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重点句子(实用4篇)

时间:2013-01-07 09:42: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鸿门宴重点句子 篇一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宴会的主角是项羽和刘邦,他们是当时的两大势力,一位是楚汉之争的楚军统帅,一位是汉军的领袖。在这场宴会上,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情,以下是一些重点句子:

1. "刘邦,吾与公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幸而相见,天下之事,当共御之。" 这是项羽在宴会上对刘邦说的一句话,展现了他对刘邦的仇恨和对天下大事的重视。

2. "谁敢动者,死!" 刘邦对身边的亲信说的一句话,显示了他对自己安危的警惕和果断的决断。

3. "曹参,吾欲自刎,汝可斩之!" 这是项羽在宴会上对身边的大臣曹参说的一句话,展现了他面对失败时的果敢和决绝。

4. "天下之事,不可得而亲也。" 刘邦在宴会后对身边的亲信说的一句话,表明了他对政治事务的冷静和理性。

5. "天下大事,为我所掌控。" 这是项羽在宴会上对自己心腹的一句话,显示了他对天下形势的自信和掌控欲。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悲壮而令人唏嘘的故事,这些重点句子展现了当时政治人物的性格和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权力和生死的态度。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在含义。

鸿门宴重点句子 篇二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政治事件,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的题材。在这个宴会上,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以下是一些关键句子:

1.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明争暗斗,成为了整个楚汉之争的分水岭。" 这句话概括了鸿门宴对整个楚汉之争的重要性。

2. "项羽的野心和刘邦的谨慎,在这个宴会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这句话突显了两位主角在宴会上的性格特点和政治策略。

3. "鸿门宴后,刘邦成功登基称帝,项羽却败走荥阳,最终自刎殉国。" 这句话揭示了鸿门宴对两位主角命运的巨大影响。

4.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明争暗斗,最终导致了楚汉之争的结束和汉朝的建立。" 这句话总结了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 "鸿门宴上的种种情节,成为后人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被广泛传颂。" 这句话说明了鸿门宴作为历史事件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被提及的题材。这些关键句子展现了鸿门宴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为我们理解这段历史故事提供了重要线索。

鸿门宴重点句子 篇三

1.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

2. 通假字

3. 出自:两汉司马迁《鸿门宴》

4.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5. (2)倒装句

6.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7. 彘(彘,zhì,猪)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8. 骑:一人一马。

9. C动词使动用法

10. 重点记忆

11. 项王按剑而跽曰的跽是起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这句话出《鸿门宴》,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12.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13. 难句解析

14.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5. (3)省略句

16.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7. 项王按剑而跽曰的解释:项羽握剑挺起身而问。

18.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19. 旦日:第二天。

20. 戮力:合力

21. 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了,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22.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23. 句式解析

24. 从:使动用法,使……跟随。

25. 逃。

26.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7.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8. [整句翻译]逃走是不守信义的

29.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30. 项羽没有回答他什么,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顺便招呼樊哙(一道)出去。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召呼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你替我献给吧。”张良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输、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同持剑拿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31. 奉卮酒为寿(卮zhī,酒器)

32.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33.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34. [词句来源]鸿门宴

35.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36. 原句为:“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37.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8.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39. 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40. 拔剑切而啖之(“啖”通“啖”)

41. 鸿门宴译文

42.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3.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见的是用介词“于”表示被动,如“不拘于时”(《师说》);也有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还有的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如例(18)(19);文言中用“被”字直接表示被动的很少。

4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45. 沛公军霸上(驻军)古意即为驻军,并非名词作动词。

46. 鲰(鲰,zōu,卑微,浅陋)生说(读“shuì“劝告,劝诫)我曰

47.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48. 重要字音飨(xiǎng)士卒 美姬(jī) 鲰(zōu)生卮(zhī)酒戮(lù)力 玉玦(jué) 樊哙(kuài) 瞋(chēn)目目眦(zì) 按剑而跽(jì) 参乘(shèng) 彘( zhì)肩刀俎(zǔ

49.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50. 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平时和留侯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跟(我走)将会一被杀。”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

51. E形容词用作名词

52. 道芷阳间行(取道)

53. A名词用作动词

54.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55. 亡去不义,汉语词汇。亡去不义中的“亡”是逃跑或逃离的意思。

56.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57.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58.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59. 词性活用

60. 如:

61. 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62.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63. 亡去不义的亡的意思是逃走。

64. 亡去不义的“亡”释义-

65. 从百余骑(使……跟从)

66.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

67. (1)判断句

68.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9.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守卫在沛公身旁,竭力保护他。”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喝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杯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楚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是关中王。现在刘邦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朝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70. 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项王手持剑柄,跪直身子说。

71. 项羽当天就趁此机会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始终)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72. 不者(“不”通“否”)

73. 若入前为寿(上前)

74.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75. 由于上一段中提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一句中的“亡”是“逃亡”的意思(参照《古代汉语》2010年郭锡良版P96页),按照文中意思的连贯来看,下面的“亡”也是逃亡的意思。

76.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77. 注音释义

78.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79.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

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80. D形容词用作动词

81.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2. 古今异义

鸿门宴重点句子 篇四

1. 彘肩(彘,zhì,猪)

2.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3.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 不胜杯杓(胜shèng,杯bēi,杓sháo,杯,同“杯”。杓,同“勺”,酒器)

5. 河南:黄河以南

6.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7. 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

8. 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9.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 头发上指(向上)

11. 刘邦在鸿门宴上之所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原因是在于他善于用人,处处依靠周围的臣僚。上下团结一致、步调划一,互相辅助、互相支援,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力量;相反地,在项羽方面,本来事情的成功象探囊取物一样的容易,但是项羽却师心自用不纳善言。以致在如此严重的关头,扮演了颟顸失败的可悲角色,刘邦后来批判他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说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在说明这个道理。

12.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13.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14. B名词用状语

鸿门宴重点句子(实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