙之利

48.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9.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50. 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51.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52.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53. 特殊句式

54.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55.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56.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58.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9.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60. 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61. 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62. 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63. 虽有槁暴

64. 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65. 金就砺则利

66.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67. 通假字

68. 輮以为轮

6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高二上册语文常考文言文句子【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