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自信之根 篇一
《记住乡愁》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记录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镜头呈现了乡村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发观众对乡愁的思考和回忆。
首先,纪录片展示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影片中的乡村风景如画,有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同时,乡村里传统的民俗活动、手工艺品制作和传统节日庆祝等文化元素,使乡村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这些景观和文化元素的存在,不仅是乡村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纪录片揭示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和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年轻人纷纷离开乡村,追求城市的机会和生活方式,导致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影片中的一些老人,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传承着乡村的文化遗产。然而,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努力往往被忽视或者遗忘。
最后,纪录片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现代化的社会中,乡村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和回忆,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发展。只有通过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自信得以根植于内心,让乡愁成为一种力量和动力。
总之,纪录片《记住乡愁》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细腻的镜头,向观众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美丽和价值。它提醒我们珍惜乡村文化,加强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努力,使文化自信之根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
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自信之根 篇二
《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内容,引起了观众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乡村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对乡愁的回忆和思考。
纪录片中的乡村风景如画,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受。从青山绿水到田园风光,每一个镜头都让人陶醉其中,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这些美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的根和灵魂。通过纪录片的呈现,观众对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得到了提升,进而激发了对乡愁的思考和回忆。
影片中的一些老人,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传承着乡村的文化遗产。他们的故事让人动容,他们的坚守和努力让人钦佩。然而,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年轻人纷纷离开乡村,追求城市的机会和生活方式,导致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纪录片通过展现他们的故事,提醒观众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自信得以根植于内心。乡村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和身份。只有保持对乡村文化的敬畏和热爱,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根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
纪录片《记住乡愁》通过真实的记录和感人的故事,引起了观众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它唤起了人们对乡愁的回忆和思考,同时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能够让文化自信之根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让乡愁成为一种力量和动力。
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自信之根 篇三
作为一个观众,情不自禁、由衷地向《记住乡愁》纪录片的全体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敬意,
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自信之根
。自2015年开播以来,他们已经引领我们深入了百个传统村落,倾听村落中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源泉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追根问源、穿越古今,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017年伊始,《记住乡愁》第三季面世了,这一季以古镇为对象,在全国遴选了60座各具特色的古镇进行拍摄,聚焦中国古镇的地缘文化和特色建筑,将一座座古镇,一丝丝乡情用镜头语言娓娓道来,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一镇一味道,一镇一神韵”的独特之美。古镇的美,让人沉醉;古镇的情,悠远绵长;古镇的魂,厚德载物。使我们在淡淡的情绪中体会历史、自然、人文与美的凝练。
《记住乡愁》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走进生活、走进文化、走进历史、走进乡村,传递中华之道、中华之德,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感性显现,教我们如何认识传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记住乡愁》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追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共鸣,因为它勾起了我们的乡愁,勾起了我们对“家”的思念,更勾起了深蕴于我们心灵深处和集体无意识中的那份记忆,也激起我们对这片可以栖居的大地的热爱。
千姿百态的古镇唤醒了沉睡的乡愁,也唤起了我们对传统之美的共鸣。第三季用60集篇幅书写的中国古镇当中,既有小巧精致的水乡古镇群,也有粗犷大气的北方大院建筑群,有商贾大家的徽派古镇群,和朴实无华的西北古镇群,还有个性鲜明的岭南古镇群和清秀灵逸的湘黔古镇群,以及颇具民族风情的南诏古镇群和另类浪漫的西南古镇群等等,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些古镇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区域文化的缩影,更承载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特别是中国人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礼谦让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第一集《乌镇——枕水人家立志进取》,讲述了位于苏杭之间的乌镇。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乌镇,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虽然历经战乱与衰败,每次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再次突破。今天,乌镇人依旧坚持进取求变的时代精神,致力于古镇的传承与发展,
资料共享平台
《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自信之根》(https://)。于是我们看到乌镇人矢志不移地投身乌镇旅游业的保护与开发。我们看到祖上四代都从事竹编工艺的手艺人钱鑫明,为了把“竹编”这项老手艺传承下去而不断坚守、四方奔走。我们也看到拥有不服输性格的乌镇民宿房东穆穆,进取求新大胆尝试,成功地推广了乌镇民宿。乌镇,正以其勇立潮头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它在时代与历史交汇处的新生。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下,乌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镇风韵,在这里,古老戏台上唱响的是质朴的花鼓戏,一旁剧场里,则在上演一幕幕现代的话剧;街边的老店里,传统手工艺者仍在延续古老技艺,一侧的老街上展示的却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当时代和历史在古镇交汇时,带来的不是冲突,而是一种新生。乌镇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向世人昭示,它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
第十五集《安居镇——勇于担当》,讲述了大安溪河畔的安居古镇的古往今来。安居始建于隋朝,是一座因水而兴、因商而盛的码头重镇。这里有赏不完的文化符号,绕不尽的青砖石瓦,这里承载着千年的荣耀和辉煌,也迸发着新的生命与活力。安居靠水,古时滩头边的船只都只能靠人力拉船,大型货船上滩时,需要数百人同时拉纤,通力合作,担负起各自的职责,这使得“敢闯敢干、勇于担当”成为安居船工这个古老行业的生存法则。现如今,机动铁船代替了人力木船,但船工们“勇于担当”的精神,却在安居人的血脉中世代传承。
文化,是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必须依靠文化来传承意义与价值,维系信仰与态度,实施守成和变革。文化自信,是对所属文化的自我认同与肯定,是礼敬与自豪。产生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是悠久的文明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强盛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等优秀思想,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沉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凭借这种文化自信,在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中顽强地生存下来。一代代“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中国人,高扬主体意志的崇高与自由而不计行为的利害与得失,不断地集聚起改造现实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诚然,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但同时,我们也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进行甄别、这样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深刻、强大。老子说“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一方面,我们要理性认知和把握传统文化价值的多重性,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眼光,尊重包容与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在相互凝视与对话中找准自身文化的坐标,坚定信仰和追求。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唤醒我们回望的乡愁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根。
(作者吴为山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