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殡葬礼仪介绍
吊唁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里。那个时候,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然后铺设好敛床,接着举行着装仪式。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把头发盘束在头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以示悲痛至极。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在民间的习俗里,人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此外,在民间殓衣忌讳用带“洋”字的布料,“洋”与“阳”谐音,因为殓衣是给去世之人穿的,也就阴间的人穿的。还有忌讳用皮毛制 作,兽皮是难得的贵物,而且其对死者无益。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
“大殓”在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其实是指收尸入棺。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取意长寿,忌讳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有无子之意。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木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
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按照民间习俗要先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再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人天堂。然后再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也就我们常说的铺金,在清代后期丧家流行用陀罗经被、如意寿枕等物,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在大敛“奉尸敛于棺”的过程中,家人及亲属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用以表现子女们的孝心。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这对于穷人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他们一般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就是放些铜钱、甚至大铜子之类。
在古人的观念中让死者尸首两分或者不完整都是不合乎礼仪的,所以 死者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这种情况在民间主要是小殓沐浴时剪下来的指甲以及死者老年时掉的牙齿都要在大敛时放人棺内。还有对于过去的太监,在其死后大殓时,也要把年轻时为“净身”而爹割下来的生殖器放入棺内,俗语日“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攀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