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天人合一
《易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在古代被列为群经之首。其内容广博宏大,无所不备。既有天道规律、地道法则,也有人道准则。
经数千年来大圣先贤们的精研阐述,易经文化今天已成为内涵丰厚,静思善变,包含东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军事学、伦理学、决策学、管理学、中医学、植物学、养生学、有机建筑学等在内的大文化系统,发展起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等众多学派和学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里和风俗学习,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周易》一书分为《易经》、《易传》两大部分。“经”乃是卜筮之书,编于殷周之际,为上古丞史文化的遗存;“传”乃是战国中后期作品,为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反映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观。
一、 《易经》里乾卦和坤卦就竟讲什么
乾坤两卦,为《易经》64卦之首,其他的62卦都是由乾坤两卦变化而来。乾卦为六爻纯阳,代表了阳;坤卦六爻纯阴,代表了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阴阳转化而来,或者说都离不开阴阳之理。所以,《易经》把乾坤列为首卦。
乾卦六爻为阳,是纯阳之体,具有一切刚健雄强、光明正大的纯阳秉性和功德,其中,元、亨、利、贞四项伟大的品性,唯有乾阳才完全具备。故乾卦为尊贵之象。所以乾卦代表天,代表阳,代表刚健,代表父。。。。。。
坤卦六爻为阴,坤是地,乾是天。乾德如天高,坤德似地厚。乾德性豪壮,坤德品坚贞。坤德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种美德。她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乾德,甚至可以说是乾德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坤德为何如此重要呢?从宇宙演化、万物化生的全息观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正就有反,有动就有静,有黑有白,有主有次,有生有亡,有长有消,有张有弛,有美有丑,有亏有盈,这正是世界得以存在,万物得以生息的主要原因。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就每个生命体而言,首先应该发挥乾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否则个人以致社会的生机就会窒息。从《易经》的卦理来看,64卦都要以乾卦为主卦,384爻都要以飞龙为主爻,各卦自身也只能以一爻为主。而如果要系统宏观来考察易理,那么在母系体系中,子系统里的飞龙,只不过是更大母系统里主卦爻的一个配角,一个“利见大人”的下属。所以,不论是在易理卦象中,还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要知道,唱主角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都是在唱配角。如果人人都要唱主角,不唱配角,岂不是天下大乱、万事无成了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修养坤德,培养自己敢当配角,当好配角的高尚品德,是为人做事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坤卦代表地、代表阴、代表柔顺、代表母。。。。。。
《易经》系辞上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系辞里面谈到的尊卑,是与时代分不开的。《易经》成书与古代,在中国的古代重男轻女,社会上等级制度森严,不像今天的社会人人平等,讲究民主。因此,出现了尊卑之分。乾卦为天,古人崇信天是最大的,所以称皇帝位真命天子,是奉天之命来领导众人的。是权力的象征,古人以乾卦代表权利与男人及力量、尊贵的象征,前面说了古代重男轻女,男人是尊贵权力的象征,而女人在当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以卑贱为主。所以古人称妻子为“贱内”,这与当时封建制度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
因此,这段话里的卑高,卑是指大地,大地可以容纳万物,是一种包容之心,大地与万物在下所以叫做卑。天在上为高,古代的男人高高在上,女子没什么社会地位为卑,男为阳,女为阴,所以,乾卦为天、为阳,坤卦为地、为阴。
社会上有了阴阳、尊卑,就出现了善、恶。形成了:善与善聚,恶与恶聚。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常说“某某孩子太调皮,你少同他玩,别把你带坏了”。说明你要分清好坏人,不能什么人都接触、都交往,分清了这种关系,福祸吉凶自然就明白了。
在天成像,这个像指的是日月星辰。五行金木水火土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人用五行做出了很大的学问。包括行军打仗、为人处世、中医、建筑与风水等等都涉及到了阴阳五行。古人所说的五行就是根据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的运转变化对地球产生的磁场效应总结出来的。五行虽然冠以金、木、水、火、土的名字,但他实质是一种气,并没有实质。这种气是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不断的运转,这些星辰在运转中与地球的角度不同、距离不同,因此对地球而产生的引力、磁场效应不同而产生的,五行之气就是这种气场的代名词。
这种磁场效应,是由行星与恒星不同而不同,距地球的距离不同而不同。古人把太阳比作君,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通过角度不同距离不同而产生了四季变化,就是:春、夏、秋、冬;月亮为太阴,他的圆缺影响了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因为月亮的盈亏而影响了海水的潮起潮落,国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月圆之夜植物的生长要比月缺之夜植物生长的速度快。这都充分说明,行星与恒星对地球上动植物及自然景观的影响。其他的如:金星、木星、土星、火星、水星等对地球都有影响,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气场(磁场),古人总结这种效应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并根据气场性质不同而衍生春、夏、秋、冬四季。同时根据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同相互交融而对地球万事万物产生微妙的变化不同,而推导出千变万化的自然规律。
由于日月星辰的运转角度的变化影响到地球上动物、植物、河流、山川都会有一种潜意识的变化。古人总结这些现象而创出了“预测术”。这也就是系辞上说的“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根据这些变化而推导出人与大自然的种种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来预知不同场态下人、事、物的吉凶祸福。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做成物。
刚为阳刚之意,人们常用阳刚之气来形容男人。说一个男人很健壮“真有阳刚之气”。说女孩子以柔代表,柔弱女子。男女结合而产子,此时的男女结合而产子,这个男女也是两仪,亦可以叫阴阳;男女结合而生子即是两仪生四象、子女在衍生即是四象生八卦,八卦重叠衍生万物始成。
日月星辰运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不灭不绝,他不会因为你的喜恶而改变自身的运行周期及轨道。所以,我们人类就要学着象动植物那样适应这种变化。比如说冬天是收藏的季节,到了冬天植物的叶子脱落减少了养分的消耗;有的动物到了冬天就会冬眠。其实我们人类自认为是世上最聪明的动物,但是,我们人类有很多地方不如动物会解读大自然。例如,海啸很多人遇难了,但是却没有一个动物的尸体。这就充分说明动物在接受这种信息磁场方面的功能要远远强于我们人类。
这也说明,乾坤两卦为阴阳的代表。为万物之母,五行之所出。也说明《易经》从天地阴阳相变开始,因此有了贵贱之说,刚柔之称。通过,阴阳、四季、八卦的变化而推演自然界的盛衰运行规律。人,生存在天地之间,秉受五行之气场效应,自然也要符合自然地运转规律,你违背了就要受到大自然的磨难。
二、阴阳变化与人生:
目前一提《易经》大部分人都认为是预测术、是算命术、是迷信。其实把《易经》看作是预测术只是小道而已。大道非此,大道是指点人生,顺应时世,进退自如。一句广告语说的非常经典:进需要勇气,退彰显智慧。这就像《易经》乾卦说的那样: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该你蛰伏你不蛰伏是必要碰壁,该你腾飞你不腾飞是必要浪费机会。就好比现在股票天天在跌,你非得进去买,不赔你陪谁?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两块板,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长板与短板,也就是阴阳。可能有的人会说“这谁不知道,你还有我了解我自己么?”其实错啦,我真就比你了解你自己,因为这时的预测术就会体现出他的自身价值。通过预测术而知道你的长板与短板,然后再用这个参照你的人生轨迹,指点你取长补短。
因为人都是高级思维,他不象动物思维那么简单。所以,就难免有这样那样复杂的思维。俗话说人心皆向“善”,这个“善”是好的意思,是说人做事情总爱往好了想,尤其是自己的事情。人生就像下棋一样,局中之人总没有旁观者看的透彻;不有这么句话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这些都说明当局者迷的道理。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说做事情、成大事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道理。
有人曾经问过我:李老师知道自己的命运后怎样做?李老师你现在是按命运走还是刻意不走?我告诉他:都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我以前是公务员,但是我的种种素质注定我工作怎么做也很难出类拔萃。另外,我的命局伤官太重,不利仕途。做公务员我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而已,不会有太大的前途。因此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放弃。而来从事我比较擅长的《易经》,这样我的命运还是以前的命运,每一步大运都不变。变的是每一个好的流年如果因为我是公务员,可能好在工作顺利一些而已,得点奖金什么的。而我选择了我擅长的《易经》则不同啦,可能这个相同的好的流年,会是我事业的起点,比如说我这次到这来讲课是一次很好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果我是公务员这可能只是我工作上有一种机会而已,而我并不擅长公职,所以,机会也会转瞬即逝,或者说变化不大,这就是变化,一种质的变化。也就是《易经》说的:穷则思通,通则思变,变则久;做人做事都要申时适度,墨守成规只能是注定不会有大的发展。在预测的角度来看我的大运流年五行喜忌都没有发生变化,可我确确实实变化了。这种变化是按照命运在转变,也不是按照命运在转变。这就是矛盾,也是阴阳观点。
有人对我说过:做人要行善积德,好人自有好报。在座的各位可能谁也不会否定这个观点。但是当时我就反问这个人:请问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他说了一大堆佛家、道家、儒家的说法。我当时用《易经》上面的“阴阳鱼”来解释了这个问题。
阴阳鱼大家都知道,大家看看,那个黑鱼里面是不是有个白点?白鱼里面是不是有个黑点?我们把这个白鱼假设为“善”,把那个黑鱼假设为“恶”,那么就会明白,这个“善”里面的那个黑点是不就是“恶”呢?那个“恶”里面的白点是不是就是“善”呢?这就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孔子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善恶本在一念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小和尚,从小跟随老和尚修行,但是他非常想成佛,所以天天追问老和尚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成佛。老和尚就让他做善事做好事。小和尚一直照着老和尚说的去做了。有一天老和尚告诉他你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到一个悬崖边上跳下去,就成佛了。
他照着做了,可是到了悬崖边上,他犹豫了。正在这时,一个杀猪匠从此路过,忽然彻悟,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他放下手中的杀猪刀,纵身跳下悬崖,这时,悬崖下面升起一朵莲花,载着杀猪匠往西天而去。杀猪匠成佛得道了,而小和尚却傻了。这个故事不充分说明善、恶的关系么?
杀猪匠,一生杀猪,小和尚一生吃斋念佛做善事,但是最终得道的却是杀了一辈子猪的杀猪匠。
学知识、做人、做生意、做政治也是一样,你可能天天看书学习,天天的努力工作,可你天天不懂、天天不出成绩,不过这没关系,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你学习的东西和你所做的事情会彻底的迸发。如果你因为不懂、不成功而放弃了,一定永远也不会有彻悟和成功的那一天。但是当你的道路选错或者说你选择了一条不适合你的道路时,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也许你通过努力会成功,但是,这会浪费你很多的经历与物力。这就像你非得要把轮船弄到陆地上行驶一样,可不可以?通过改装当然可以,但你怎么没考虑把他直接放到海洋里岂不更加省力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无从考究真伪。但是他阐述出的哲理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的是这种哲理,而不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这个故事也充分的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也充分说明机会是转瞬即逝的道理。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再把阴阳鱼上面的那两个小点比喻成白鱼与黑鱼的眼睛,他的精华所在。我们民间有句话叫做“画龙点睛”。这个睛不就是这两个小点么?白鱼的善再大,一但体现的.是黑点眼睛这个“恶”你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就好比我们有些政府官员,确确实实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因一时的贪念而毁了大好前程。这个“贪念”不就是白鱼里面的那个小黑点么?因此古人说:“福之祸之所伏祸之福之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阴阳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中庸》上有这么句话:君子居易挨命。这个居易挨命并不是有些人想的“宿命论”,而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之意。告诉我们要合理的、科学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有这么句话“我改变不了你就要学着适应你”这也是一种“变”。
我们说了,阴阳是阐述大自然规律的,人也应该尊需大自然的规律。现代人在科技“人定胜天”的理念之下,展示人类美好明天的同时,逐渐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能为”和“不能为”。在文化界、科技界同时出现了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潮,将我们这个地球视为人类共有的“地球村”。社会上出现了冠以“生态”、“绿色”、“文明”等字的种种科学产品。建筑界也不甘落伍,出现了以批判现代主义建筑为目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什么“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人文建筑”,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五六十年代,现代科学技术突破发展的初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兴起人造产品热,什么“尼龙袜”、“的确良”、“迪卡”、“塑料”、“人造毛”、“人造革”等等。最近几年中国人也随着西方人的观念,又开始反追求“纯天然”产品,例如:“纯棉袜”、“天然矿泉水”、“纯天然绿色食品”等等,从中可以看到人类思维观念的巨大变化和反思。在目前社会上“回归自然”的呼声中,人类转来转去,又回到了中国老子的墓碑前,忽然我们发现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已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思维,是西方人为之惊叹!
《易经》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易学思维是在“自然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由中国古代先辈们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而建立的人与自然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思想信念。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国文化,也造就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建筑景观、为人处世、地域风情。而现代西方的“回归自然”,是由于人类的现代行为严重的破坏了自然平衡,进而威胁道人类自身生存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反思”。
中国老百姓做什么事都讲求个“顺其自然”。这种观念在中国的古典名著中随处可见。《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段讲到:贾宝玉不喜欢大观园中的稻香村,因为“此处设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正是因为稻香村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便是造的百般巧妙,与自然景观也不相符。说白了,就是他违背了古人所追求的“天然图画”中“天然”二字,远远不如“有凤来仪”等处的建筑“有自然之理”、“自然之趣”。这话虽然出小说自主人公贾宝玉之口,实际是反映了大文学家曹雪芹对中国建筑的环境美学、建筑景观“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易学思维和审美观点。
在古典小说《狄公案》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宝观山势浑圆,位坐高深,三峰壁立、四环云拱、内勾外锁、大合仙格”。这是作者通过易理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环境作出的具体评价。古人的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例子很多,充分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自然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今天的风水学也是源自于此。
三、五行对人的影响:
阴阳交合变化出五行,古人通过五行,把地域分为四方,把季节分为四季,又细分为五德、五脏、五味、五色等等;东方属木,五德为仁、五味为酸、五脏为肝胆、五色为青;西方属金,五德属义、五脏为肺、五味为辛、五色为白;南方属火,五德为礼、五脏为心、五味为辣、五色为赤;北方属水,五德为智、五脏为肾、五味为苦、五色为墨;土居中央,五德为信、五脏为脾胃、五味为甘、五色为黄。因为,人所处的地域磁场不同从而影响到人的种种变化不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常常根据物类及人的形态个性,就能区分他们来自于东西南北的那个方位。例如:对属于南方人、北方人、两广人、新疆人、东北人等等一般都能辨别的八九不离十。新疆的西瓜、海南的西瓜一吃就知道是哪里来的;四川的桔子、两广各地的桔子味道都不一样,在北方他们只能是盆里栽的观赏物。这在《易经。系辞传》中就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京的中山公园有个五色土坛,把天下东西南北中五方五色之土集中在一个石台之上,一般老百姓都知道这是象征着旧中国封建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其实,这里面是中国易学思维的宇宙阴阳五行模型,是中国人五千年认知宇宙的“天人感应”“天地全息”的易学易理的实物例证。
大家都知道,北大荒是含腐殖质高的黑土,东北土地肥沃,中国最大的商品粮食基地就在那里;南方广东广西等地则是含矿物质的红土,那里是一片片的红土地;东方山东、苏北的土是青色的,类似水泥的颜色;西边是白色带些浅显的黄色,类似牛奶的颜色,如:新疆到处是雪一样的盐碱地;中央河南、河北则是黄土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和体验到天地人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周易参同契》中叫做“考三才”,现代人叫感应、相关关系。现代的科学证明宇宙已经存在大约150亿年,太阳系及地球大约存在50亿年。天地人在这个漫长的年代里,通过前面所说的“气”,现代叫做“辐射”或者“气场”、“磁场”的作用,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了地球东西南北中因方位不同物种不同及形态之间的差别。这就是前面谈的“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地球上的生物与天体有关,在地成形,也就是有形质的关系。换句话说,地球上万物的变化,乃至于人与物的生长,都与自然天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变化见矣”。在中国的罗盘上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见化成天盘、地盘、人盘。我们的先哲把天地人这样大的三个复杂巨系统纳入一个小小的罗盘之中,供人排布推算事物及人,包括建筑的优劣吉凶,实在不能不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北方为水,在人体水主肾;南方为火,在人体火主心脏;东方为木,在人体木主肝胆;西方为金,在人体金主肺。人体的内脏对应五色是:肾黑、肝青、肺白、脾胃黄、心赤。中医认为“肾主骨骼,技巧出焉”。肾脏强健则骨骼必发达。北方人身高体健,出力量型的运动员。南方为火,为心。中医人为“心主神明”,既大脑聪明,思维敏捷。所以,南方人生意灵活、靠聪明漂洋过海,闯荡世界,世界上华人富翁多半是南方人。西属金肺,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所以从鼻子可以可以判定肺的病变。中国的新疆人,乃至西方洋人的鼻子很发达。“肺又生悲”,西北的秦腔悲悲切切,是中国地方戏曲中少有的“悲腔”。东为肝木,肝主胆略,也主怒。东北、山东人胆子大,性格直爽。从令外一方面讲,东北、山东人也善战好斗,历史上水泊梁山好汉就在山东。《易经》上讲,气场随着地理分布变化,人的身体和秉性是天地气场影响塑造的。天地之间在宇宙150亿年间的相互感应过程中构成了地球上东西南北中的地理条件差异,也造就了人的身体和秉性的各具特色。
我们再来看植物,南方热带有一种树----芒果树,他一年四季结果,结出的果子四周颜色不同,南边的果子熟了,显深黄色;东面的果子熟了是浅黄色;西面的是青色;北面的果子很小,未成熟。这种树泄露了宇宙气场的分布规律,能量是从北往南逐渐增大的。通过这种树我们能够看出八卦的符号,宇宙的气场尽管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但是是按照这个规律分布的。
白天黑夜、一年四季、人的一生兴衰,都是这个规律。这也是天地人万古不变的规律。所以,古人讲:物物一太极,也就是说,无论事物的大小都是一个太极,一个天体,其中的变化规律均包含在阴阳运转五行之中。
我们了解了阴阳五行对人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在日常生活着,怎样来利用《易》为我们服务呢?
五、春、夏、秋、冬
春、在《易经》里面春代表为木,为生发之机,是万物刚刚开始生长之时。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春天,万物开始复苏,开始抽丝吐芽、生长。此时的生长是要按照自然之规律来成长的,不能拔苗助长。乾卦中的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九二的爻辞,众多的注者都解释为:九二,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这个“大人”在卦辞和爻辞中出现多次,不知道看过《易经》的朋友注意到没有,这个“大人”都是出现在二爻位和五爻位,这不是巧合。因为在六十四卦中,分内卦和外卦,内卦是由三个爻位组成,外卦由三个爻位组成。分为天人地为三才之意。中间的为人爻,而二爻为内卦的人位,五爻为外卦的人位。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个“大人”所体现的含义也不相同。
内卦为小太极,外卦同样为小太极,这两个小太极就像阴阳一样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太极,而内外卦就“阴阳”的标志。“阴阳”各有三个爻位,各分阴阳,这就是道家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通篇在用阴阳来阐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阴阳变化事物随着也在变化,有着千姿百态的结果。《易经》正是这种结果的使踊者。人分男女、事有正反、天分黑白、物物皆阴阳,懂得阴阳之道自会顺理成章的去做成任何事。
以往人们的注释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为蓝本在解读《易》,我前面说了“孔老夫子耽误了《易经》的发展”,他把《易经》的无限空间给有限化了。实际,六十四卦的爻辞是有一定的连续型的,非常有逻辑性和哲理性,如果你单单的看每一句爻辞,就会进入一个误区“用字面含义去理解他”。
二爻是由初九的潜龙勿用进化而来,龙离开潜伏出现在地平线上,开始崭露头角,具有了跃跃欲试的心态。但是,此时毕竟年轻,还不很成熟,经验欠缺。就好像是少年象青年过渡时期,“青春”就指的这个时期。
由于青年人冲劲有余而经验不足,所以需要,有人指引把舵,才可以进行到下一爻位。自然界中这种现象也是如此,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每当春季到来的时候,家乡的成年人都会拿一种特制的工具去给树木剪枝。为的是去掉杂枝减少养分的消耗,使他茁壮的成长。所以,那些经过修剪的树长的会很直,容易成才。而田间那些没有经过修剪的树,由于枝桠旁生很多副枝时间长了都长成了主枝。变成了主次不分,都不成材。这个给树修剪枝叶的人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大人”呢?从而说明,这个“大人”并不是孔子说的“圣明贤德的人”。要看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来调节你的人生,什么人就是“大人”。
反过来说,这些树木没有经过修剪,他也不会立马就发现问题的,主要是时间的积累。这就好比企业,开始做的很好“枝繁叶茂”,决策者被眼前的“枝繁叶茂”障目,没有及时的发现细微的变化,长久下来就会酿成大患。
中国有个“针纺皇帝”。2008年5月6日,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河北承德帝贤针纺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私运一案。当时谁能想到,这个一度是中国最大的针纺企业会以这样的方式轰然倒塌呢;而掌管这个“帝国”以“皇帝”自居的董事长王淑贤,更是徒留一段悲情唏嘘。
王董事长80年代初期,背井离乡只身来到承德,凭借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一生。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不也正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春天”么?王董事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捡到一家军工纺织企业的一种废料,用这个做短裤起家。成了那个时期的“中国针纺裤衩的创始人”。此时好比是龙出现在田野上了,是改革开放的大田野上。只可惜他以后的进程中没有利见大人啊!没有人来给他修剪枝叶,表面的“枝繁叶茂”造成了后天的一种假象,他只看到了树木的枝繁叶茂,而忽略了这些杂枝会耗尽它的能量和有限的资源。
99年经河北政府批准,王董事长的公司改制为中国第一家民营B股企业,在香港上市。顿时巨量的资金涌到这个企业的帐面上。2001年开放交易B股一周内帝贤股价最高涨幅达97%,其个人的财富每天递增3千万。个人身价从3.68亿迅速涨到7.26亿元。不可不为“枝繁叶茂”啦!
然而在这繁华的季节,他只要“葫芦不要叶”的思想出现了。他不停的扩建厂房进设备,进入他不熟悉的领域造纸业,最终几年下来,看似繁花似锦的企业到了秋天,杂枝主干都不成材,最终因欠银行贷款而被起诉。
这种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上很多,用乾卦九二来说明,是阳长到了二爻,龙离开潜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是毕竟年轻,驾驭能力有限,需要集思广益,小心行事,不能盲目。
自然中的事物发展都包含在《易》里面,如果在鼎盛时期,王懂能够像乾卦上九爻辞说的那样“亢龙有悔”讲的那样,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惨败了!
夏、夏天是阳之极一阴生之时,最具变化性,也最难与掌握。夏至的时候相当于一天的午时,午时一阴生,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的阴阳变化比较大,阳中含阴气。所以,老人们常说“三伏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夏,在《易经》里面为火,是生长到收敛期间,很多植物的果实都趋向与成熟。火,在《易经》里面是文明的象征,火在人体内代表心脏,是睿智的体现。夏季为生长之时,是从少阳到老阳的过渡期间。这个看似繁花似锦的季节却蕴含着阳之极反阴之象。《易经》上说的好“午为一阳生阴,午为阳之极也,极者反象生,阴从阳中出。子为阴之极,为一阳生。”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被古老的《易经》用阴阳关系结合星体运转阐述的淋淋尽致。因此来说“夏季是变化的季节”,有阳之极而转入阴,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谁占到了先机谁就更加主动。这个先机靠的是“火”的本性“睿智”,一种文明之象。
冬、《易经》对冬天讲的很清楚,冬天,为收藏;对于万物来讲是一个“厚积、蓄藏”的季节。是一种寂静,是一种战争前的寂静。其实这种静是一种假象,是大的动作前的蛰伏。这种假象有很多人或事物按耐不住或者是考虑不足就会出错,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面对这种“静”的时候会手足无措,往往忽略了他的本意,而贸然行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日常忙忙碌碌,都很期盼能够有点闲暇时间静一静,但是当我们真的静下来的时候,却有很多人举足无措,会感到很茫然,对着突如其来的“静”有些难以驾驭。此时不但不静反倒会造成一种烦躁。而正是这种烦躁使一个魔鬼出现,那就是“冲动”。提到“冲动”他有一个孪生兄弟我们不得不谈,那就是“勇气”,很多人分不清或者说很难分清他们谁是谁。
正是这种不清楚造成了“寒冬”时节,该藏不藏的噩梦,就好比是耐不住寂寞的野兽,忘记了危险跑出来觅食,结果是“食没觅到却撞到了猎人的枪口”。
这个“冬”我们可以把它比喻做乾卦里面的“潜龙勿用”。《易经》给我们做了很确切的答案,只是我们在日常中没有发现罢了!乾卦中的“潜龙勿用”,是潜伏,潜藏的意思。这一卦爻虽然是阳爻,但是他的位置在最下方,初爻在下,所以有“潜龙”之意,龙是指六十四卦中的阳爻,在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就是龙。是古人崇信想象出来的动物,人们相信他具有神灵的作用。所以,现在世界上的华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勿用”原意是不用为好,因为这一条,是说力量在潜伏中,应该等待时机,不要随意行动。
爻辞上讲:“初九”位置在最下方,阳爻。占卜,自下而上,故以下爻为初阳。潜龙勿用,为周公所系之词,以断一爻之吉凶。
冬天来了,万物收藏。初九以阳刚居卦下,是抱润泽一世之猷,而未济风云之会,他的象为之潜龙,他的占卜辞为“勿用”,是以观动静,以待时机之意。
这里的“勿用”,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路和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如果我们站在学术的角度上来解读可能会得出一致的含义。“勿”是不可以的意思,“用”是行动、作用,就是不可以行动作用。比如今天我们看见宾馆有人不愿意被人打扰而挂上的“请勿打扰”的牌子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要知道,《易经》成书以前,是没有产生现在的古汉语的,现在的史料记载,古汉语词汇是晚于《易经》的,所以我们不要拘泥文字表面的含义。用今天的汉语去解释远古的东西,多少会有些偏颇的,这一点点偏颇,就会产生“差之毫厘拗之千里”的。所以,读《易经》我们不要拘泥词汇解释上面。如果我们站在人事、民俗、时代、政治等不同背景之下去解读,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出现。也就是说,抛开文字表面的这道关,它本身的含义就会千变万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易经》的原因所在。
这个勿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变化,动是变化,静也是变化。动静阴阳反复千变,虽万象之纷纭,需一理而融贯。这是《黄金策》上的话。是说明事物虽然变化万千,结果不同,但是,他总有一定规律存在,也就是有一个主动脉。我们今天经商、从政、士、农、工、商皆是如此。“冬”相对“春”的生发、“夏”的生长、“秋”的收敛来说广义上是一种静。而这个静,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呆着,而是要有他“静”中的“动”。就好比阴阳鱼图案上的白鱼,他虽然为阳,但是他里面还有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就是阴。我们如果把阳鱼看做是动的话,那么那个小黑点阴就是静,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科学家说过“没有真正的静,也没有真正的动”,这些都是参照条件不同造成的。所以,这个“冬”是潜龙勿用,但并不是“潜龙不用”,关键在于你怎样选择这个动、这个阳。“冬”为阴,而阳自阴生,这就是关键。所以这个“冬”字是一种蓄势待发,这个发就是“勇气”是睿智的勇气,而不是她的孪生兄弟“冲动”。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玄妙,动中取静、静中取动都是一种智慧,那句经典的广告语说得好“进需要勇气,退彰显智慧”。这个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而是为了进而做的准备。就好比我们劈柴,应该是斧头向下才能将柴劈开,而我们都会先将斧头向上扬起,为的是更加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是自然现象,在“易”上体现的淋淋尽致!所以这里的“勿”是一种动的体现,而不是观望、等待。
著名的杂志《商界》2008年09月总第265期,有一篇文章叫“马云给阿里巴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这封公开信里面,马云将这个“冬”用易理阐述的非常好。
他在信中说道“冬天要来了,我们要准备过冬!”听到这句话很多人当时不以为然,因为当时他们的股票上市一路飙升,已经炒到超过发行价的三倍了。而在此时,马云在喝彩声中已经意识到了背后的乌云和雷声,他知道这些已经越来越近了,因为他认为任何来的迅猛的激情和狂热,退下去的速度也会同样惊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福之祸之所伏,祸之福之所倚”。这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现象,也是,《易经》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自然道理。
这种情况也正是乾卦的“潜龙勿用时期”,那么马云又是怎么对待这个“勿”字呢?他在对待这个“勿”的时候并没有象有些书上解释那样“不动,静观其变”。而是提出“面对冬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是一种准备是一种动的前奏。他在此时提出“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准备,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冬天有多长,有多么寒冷。他认为,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准备的充分谁就越有机会生存下去。能提到这个观点,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动的前奏。
马云同时提出: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是因为抓住多少机会,而是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在2002----2003年间,他们抓住互联网的寒冬,大搞阿里企业文化、组织构架人才培养建设。这是一种静中的动,阴中的阳,这也是一种退彰显智慧。
在网络的冬天,阿里巴巴人没有选择文字意义上的“勿”,而是变相的解读了“勿”,可能今天的马云自己都不认为是在使用《周易》,这就是哪句话“百姓自用而不只”!当我们知道了这层含义为什么不去深挖掘《易经》的潜在知识呢?
今天的人们都在有形的资产下下功夫,往往忽略了无形的资产。《易经》存在世上五千多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道家、军事家、儒家、历代的王侯将相都在研究他,就说明他对这些人都有研究价值。这些人也并不是用他来占卜。《易经》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藏,他不会像地下铁矿、煤矿、油矿等等地下资源随着开采量的扩大而枯竭,反而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前面说了,读“易”的人由于地位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不同可切入的角度也会不同。我个人发现《易经》太有意思了,就拿乾卦潜龙勿用这个“勿”字来说就很有学问,要看你用什么方式解读它,古人简直是太聪明了,他只扔下一句“潜龙勿用”四个字,其他留给你自己去解。这给了我们多么大的拓展空间啊!如今的教学如果按照这个方式进行的话,会有多少人才出现啊?
如果你用古文字的角度去解读的话会有一种意境,但是,如果你换个思维去考虑,就会有另外的意境,真是玄妙啊!
今天我们妄自托大,不客观一点说“孔子,他真的曲解了《易经》”。可能在座的有人要说“这小子是疯了,太狂妄了,敢批评文圣”?
我谈谈我的看法,大家给与指正。《易》他是就是传说中的“龙”,龙,是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潜藏能腾飞,变化万千。而孔子却给他下了一个定义“《易传》”。实际他是没有定义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孔子的“《易传》”左右了后人的“思维”。浅显一点说,《易》就好比是枪,他放在正义者手里是武器,放在邪恶者手里是凶器,放在礼品店里是玩具。。。。。。。,而孔子是用一种“中庸”的思想去解读立传的,所以,今天学易的人们都在采用这种方式解读它。这是大大的缩小了他的使用价值,缩小了我们的思维空间。是把一种无限的空间变成了有限的空间。
而《易》本身,就五千多字,并没有些什么,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只是一些阴阳符号,这些符号相互交感而产生万事万物万象!!你说玄妙不玄妙?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阴阳,就是矛盾,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会发展。那么就给我们另一个课题,“怎样去突破这些规矩,要成为怎样的方圆”。这个问题《易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变化多端却不失规矩。呵呵,就好比我们谈的一年四季的冬季,看过曲黎敏教授讲的《黄帝内经》都知道,“冬”是收藏,也代表动静中的“静”,那么,难道说真的是“静么”?肯定不是。潜龙勿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前面说了,这个“勿”字解释很关键,如果你用古汉语的意思去解释,就是“不可以,不能,不”的意思。但是古人写这句爻辞的时候未必是这个意思,他并没有说不可以。所以我说,解读《易经》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什么立场去读,你所摄取的内涵也不同,就像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他的弟子子贡曾问道“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曰“吾观其德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好一句“同途而殊归”,这句话说出了孔子读《易》的初衷和本意,“同途”是都在看同一部书,看同一样的内容;“殊归”是说明从中摄取的知识和最终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