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劝学篇翻译
古今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今贤文劝学篇翻译,欢迎阅读。
劝学篇
【原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译文】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不要忧虑老来没有成就,最怕少年时不思进取。社会是发展的,人们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面的人总会超过前面的人。不能虚度光阴,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这样到老财不会追悔莫及。有志气和理想,成功不在于年龄大小;没志气和理想,一辈子都没有用。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要认真地听、看、读、写和反复练习实践,每天每时都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要坚持不懈,经过长久的锻炼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原文】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译文】
要勤运动,常思考。要多动手动脑。如果不专心致志,则会一事无成。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一天不努力就可能以前很多努力都白费了。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即使你对一门学术很精通,如果你不是每天都实践,积极去更新知识。也会有荒废的一天。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老师是你学习的领路人,但真正能否学好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立志篇
【原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zhé]不改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摘星九霄外。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译文】
山依靠地而挺立,人只有有了志向才真正有所建树,成为自立的人。外型不影响本质。对于鸟来讲,没了翅膀等于没了一切,对人来讲没了理想活着也就没了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理想和志向的话,那么他这一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军队可以失去他们的主帅,但一个人是不可失去自己的志向。老虎再受弱,一吼山河动的雄心还在,人穷困潦倒了但志气不减丝毫。立下远大的志向,不断努力实践就能实现。有志气的人能走遍天下,没有志气的人寸步难行。天下没有难以完成的事,只要你肯努力,就如同登山一样,肯努力就可以登上顶峰。
【原文】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译文】
要早努力、早成功,不要丧失机会,虚度年华。船舶大的话,就不怕巨大的风浪。有恢宏的志向,就不怕艰难险阻。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情,只要你肯去攀登。要实现志向必须要专心和坚持。有志向的人立了长远的志向后不断为之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没志向的人立志后,又不坚持到底,三天两头换目标,不能成事。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要学杨柳随风摆东,要学青松坚定的屹立在山冈上。
真理篇
【原文】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译文】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得到老虎的孩子呢?住得靠近水,才知道鱼的生活性质;住得靠近山,才知道鸟的生活性质。想要知道山里的事情,就应该问打柴的人。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辩明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往往要作出错误的判断。要多看事实,少听不真实的流言。
【原文】
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dù],流水不腐[fǔ]。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译文】
自满招来祸患,谦虚使人进步。听到别人指出批评自己的错误就表示欢迎和高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加以改正。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要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好意见不一定顺耳,就像药一样,越苦疗效越好。
合作篇
【原文】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qì]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译文】
人齐心协力,连泰山也能移动;一只脚走不成路,一个手掌拍不响。比喻做事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靠大家的力量。水多船就高,柴多火就旺盛;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一块砖头不能砌成墙,一根木头不能盖房子,一个篱笆有三个桩子,一个好汉还有三个帮手。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不容易扯断。一朵花独绽,也构不成春景,只有百花齐放才代表春天。谕指我们就要团结,人多力量大,孤立的人干不成大事。
【原文】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téng]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译文】
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失败;要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最爱的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最亲的是那家乡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而小人之交只是酒肉方面的关系,说散也就散了。豆角开花的时候是相互连在一起的,是一种比喻,讲的是要告诉怎么做人,是说朋友在一起要真心相处,这样感情和友谊才会长久,以至会成为知己!
读书篇
【原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译文】
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学,不知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
【原文】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yí]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译文】
好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就象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
书目简介
古今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古今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谈人及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是谈命运,还有是谈如何处世,还有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古今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