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文
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为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蛮人射鹿之入石穴与陶渊明的渔人寻源之入桃源,虽有记叙详略之分,其情节与行文却大致相仿。可以推断,刘之蛮人射鹿之入穴与陶之渔人寻源之入境可能源于同一传闻,或则源于浙江龙游县发现的龙游石窟的不同故事。作为文学作品的《桃花源记》,是作者依据当时的这些传闻、结合自己的经历、渗入自己的理想化而玉成的佳作。他不仅在艺术给这个传闻以加工润色,同时把自己熟知的避乱故事(如;三国时期人田之泰之避乱于徐无山,晋人庾衮之避乱于禹山,康王之避乱于楚王谷等等……)史实信手揉入,似行云流水,无斧凿之痕迹,恰到妙处。全文仅三、四百字就能把发现桃源的始末,桃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既有生活的对话,又有曲折的情节,写景明丽如画,叙事委婉得体。
这虚无的“桃源”一旦经如此艺术高手加工润色,便会深入人心,永享美名。由此可见,陶渊明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力。这也正是《桃花源记》之所以鹤立鸡群,独留芬芳的原因所在。
二、亦真亦幻、神秘曲折
因文章近似小说,曾被收入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中。文章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使得读者无不为之神往。
综合唐传奇和明清传奇文学来看,文章是否具有传奇色彩要看其是否具备了三个重要的因素:
1、奇特、神异、精密完整的故事情节。
2、丰富具体的环境描写。
3、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
《桃花源记》则完全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而且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浪漫主义手法更是贯穿了文章的始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缥缈动人的美丽画卷。
1、神奇而美丽的环境。
不论是桃源之外还是桃源之内,作者笔下的景色总是那么的神奇与美丽。“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夹岸桃花逐流水”的美丽景色。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溪谷之内有桃树并不奇怪,可令人惊异的是这片桃林竟然“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片桃林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呢?面对此景不仅渔人,就连读者也为之深感神奇,也想一寻究竟了。当“林尽水源”之时,我们便发现一座小山,此山也是奇异,山有小口,先窄后宽。当行数十步时,眼前“豁然开朗”,读者的眼前便又出现了一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好的田园风光。其中人们的生活也是让人羡慕,“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更令人诧异的是,在这与隔绝数百年的地方,人们的穿着竟然和“外人”的一样!这些美丽的环境描写无疑为桃花源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轻纱。
2、奇特、神异的故事情节。
文章围绕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到,找桃花源一一写来,使文章的整个故事显的精密完整,使得每一个情节都那么奇特、神异,环环相扣,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其一,故事的开端,渔人发现桃花源。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已经忘了路程的远近,为什么不停棹而返还要一直走下去呢?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渔人!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句“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仿佛这一天渔人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之间来到了这片桃林的。对于这一事件,南宋诗人谢枋则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就是说,渔人是划舟沿溪而行,恰好在溪流的下游,看到了顺流而下的缤纷落英而感觉诧异,于是逆流而上到达了桃花林的。渔人到底是怎样到达桃花源的呢?文章起笔便为读者设下了一个疑障,虽然我们不必为此进行辨别是非,但是这样除此之外,作者还挥洒自如地“设伏”“照应”,使整篇文章以“神秘”贯穿始终。如:村人对渔人的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使下文复寻“遂迷”成为必然。如此,桃花源确乎让人可望不可即了。
文章结尾再次为“世外桃源”抹上神秘色彩。南阳刘之骥之为更使人觉得仙源难辨,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求。
三、寓意深刻、影响久远
如果说《桃花源记》在艺术方面有很高价值的话,那么它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更能显示其历史价值。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而陶渊明笔下的“仙境”表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对于陶渊明的进步,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批评作者说,他把理想的实现寄托于老子的所谓“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那是脱离现实的“绝境”。并说这种思想是复古倒退,逃避现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历史地去看待。作者处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他能描绘出乌托邦式的社会蓝图已是相当不错了。他所描绘的乐园,是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矛盾的平等社会。它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政治理想,鞭打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在那登极森严、情伪万端的社会里,作者以隐居不仕的形式参加斗争,以要求“复古”的口号来歌颂劳动、歌颂淳朴和善良。应当说,这是为历史的进步摇旗呐喊,并非“逃避现实”!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不仅无情地鞭打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目空今古,大胆否定了君权。桃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是生活得挺好吗?作品始终体现了朴素的乌托邦思想。如果说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论的话,那么《桃花源记》所表现的政治理念,则是有待整理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雏形。这便是作品的历史价值。
虽然我们认为作者的思想是进步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毕竟太久远,由于历史所限,作品也表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虽发现并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却没有也不可能设计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只能描绘出如此的“绝境”来作为寄托;同时作品没有也不可能找到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也找不到一条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不复得路”就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含糊。这也算是作品的消极之处吧。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