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读后感(通用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刺猬的优雅》读后感(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1
法国作家芭贝里笔下的“优雅刺猬”,诞生在左岸葛内乐街一栋巴黎知识分子、上流人士扎堆的豪华公寓里。
其中一位是门房老太太荷尼,她乍看之下不过是个终日沉浸于粗俗愚昧的泡沫剧、没有文化的穷寡妇,事实上却有着一般人望尘莫及的丰富学识,满脑子装的都是哲学、古典音乐、抽象画,还时常被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感动得热泪盈眶。之所以伪装自己,是由于她深信社会地位卑微的人将永远被拒于文艺殿堂之外。
另一只刺猬,是同一栋公寓的富家千金芭洛玛,她明明是个智商远高于同龄人的天才少女,却不得不整天在大人面前装笨,还计划着在十三岁生日当天自杀。她从自以为优雅的成年人身上看透了生命的荒谬与空虚,害怕自己的命运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此前我所看到的小说解读,大多围绕着两只“刺猬”对被世俗奉为精英的资产阶级的抨击和讽刺、抑或人类生命的荒谬与孤独展开。不过在我看来,《优雅的刺猬》中最关注的并非对外部世界的批判,而是“刺猬”本身的自我认同,以及”刺猬“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接触。
书中的女主角之一的荷尼曾说过这样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我没有孩子, 我不看电视, 我不信上帝, 这些都是所有人为了让人生之路能够更便捷而所走的道路。”
一个母亲将自己毕生的寄托倾注于自己的骨肉,若干年后,她的孙子接替她的儿女继续束缚着她的目光,她期待着他们给自己带来荣光和幸福的愿望充实了她短暂的一生,孩子让她永远囿于世俗的家庭概念。
一部电视机复制出成千上万装在容器里的人,把人们的目光禁锢在狭隘的空间里,不知不觉地消蚀着人类自身成就伟业的使命感,而是沉溺于他人的故事和梦境中。
还有上帝,他“能够安抚哺乳动物的恐惧心理,将我们对享乐必会终止的恐惧感减轻”。
无论是孩子、电视机,它们对于缓解人类的孤独而言都没有实质上的作用,也并没有让一个荒诞而不可理解的世界变得清晰而美好了。他们反而妨碍了人类真真切切融入现实、彼此交流建立情感关联,让我们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虚妄之中。上帝,会让我们因为畏惧失去永恒生命、想减低恐惧而习惯于重复设定一个场景,像等待戈多那样永远等待着救赎或者奇迹,永远像个千里马去等待着伯乐而不去一对一地直面人生。
回到这本书的名字《刺猬的优雅》,最初挑选这本书,被他“优雅”的名字所折服,我啃着煎饼果子躺在沙发上,以一种极其不优雅的姿势一嘴大葱香菜甜酱味的去看其中的“女贵族”,顿时煎饼果子在我口中变得卑微,我不再大口咀嚼,甚至为自己的大口咀嚼而变得羞愧万分,我开始根据这本书的格调开始细细品味煎饼果子的优雅,嗯!确实是山东大叔大婶种的大葱的朴实无华的味儿!看着看着我感到羞愧万分,于是我放弃了身边的一卷卫生纸进而用张从欧洲带回的散发着清新脱俗的地中海薰衣草味的环保可回收的原木浆纸巾来擦满是山东甜面酱的嘴,慢慢去学做一只优雅的刺猬,和这本书的女主人公相比,感到自己的知识面是何等狭隘不堪,生为一个文科出身的影视美学生,感慨自己油画画不到灵魂深处,哲学思想上不了伟人高度,佛学修为潜的毫无深度,美学仅仅是能够为梵高一幅画而哭泣却感受不到他自杀的动.....
俱为女子,我眼已垂落。于是我开始学习,武装自己,将一根根小刺立起,做了一只傲娇的小刺猬,偶尔自怨自怜,偶尔无病的呻吟,偶尔谈谈意识形态形而上,将NBA和德甲西甲抛之脑后,于是我脱俗了,成为了一朵仙女,在自己的书房里遨游,昆曲琵琶古琴尺八,哲学美学佛教禅意,电影美学建筑设计全都涉猎,将自己束之以高阁,偶尔吟诵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穹窿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琵琶心情,某天进入地铁突然从梦想照进现实,呜呼哀哉,生活还是要继续,柏拉图可以停止了。
我认为,《刺猬的优雅》是一本文艺女青年必读书。
理由之一: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标准配置的文艺女青年。什么是文艺女青年?她们是一群在精神生活上比较丰富,或者自认为比较丰富的人。也就是说,她们在精神层面强烈地把自己和周围的其它人区分开来,但是又不使用世俗的标准。她们知道,并且能够消费大部分粗人所不不知道的那部分知识、感悟和情感体验。《刺猬的优雅》中,主人公是一位孀居多年的寡妇。她没有受过完备教育,职业是卑微的门房,生活在巴黎的一栋高尚住宅的一楼。她清楚地知道,她所掌握的知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越她服务的这班社会精英。同时,她也清楚地知道,他们根本不具备敏锐的感官可以感受精神生活中较为精微深奥的那一部分。她是一位文学女青年,同时也是一位隐士。要我说,这大概是所有文艺女青年的共同自我认知。
理由之二:这本书的第二女主人公是一位标准配置的伪文艺女青年。我承认文艺女青年中的确有相当数量的人品味不凡,认知深广,但是我也不得不说,还有许多人混进了文艺女青年的队伍。作为一位文艺女青年,需要爱智、爱美,并辅之以必要的自恋。而混入队伍的这些伪文艺女青年,除了自恋之外一无所有。因此,我们得以目睹海量的无病呻吟,自怨自艾。《刺猬的优雅》中,第二女主人公是一位12岁的女孩,养尊处优之余,努力追求更为深刻的思想。由于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她决定在13岁生日到来之时自杀,同时纵火烧毁整栋公寓。恕我直言,无论是正牌文艺女青年,还是伪文艺女青年,她们共性的毛病都在于:所有的认知和感悟,大部分来源于书本上的自我领悟,并且形成自循环,却罕有来源于生活本身的顿悟,犹如为镜子中的影像而泣下,却根本不愿意触摸一下对应的实体。
理由之三:这本书没有写成一部武侠小说,没有把重点放在戏剧性的场面上。比如隐居的大侠被一帮庸人所轻视侮辱,大难到来之时,大侠挺身而出,迎风一刀,惊艳一抢,众人于是摄服。《刺猬的优雅》用日记体的方式,由两位女主人公轮流写出她们的所思所感,把焦点放在了人和人的沟通上。它的主题相信是一切文艺女青年所喜爱的:假设你是世界上最后且唯一的一只恐龙,世界上另一只最后且唯一的恐龙是如何凭借蛛丝马迹把你从茫茫人海中找寻出来,然后用一种让人感觉舒适、默契的方法慢慢接近你的心灵,使得你褪去伪装,重新感受到来自现实世界中的理解和温暖?我觉得这是一切文学女青年之梦,无论当下自己如何被误解、排斥和贬损,确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只这样的恐龙存在,是继续在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上活下去,且继续怒放的唯一理由。事实上,如果没有合乎心意的沟通方式,那么宁可没有任何沟通。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2
上个月突然想看电影,于是就现在豆瓣里看简介找了一些,其中一部就是法国文艺片《刺猬的优雅》,和室友一起看的。不过她没看懂,还问我“勒妮还有一个什么身份氨,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看不懂文艺片的她解释这种含义,我就告诉她勒妮最后死了(她并没有坚持看到结尾)。而我实在喜欢这个片子,发现它是由小说改编后,我就立即去书店找到那本书买了回去。
果然,大部分有电影版本的小说比电影更能让人看的全面。我非常喜欢小说,更胜电影。小说里有更多心理描写。我是倾向写小说的读后感。
三个主要角色在我看来都是同一类别(优雅的思想者)的人,天才儿童帕洛玛和门房勒妮在他人是异常的、“带刺的”,而格郎则是“不带刺”的、在世俗人眼中也优秀的。格朗发现了她们不为常人理解的思想者的优雅,也“揭穿”了她们的“刺猬式伪装”。不,更准确的说,帕洛玛并没有怎么伪装,伪装成“刺猬”的是勒妮。
情节我不想说什么,我想既然这是读后感就不必要让情节介绍占太多篇幅。
在小说里我看清了电影里没详细说明的勒妮对她的好友曼努埃拉的感觉。
“……是的,我喜欢曼努埃拉,与她情同姐妹,但我却不能与她分享我那不适宜的和不为人知的生活所纠结的那份情感和不安。”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很是震撼,这完全就是我对我一些朋友的感情,只是后半句换成“那不适宜和不为人理解的敏感和孤独”。她是我最最重视的朋友,然而我的知己是余某某。正如格朗给勒妮的“这种互相理解和绝对安全的”感觉是曼努埃拉所给不了的。
在小说里我更觉得帕洛玛不止是儿童,而是天才。如豆瓣某个文里说的,这是“最不为人理解”的“思想天才者”——是啊,“如果是谈钢琴之类的天赋倒好”,但偏是思想天赋,几乎注定了不被理解。
所以我不怎么赞成另个文里说“儿童通常能看到大人所看不到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帕洛玛这个角色为什么要是天才儿童而非普通儿童呢。但由此我似乎觉得作者也有“儿童都具有天才特质(注重精神性)”的观点。不过总之,帕洛玛是天才。
说到思想天才与一般人的不同和优势,小说里帕洛玛部分有答复。
“……我厌烦这种虚假的自视清醒的‘成熟’。其实,他们会像其他小孩子一样,不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强忍着扮演硬汉,其实心里难过得想哭。”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夺走孩童时期的美好时光,但是成人以后却能获得大把的光阴——而且至少,我们会免去一种创伤,身处金鱼缸之中的创伤。”
是的,普通成人其实没有思想天才在灵魂上成熟,他们所谓的成熟不过是面对人情世故的“正确反应”,而不是面对人生、自我的坚定泰然。当然这里并没有表达“正确反应毫无必要”的意思。我觉得这是一种“先爬上高峰的人看着许多人上不来、不敢上来、懒得上来却又渴望”的轻微讽刺的感觉。也许有人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有所悟”,这时他们也意识到浪费了很多时间去纠结,可是没法啊,已经老了。而反过来,那些灵魂早熟的思想天才们虽然更早感觉纠结与痛苦,但是他们节省了很多迷茫犹豫的时间。
……综上,我对这本小说主要理解是,它讲述了思想天才的不为世人理解的“思想者的优雅”。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3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关于一场不可思议的友情。
巴黎高级住宅区内,没有人会注意到五十四岁的矮胖门房太太荷妮,其实是个博学多闻深藏不露的思想家。虽然她从没上过学,但密室里的满屋藏书已填满她的灵魂深处。别人以为她一贫如洗,可她的心灵却无比富足。出身富裕家庭的十一岁天才少女芭洛玛,在家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怪咖,不爱说话,只爱喃喃自语,拿着摄影机到处拍摄。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人却有一个共通点:她们都有着不被看见的孤独感。人们只知道荷妮像只不起眼的刺猬,却看不见她优雅的内心深处;家人只看见芭洛玛的古灵精怪,却无法理解她对“活着”这件事的深层困惑。
也许,我们都太习惯“格式化”地看待一个人了。门房要有门房的样子(不爱念书,成天看没营养的电视,其貌不扬,言语粗鄙,外加脾气暴躁);十一岁女孩要有小女孩的样子(个性天真活泼,不会想东想西,快快乐乐长大)。所以,当门房变成气质优雅、嗜书如命的思想家,当十一岁女孩变成语出惊人、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她们的与众不同和人们对她们的认知格格不入。我们活在一个重视表象的世界,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看起来的样子”,活得好与坏似乎也有个既定模式。所谓“孤独”是因为:你不那么想,但却寂寞地发现没有人和你一样,没有人真正明了你眼中所看见的美好,也没有人真心理解你内心的深邃。你是你,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在乎,在人与人往来频繁的世界,内心深处却空无一人,这才是孤独的缘由。
当一向习惯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荷妮在芭洛玛面前失控大哭时,我也跟着红了眼眶。她是别人眼中平凡庸俗的门房,却有着如女贵族般深邃优雅的内心世界,她心中不时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情绪:既骄傲又自卑,既渴望又抗拒。她虽极力隐藏自己的独特,却又渴望有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小小的芭洛玛没多说什么,只是靠近荷妮,给她一个深深的拥抱,那个拥抱是真心的了解,更是力量的给予。
这世上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人往往因不被人了解而深感孤独,但唯一的解药还是在“人”身上。我想,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世界:当我们的身边完全被不了解的人包围时,不一定要像在鱼缸里坐困愁城的金鱼,有时不妨冒一点险,即便被冲入未知的世界,只要那个地方有水,希望就会源源不绝,原以为会一成不变的人生,或许就能活出另一种可能。重点是:你得好好活着,改变才有意义。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就像书中的忘年之交:荷妮与芭洛玛。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4
《刺猬的优雅》中,门房荷尼和十二岁的天才儿童芭洛玛的叙述,加上一栋巴黎左岸的高级公寓,构成了作者妙莉叶?芭贝里书写孤独的场景。故事第一章第一节《散播欲望者》以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带出了一个小学毕业、出生于低下阶层的门房-荷尼的秘密。
为什么一个门房会说出马克思的著作呢?读者从故事的第二节〈艺术之神奇〉中可以看出,门房被那些住在高级公寓的中产阶层(甚至是我们)想象为态度不雅,成天看电视,煮一些气味浓烈的食物,身边有一个肥猫呼呼大睡的形象。于是,做了这栋公寓二十七年门房的荷尼为了符合这些中产阶层的想象,刻意把自己包装为这样一个具有“典型形象”的门房。
然而荷尼的内心,其实是一位会为《魂断威尼斯》而感动莫名,懂得欣赏小津安二郎电影每一个细节,闲时思考胡塞尔与康德,喜欢文学与静物画,内心充满种种细腻情感的人。这就是对旁人诸多防备,外表一个刺猬的门房荷尼,其内心的优雅之处。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高级公寓的其中一位住客-十二岁的天才儿童芭洛玛。她不满家人的虚伪,认为生命、世界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决定在十三岁生日当天烧毁自己的家,然后自杀。可是在十三岁来临之前,她在老师与父母面前都扮演一个聪明而奇怪的小孩子的形象,而且写两本日记簿-“世界动态日记”和“深刻思考”。
一个本是博学多才的女性,一个本是对世界诸多批判的天才儿童,为甚么要选择隐藏自己,并刻意令自己符合其它人的想象呢?这就是这本书其中一个有趣的设置。一般在书写工业社会人的异化、或阶级对立的作品中,主角的处境往往会被描绘为单向地被充满偏见、权力架构分明的社会压迫,并无力反抗的惨况。然而这本书却不是如此。
荷尼和芭洛玛虽然生活在充满偏见的地方,但她们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能动性,反而将艺术,包括文学、哲学、美学、音乐等,作为自己的武器,并自愿选择披上一层保护色,透过内心独白冷然地嘲笑、批判这个尘俗世界,和当中种种虚伪、造作的人。所以越仔细窥探荷尼与芭洛玛细腻的内心,越明白她们与世界的空隙,及艺术对她们的意义。她们处境的孤独与她们内心的烦喧,交错出种种艺术与现实的对话。
这本书精彩的地方除了某些具有深意的情节安排外,作者借着故事人物对社会架构、文学、美学、历史等各种艺术、美丽事物的评论,也引人入胜。作者自己在一个访问中也说,有些读者喜欢哲学的部分胜于情感的部分,令她十分惊喜。这就是欧洲作者的深刻之处,因为读者看一本书的时候,其实正是看着一个作家思考的轨迹。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5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便深深地被这个题目所吸引,所以果断买了一本,闲暇之余细细品读。
小说的主人公勒妮,从外表上看是一个年老丑陋的门房,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确是一片葱茏的绿洲,她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丰富学识,满脑子装的是哲学、古典音乐以及各种画派。
仍记得那个日本人小津格郎在勒妮访问他家时问的那句话:“一个读托尔斯泰的书,听莫扎特音乐的门房?”从他这句话中,可以读出他对勒妮是一门房这一事实?感到难以置信。
是啊,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门房是那种文化程度低,粗俗的形象,可文中的勒妮却全然不是这样,她是一个珍惜生活,热爱生命的门房。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像刺猬一样,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这个形象在芭贝里笔下如此鲜活,如此独特,以至于触碰了我久未被感动的心。它撩拨着我的心弦,激励我在优雅的道路上前行。
女人,可以没有倾城的容貌,可以没有姣好的身材?,亦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室,但一定不能没有充盈的内心。
把握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一步步地攀登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使自己的每一步都成为片刻永恒!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6
读完了《刺猬的优雅》,就逼着自己写个读后感,可几次抬笔,几次又放下,不知道写什么,但还跟自己死磕,觉得你这么久除了教课书以为没读别的啥书,这回好不容易读了本,不该写点什么吗?可能是自己的感触变迟钝了,可能是概括能力退化了,最终总结不出个所以然,我觉得自己读个什么都想挖掘出个中心思想的毛病多半是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里落下的。
可事实确实是我特别容易“无感”。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当下可能某些片段会引起我轻微的共鸣,但整体结束后,却似乎没产生多强的回响,没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只求不要有“我的时间真是浪费了”的感觉就好。我觉得自己一味逼自己总结,是为了说服自己,我花时间读了这书是有收获的,我读的过程中是有思考的。但事实不一定是这样。我期待着翻开的每一本书都给我醍醐灌顶之感,将我的精神层次瞬间提升,这很功利,也不现实。所以转念一想,产生“无感”也实属正常。有那么几个视角让我觉着新鲜,有那么一两个片段让我感动,都算是收获了。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大部分人的作用,也只是为大脑提供缓冲罢了。
这本书我读的很快,一小篇一小篇的结构,读起来很轻松,节奏很好。有些许片段让我觉得挺有意思。
其中富人家的小女孩帕洛玛,厌恶资产阶级父母和姐姐的可耻的空虚,以及腐败的阶级观念。她的存在就是以强烈的形式打击他们,做坚硬的抵抗。却因围棋而受到启迪,改变自己的信条。“对于国际象棋,必须灭掉别人才能取胜,对于围棋,必须构建才能谋得生存。这是一个平衡的微妙游戏,一方面得到利益,另一方面却不要打垮对手。归根结底,生与死只是构建的好与坏的结果。于是,我将停止打垮,摧毁,我会开始构建。”
对于推门与滑门的美学比较也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书中说“没有什么比打开一扇门更丑陋的了。如果在这个门所在的房间看的话,这扇门像极了一条断裂带,或又像是外省的破坏空间整体感的障碍物。如果在隔壁房间里看的话,这扇门便像是形成了一个洼地。滑门,避免了障碍,美化了空间,不仅没有改变空间的平衡,而且使空间发生了变形。当滑门被拉开时,两个空间相互沟通,互不冒犯。当滑门被关上时,每个空间又恢复完整。此种分割和汇聚都无需僭越。”读这段的时候,让我产生一种感受,我仿佛看到开门的那个刹那,我的脸、发,我面前的空间与身后的空间,都呈现出类似被黑洞吸入时的拉伸扭曲感。
其他还有些片段也给我留下了特殊的印象。病重的吕西安选择在电影院与妻子勒尼共同欣赏一部电影来做最后的告别,为了让他们最后的共同记忆停留在幸福的感觉中。勒尼在拜访小津先生家使用洗手间的片段也非常诙谐,在崇拜的人的面前,反复措辞,只为优雅的表达对洗手间所在的询问,方便后慎重的选择冲水量,被冲水按钮所启动的《安魂曲》吓得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弄坏了小津先生家的洗手间。
但中文译本还是不可避免的在字句上让人觉得有些别扭,就像加工过的食品,内容概要基本得到了保留,但词句上单纯的语言美还是遗憾的流逝掉了。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7
你知道么?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看完此书后,吃了个番茄,对着墙打了十来分钟的乒乓球后,才稍稍安静下来,决定写写我的读后感。也许表达的不是非常好,能记录多少是多少吧。
《刺猬的优雅》,刚开始是觉得自己应该会喜欢才狗急一样的去买来,说实话,开头的几个篇幅没有吸引我,写的没有什么连贯性,是小说,更像随笔,且里面的人物给我感觉很乱,谁跟谁什么关系都稀里糊涂。心里还嘀咕着是不是又买了一本需要搁浅的书?(因为我已经买了好几很赞但本目前看不懂,看不进去的书)后来,坚持着看了几个篇幅,人物关系有些明了了,但文字的深层意思无法理解,只是觉得很美,仅仅凭着这一点,我又继续看着。
不过书中一个十二岁半的90后的小丫头,身处有钱有权的富贵家庭,准备在十三岁生日的时候自杀,并纵火烧自己的公寓,来惩罚她厌恶的家人(她的爸妈还有姐姐)也是让我好奇并继续阅读的欲望。她天资聪明,思想敏锐,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讨厌她的家庭环境,喜欢茶品和漫画,排斥报纸和咖啡,她在准备死前写的一系列深刻思想和世界运动日志,让我很好奇,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怎么会有这样的“深刻思想”语言有些诙谐幽默,看着有时候忍不住捂嘴偷笑。她也是一个刺猬,全身长着刺,外表冷漠,不喜欢跟人讲话,家里人都以为她有什么精神上疾病,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而有谁会发现她明锐的洞察力呢?是勒妮,她被勒妮称为“人类本性的判官”
现在开始讲小说的主人公——勒妮,她是一个“刻苦求知、心地善良、爱憎分明、言行优雅、酷爱艺术的房门”,书中描写的勒妮是外表年老、丑陋,并且故意在人们面前显示出一种邋遢无知的样子,极力去伪装自己符合人们心目中固有的房门形象。她是一个刺猬,有着刺猬的优雅“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但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猬一样细腻,刺猬是一种伪装成懒洋洋样子的小动物,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后来,公寓的5楼住进了一个日本人——小津格朗,如勒妮所说“他有着年轻人的人情和天真,又有着智者的胸怀和友善”,他的到来,切实软化了两只刺猬的刺,那小丫头发现了生活之美,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准备自杀。而勒妮,也卸下她的盔甲,不再刻意伪装自己去迎合所谓的房门形象。小津第一眼见到勒妮的时候(就算勒妮极力的掩饰自己的优雅与才华)就感觉勒妮不一般。最初小津跟那小丫头秘密决定悄悄送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给她来试探她确实是否与众不同,之后是三次的约会,一次是邀请勒妮到他家里去共度晚餐,一次是一起在他家和下午茶,看电影,最后一次是邀请他一起到高档餐厅共度晚餐庆祝他的生日,最后一次邀请原本勒妮是拒绝的,因为她的姐姐的死给她很大的压力,她姐姐被富家公子勾引并最终抛弃他,从此便一蹶不振而后伤心死去,从此勒妮为了不死在那些人手里,尽量与富人保持距离便成了她的谋生之道。但最后在小丫头的批判下,她决定接受邀请。要知道,他们的约会是多么让人羡慕啊,两人是心有灵犀,不敢相信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竟然会有如此相似的爱好和思维方式,他们约会的方式与地点是那么高雅与具有格调。(这里算是高潮了吧,看的时候时不时放下书,不想继续看,又很想继续看,内心似乎有一股气憋着,特难受)
高潮之后,是尾声了,这里我哭了,真想像阅读《兄弟》一样,放下书,哭一场再说。勒妮死了。美好似乎刚刚快要开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本书,极力推荐。呵呵,我想我还要再看个两遍才能更体会其中的意义吧。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8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便深深地被这个题目所吸引,所以果断买了一本,闲暇之余细细品读。
小说的主人公勒妮,从外表上看是一个年老丑陋的门房,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确是一片葱茏的绿洲,她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丰富学识,满脑子装的是哲学、古典音乐以及各种画派。
仍记得那个日本人小津格郎在勒妮访问他家时问的那句话:“一个读托尔斯泰的书,听莫扎特音乐的门房?”从他这句话中,可以读出他对勒妮是一门房这一事实?感到难以置信。
是啊,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门房是那种文化程度低,粗俗的形象,可文中的勒妮却全然不是这样,她是一个珍惜生活,热爱生命的门房。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像刺猬一样,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这个形象在芭贝里笔下如此鲜活,如此独特,以至于触碰了我久未被感动的心。它撩拨着我的心弦,激励我在优雅的道路上前行。
女人,可以没有倾城的容貌,可以没有姣好的身材?,亦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室,但一定不能没有充盈的内心。
把握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一步步地攀登自己心中的珠穆朗玛峰,使自己的每一步都成为片刻永恒!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9
读完书已经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只觉得必须要写点什么,才能让心情平复下来。
说实话,在小津先生没出现之前,阅读的过程是无趣的,我甚至很赞同某篇书评所说的,整本书都是矫揉造作,但从小津先生登台开始,我的阅读体验变发生了改观。
阅读勒妮和帕洛玛的独白,是无趣却有意思的。一方面,你必须要站到她们的角度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关于运动,关于文学,关于美,关于艺术。而这些问题并不像明天中午吃什么那样简单明了。语言的艺术永远严谨且无处不在,也许米歇尔太太看到此刻我混乱的标点符号亦会觉得生气吧。
故事的情节,在我看来是从小津先生登场之后才算开始。作为俄语专业出身的我,却从未阅读过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跟勒妮比起来,我真的应该感到汗颜。也许我也很少真的让自己沉浸到某一部作品里去,去真的爱上作品中所展现的世界。勒妮爱列夫托尔斯泰,她听音乐,赏花。作为那个时代下的底层人民来说,这样的兴趣爱好的确离经叛道。最初我是不理解,为什么勒妮要隐藏真实的自己。到阅读完全书,我仍是不大能够理解,但依稀觉得,是因为没有一个人真的能够理解她吧,这种方式,是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习惯设定的,如此一来,隐藏了真实的自我,反而落得一片清净。
帕洛玛关于世界运动的日志其实大部分我都并不是很理解。也是运动这个课题,不论从物理角度,还是从哲学角度,对于我来说都是困难的。
我想,幸好我只是比身边的同龄人成熟一些些,离帕洛玛的层次还差得很远,所以我还是能够,非常容易的找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如此一来,不浑浑噩噩的活着,也不看破红尘,洞悉万物存在之理那般超然的无趣的活着。我在这中间,找到一个自认为合适的点,积极的生活着。
我想我最终也能找到诸如小津先生,曼努埃拉那样的朋友,他们能够知道我在想什么,并懂我;
我想我最终也能找到山茶花那样的物品,让我无时无刻感受到幸福。
故事的结尾,的确精彩。出乎我的意料。
当你死亡时,你必须知道你在做什么。其实我并不愿意米歇尔太太就这么死去,在她准备开始重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这又是一部匆匆开始,匆匆收尾的爱情小说。结局算是继小津先生之后的又一惊喜吧。
若不是答应将这本书送给素未谋面的朋友,我大概又会将这样一本好书,束之高阁。
如果有机会和精力,我倒是很乐意将勒妮女士在书中所提到的一切一一品味一番。让我也感受一下一个五十多岁的文艺老太太丰富的精神世界。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10
从外面看,满身都是刺,但里面有着刺猬一样的柔软。
书中不乏心灵鸡汤式的感慨,但是不可否认,角色在完成自我救赎后,还是让我的心为之一震。
因为不愿意受伤害而选择遁世的勒妮,在最后一刻挺身赴死,是一种救赎;因为格格不入而选择自杀的帕洛玛,最终决定发现曾经中的永远,是一种救赎。他们都因为别人实现了自我突破与成长,而这个别人,就是勒妮最后久久放不下的朋友们,甚至是陪伴她十年之久的列夫。
我们都在时光的走廊里大步流星地走着,也愿能成为他人的别人。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11
actually,这是第一本我心里暗暗决定要看第二遍的书。虽然这并不是第一本我认为值得看第二遍的书,很多书我都认为值得看第二遍,或者说值得看很多遍,但是每次我这么认为的时候,心里同时觉得我一定不会看第二遍的,因为我实在不是一个有耐心细细咀嚼的人。红楼梦除外,红楼梦我真是看了很多遍,虽然只是小时候买的注音读本,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虽然看过以后除了某些章节基本不记得。而且对里面过多的诗句实在缺乏耐心,好像都是直接跳过去的,中学的时候为了应付写作文和语文考试,还背过葬花来着,只是记忆力对葬花好像不好使。可惜的是我的注音读本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这几年几乎没看过。同时一起买的四大名著的另外几本早就不知道葬身何处。
看这本书的感觉有点类似苏菲的世界,但是稍微要好。虽然说苏菲的世界是哲学的入门读物,遗憾的是我并不能看懂。早些时候我还认为自己对哲学很感兴趣,但自从看不进去纯理性批判以后,我彻底认为我高估了自己,把哲学请出了我的兴趣爱好清单,前几天一个弟弟打电话说让我给他推荐几本有关哲学类的书,这是问得我哑口无言。但是这本书比苏菲的世界感觉要好,因为里面有情节穿起来。东野圭吾的书看多了以后,对日本社会的阴暗面愈感清晰,所以对书中主人公对日本的美好情感感到有些不可理解,也许是我没看过小津导演的电影。对于勒妮,我是喜欢的,我喜欢低调的人,她的死来得太突然,刚开始不能接受,但是后来又觉得这何尝不是她最好的归宿,对于一个一生都比较灰暗的人,对于一个躲在自己的世界怡然自得的人,太幸福太美好的生活显得那么遥远,当它真正来到面前的时候反而显得没有安全感和真实感,只适合于远观。对于小主人公,我不认为一个12岁的小孩具有如此深刻的思维,但是谁也没法理解小孩的世界,也许人们出生以后一直在退化也说不定。不过可能借小孩的口来说话会方便一些。文中很多主人公的独白和思维过程都值得细细品尝,遗憾的是,由于达不到勒妮的文学素养和本身的愚钝,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思维过程的美妙,也许看第二遍的时候会好些。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12
“孩子们都相信成年人的话,而当自己步入成人社会后,他们为了报复大人们的欺骗而继续自己的孩子。”
“人们相信追逐繁星会有回报,而最终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般了结残生。”
“聪明头脑能使成功的滋味变得苦涩,而平庸才会让人生充满希望。”
“'想吃核桃,先要铺上桌布。'曼努埃拉说着从她的旧提包里拿出一个浅色木质小盒,胭脂红绸缎螺纹状花边点缀其中。小盒里装的是杏仁饼干,而我则煮了一壶只用来闻香气的咖啡,我们俩一边细品绿茶,一边咀嚼饼干。”
“'政治,'她对我说道,'不过是小富人们不借给其他人的玩具罢了。'”
“面对所有事物本身,有人能同时拥有天赋,并能同时很盲目么?”
“第一次因饥渴留下的伤痕既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启迪。”
“勒妮。那是在叫我。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我说话时叫着我的名字。我的父母都是用手势或咆哮来跟我交流,这位女子叫着我的名字 和我一起进入我未曾体会过的亲密感。”
“如果要有认知能力,至少应该有一个名字。”
“因此,被比喻为卷毛狗的门房夫妇似乎失去了对爱情与希望这类激情的不懈追求,像卷毛狗图腾形象一样一生都是丑陋、愚蠢、服从和夸张。”
“人们宽恕没女的一切,哪怕是庸俗。智慧是大自然赋予穷孩子们的一种重新平衡,对于丑人来说,智慧并不是合适的补偿品。”
“我想要的是一个忠诚的妻子,一个善良的妻子,一个好母亲,和一个出色的持家主妇。我想要的是一个性格温和而又忠实可靠的伴侣,一个能一生一世陪伴我左右,能够时刻支持我,未来能与我白头偕老的女人。作为回报,我会给你一个工作认真的丈夫、一个安逸的家和一些适时的温柔。我不是一个坏人,而且,我也会尽量做个好丈夫。”
“明白人类成熟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人一开始只是求生存,然后又在一天晚上偶然体会到一种享乐的愉悦感,所有因这种欲望而带来的虚荣心随即而至,它使得人类对单纯而高尚的东西不再抱有最初的向往。再多说亦无用,在这个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世界上万物都在缓慢地、惊人地衰退,尽管如此,当人们体会到这种愉悦感和艺术的极度美丽时,才会明白感官是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快感的。”
“会做事的做事,不会做事的教书,不会教书的教教书的人,而不会教教书的人就搞政治吧。”
“人类是生活在由弱者统治的世界。这是对我们动物本性的一种侮辱、一种倒错,以及一种深刻的背离。”
“饶有兴趣的是,它的女主人想要把它变成一位绅士,它却固执地非要做条狗。”
“在这之前,知识分子只会从早到晚沉溺在高等教育中,而如今却能诸多思想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由此,真假文化的界限被无可救药地弄乱了。”
“我们带着忧郁和希望的复杂心情来照看植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我们害怕发生意外,但同时,做应该做的事情,并因能够尽到抚养者的责任而感到满意:我们感到放心,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处在安全当中。妈妈就是这样看待人生:一系列驱魔的动作,跟喷洒水一样没有效果,却给人带来了这片刻的安全。”
“如果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不安全感的话,如果我们开始共同经历我们的内心,以便告诉自己,四季豆和维C,即使可以哺育生灵,却也照样不能拯救生命,更不能净化灵魂,这样的话,可能会好过些吧。”
“转瞬即逝但坚强有力的片刻永恒,使时间变得这般丰富多彩。”
“那么,还是喝一杯茶吧。”
《刺猬的优雅》读后感 篇13
这书我从高中到现在大概六年间读了大约三遍。
应该说称之为思辩集更为恰当。虽然法国人讲故事从来不按套路来,但此书的情节实在糟糕,以致到后来我就直接跳过了。
在哲学思辩方面有启迪作用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启迪终究是启迪,系统地学习哲学依然是庞大的工程。
有些地方不知道是否翻译问题,有点儿可笑,例如勒妮描写自己“我对他非常美地一笑”,先不去谈论中文是否有用美去修饰自己的笑这一说法,但从书里勒妮对自己的定位,就觉得这里真是非常的突兀。
再有后来格朗和勒妮吃饭时格朗反复说的那句“您不是您的姐姐”,我也是一直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看短评有一些激动的评论,认为勒妮作为一个如此有文化素养的人,不该这般孤芳自赏,对自己的外貌感到如此的自卑,又或是一个听莫扎特的门房一点儿都不值得惊讶。
放下艺术为了对比所用的夸张手法不说,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问到“为什么喜欢心理学,哲学的人往往在境界上显得深邃,在生活中显得幼稚?”我们可以理解,或许勒妮的确在思想上如她自己所说,是百战不败的女王,但或许她依然不知道怎么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许作者想要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如我们每个人这般不完美的,矛盾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勒妮文学修养很高就忽略了这一点。
更何况书中亦有交代,勒妮对富人的厌恶心理,与她姐姐的经历有关系。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我对那些激动的言论表示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