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时间:2012-07-08 08:39: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解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引导语:下面小编将带你走近《弟子规》作者李毓秀,体味其人生的酸甜苦辣。

  公元2007年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有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约有一亿多人在学习这本古老的书籍。这本薄薄的但透着深邃思想的书籍堪称全世界读者最多的奇书之一。而关于其作者李毓秀的记载,却只有寥寥百十字,他的老师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创作的弟子规等都没有交代,让一代大儒李毓秀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结合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学者王俊闳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带领您回到三百年前,走近李毓秀,去体味他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有了名师指导,李毓秀应该在科举上有所作为才对,但史料记载,李毓秀是一个秀才,一生都没有超越这个“功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20年。”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15年。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 “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虽然李毓秀一生是秀才功名,但根据史志记载,李毓秀后来担任过县丞,相当于一个副县长职务,前面说过,中了举人的人才能为官的,那么李毓秀的官从何来呢?

  捐官之谜

  结合史料记载和学者的研究,李毓秀的官是捐来的。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作为一代大儒,为什么要去捐一个官当呢?岂不被世人耻笑吗?以后还有何脸面给学生谈经论道?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翻开现在的弟子规课本,关于作者的介绍,要么不提,要么就是多种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2000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他曾写过一首诗,完全是李毓秀《弟子规》精神之延续。其诗曰: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引导语:下面小编将带你走近《弟子规》作者李毓秀,体味其人生的酸甜苦辣。

  公元2007年6月24日,中原大地河南,传来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消息:某书画学校的校长为了表达自己对一本国学书籍的敬仰之心,双膝跪在地上,把十万本同样内容的书,免费赠送给了郑州市的中小学生。

  令校长“顶礼膜拜”的书,就是《弟子规》。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学校到企业,到政府单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弟子规》的身影。

  有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约有一亿多人在学习这本古老的书籍。这本薄薄的但透着深邃思想的书籍堪称全世界读者最多的奇书之一。而关于其作者李毓秀的记载,却只有寥寥百十字,他的老师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创作的弟子规等都没有交代,让一代大儒李毓秀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结合弟子规作者研究第一人、学者王俊闳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带领您回到三百年前,走近李毓秀,去体味他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师是谁,学历如何?

  公元1647的一天,在绛州(现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用哭声宣告了他的到来。弄璋之喜,让家人充满了期望,取名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希望他有朝一日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稍稍长大一些,就拜当地有名的夫子党成为师。

  据史书记载,李毓秀的老师党成,字宪公,号冰壑。家境贫寒,幼年好学聪敏。习《尚书》、精《周易》。但在崇尚八股的科举制度下,虽有才学但屡试不第。二十八九岁还于童生在一起考试。一气之下遂绝意仕途,超然世俗而专志于学问。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寒洁素守,视世俗薰灼泊如也”。著作有《日知录》、《仰思录》、《学庸澹言》、《学思二编》等。是当时有名的大儒。

  那么,我们结合古今学历标准来分析一下,党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先看清朝的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一般士子(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统称童生。童生经过县学考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可以做官。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范进中举》很多人都学过: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接着又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中举之后,范进喜极而疯。因为,举人就能做官了,有俸禄了。

  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相比,有学者提出,秀才应该与高中生类似,以此标准,李毓秀的老师相当一个初中生。放在今天,不仅想进学校当老师难,估计开个补习班都成问题,但由于他的真才实学,学术著作颇丰,在当地名气很大,很受大家敬重!

  李毓秀作为富家子弟,他的家庭完全有条件选择其他有“功名”的老师,但选择了党成,这反映了他的家人及李毓秀本人对真才实学的渴望和尊重!

  有了名师指导,李毓秀应该在科举上有所作为才对,但史料记载,李毓秀是一个秀才,一生都没有超越这个“功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生秀才之谜

  还得从老师党成说起。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据《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师从党冰壑游历近20年。”

  老师党成所住的窑头村距李毓秀所在的周庄村不过两三里地。儿时的李毓秀便求学于党老师门下。根据史书记载,党成生于1615年。也就是说,李毓秀出生时,老师已经32岁了,当他入学时,当时党成已经快40岁左右了,名气大但却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 “一气之下,绝意于仕途。”作为党成学生的李毓秀,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可能对科举考试产生不满,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而且他还跟随老师外出游历多年,老师对他的影响比之他人来讲可能更深。

  因此,一种说法是考取秀才后,李毓秀不愿意再参加考试,和党老师一样,走上了一条“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道路。

  另一种说法是李毓秀曾经参加过两次乡试,但都没有中,最后便放弃了。到底有没有再参加科举现在无法考证,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肯定,李毓秀后来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跟老师专心学术,超然世俗的品格分不开,他从老师哪里得到了做学问的乐趣,而不是把做学问当做求功名的工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认为:李毓秀能够放下功名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境富裕。

  在当时,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既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高远目标,也有现实中的'无奈。许多读书人出生于贫寒之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必须考上功名,吃国家俸禄。作为李毓秀来说,由于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他的求学是人生理想和乐趣,不再是谋生工具,放下功名也就容易。

  虽然李毓秀一生是秀才功名,但根据史志记载,李毓秀后来担任过县丞,相当于一个副县长职务,前面说过,中了举人的人才能为官的,那么李毓秀的官从何来呢?

  捐官之谜

  结合史料记载和学者的研究,李毓秀的官是捐来的。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作为一代大儒,为什么要去捐一个官当呢?岂不被世人耻笑吗?以后还有何脸面给学生谈经论道?

  李毓秀的捐官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李毓秀生活的时代是康熙盛世,当时有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也被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库的收入多少是个“死数”,但是花销却不是常数。就说战争,在康熙执政的六十几年中,先后经历了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等重大事件,也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费银无数,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如果再碰上地震、黄河决口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就会显得十分紧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捐官增加收入!因为是官方鼓励的一种行为,所以显得很是“正大光明”,在当时来说并不丢人。在一定程度,还有一部分“为国捐款”的色彩。

  据统计,1672年到1676年,清朝共捐了500多个知县,而当时全国才有1300多个知县,清朝靠捐纳做官的比例最多的时候达到60%,也就是60%的官是捐纳,40%的官是走得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一些大家,如李慈铭,这位晚清时期名倾朝野的著名学者。一生读书万卷,著作等身,经史百家无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著作将近50种,总字数约在七八百万以上。在考中秀才之后,又开始了在科场上的长途跋涉,先后辗转南北参加考试十一次,均未考中。最后,在朝为官的诗友周星誉劝说下捐了一个官。

  那么,捐官的花费如何呢?据统计,一个地市级的干部,捐银9600两左右,约当于人民币250万左右;副市长级4620两,省级以上是16000两,县长一级需银4600多两,李毓秀的县丞就是副县长,需银980两,换算过来大约需要20多万人民币。由于李毓秀出生地主家庭,经济条件很宽裕,所以就家人就给他捐了一个官。

  关于李毓秀捐官,还有另一个现实中的原因。这就是当时读书人的社会困境。

  清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社会身份有四种:士、农、工、商。作为读书人的士,在其中的地位最高,士进可为官,退可为绅,是当时的统治阶层,其他的为农工商。

  一个人特别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要想专心致志的读书,需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后盾,一是读书时的学费,一是读书时笔墨纸砚等费用的支出。而且一个人一旦走了读书这条路,他从此就可以不再下地劳动,其吃喝拉撒等等一切都由整个家族供养。供养他的源动力就是这个人将来“功成名就”之后必须反哺家族。也可以说,这个家族所有的希望都维系在他的身上,一旦落榜或弃学不读,这个被人仰慕的读书人立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从一个读书人的高度降到一个农民的高度。这样还不行,他还要面对同族人的轻视、怨恨甚致侮辱。李毓秀家中富裕,虽然不像其他的穷书生那样放弃仕途被人怨恨和歧视,但肯定会背负一定的精神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在经济富裕的情况下,捐官对族人来说是一种交代,也能减轻李毓秀及家人的压力。

  不管何种原因,我们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是当时的捐官跟现在个别官员的“暗箱”操作性质完全不同,是一种“拿得上桌面的”的行为;第二,捐官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对李夫子的敬重,因为据县志的记载,他讲课时,“屋里站满了人,到处都是脚印”。

  出生地、生卒不祥之谜

  翻开现在的弟子规课本,关于作者的介绍,要么不提,要么就是多种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牵扯到李毓秀的政治地位。

  虽然秀才身份的李毓秀捐了一个官,但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清朝官员的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县丞略高于九品属于八品,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副县长。但是那时的副县长和现在副县长相比,在权力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县里的所有一切只能由知县一人说了算,县丞的权力只能是“建言献策”,在知县耳旁吹吹风,出一点主意罢了。

  没有较大的“功名”,获得的官职又低,虽然李毓秀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名气,但生卒和生身之地却被那个非常势利的社会给忽略了。

  事实上,史志本身就是很“势利”的。翻开山西新绛县历朝历代修订的史志,一些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头有脸”、有着一官半职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身世都录的十分清楚,有的甚至已经过了2000多年仍然十分详尽。比如,像做过晋国大夫的魏绛之八世孙魏文候,在县志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出生于新绛县横桥乡文候村,且注明其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而晋国大夫赵盾,儒家革新派人物荀子等等都精确到了这些人的生身之村。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势利的史志并没有影响子孙后代对李夫子的尊敬和热情,因为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万里长城”—《弟子规》,可以防御种种错误和不良诱惑的侵袭,让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可以给人民幸福,让社会和谐。

  那么这部传世之作是如何写成的呢?

  弟子规是如何“炼成”的

  学者王俊闳在他的《弟子规密码》一书中提到,李毓秀创作《弟子规》的资料依据和其它依据有三点:一是参考《论语·学而》、《礼记·曲礼》等文章;二是参考《童蒙须知》等书籍;三是结合自身生活。

  第一、《论语》及《曲礼》对《弟子规》一书的影响。

  1、参考《论语·学而》写成了《弟子规》的总序。

  熟读《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李毓秀必定对这些书籍烂熟于心。在著书立说时,要参考圣贤著作,对其进行合理发挥符合封建社会的人伦常理,因此,李毓秀在创作《训蒙文》时没有脱离“圣人训”的大框框,以《论语》为基础,对弟子进行谆谆教诲,符合儒学常理。《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一句,而《弟子规》则将其作为全书总序,成为指导《弟子规》创作的核心思想。

  2、参考《曲礼》成就了《弟子规》部分内容。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弟子规》在著述中,许多地方都参考了《曲礼》一文的章节。现将《曲礼》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作以比较,供大家参考:

  《曲礼》:“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曲礼》:“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曲礼》:“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弟子规》:“步从容,立端正。”

  ……

  第二、《弟子规》部分内容借取《童养须知》一书。

  《童蒙须知》系南宋朱熹所作。朱熹是史上有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被称为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弟子规》中的许多段落都是依据《童蒙须知》改编的。部分内容如:

  《童蒙须知》:“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童蒙须知》:“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此三者,要紧束,……”“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童蒙须知》:“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尊长前,声要低”。

  第三、《弟子规》中部分内容,系李毓秀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所创。

  《弟子规》中部分内容体现着李毓秀所处的家庭环境。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一句,看似写得是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但表现的却是:一个仆人托盘置茶水而入,进门时轻轻的揭开帘子,退出时,绕桌宽转身而去的画面。此句是对李毓秀家庭环境的再现。再如:“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骑下马,乘下车”等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均是其实际生活的写照。

  李夫子教育事业和对家乡的特殊“遗产”

  《新绛县志》“书院、私塾”一篇记载“敦复斋”清初本州李毓秀创办,“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的弟子著名者有姚吉士、阎廷玠等内容的记载。阎廷蚧曾是闻名一时的东雍书院的主讲人,该书院有房屋百余间,学田50余亩。房地租银每年35两,为书院膏火之资。生童来自州辖稷山、河津、闻喜、绛、垣曲等县。

  他曾写过一首诗,完全是李毓秀《弟子规》精神之延续。其诗曰: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频见贪财俦,天理置度外。

  敲骨兼吸髓,逼令众无奈。

  但知肥橐囊,哪顾将人害。

  毒刑几身遭,子孙作乞丐。

  金钱转眼空,恶名传后代。

  君去只一清,留得良心在。

  安贫久忘贫,升沉且自耐。

  况锺与徐缜,焉知未能再。

  李毓秀传经授道四十余年,幼时一父两母的经历,个人婚姻因妻子先后病故而造成孩子三个妈的现实,客观历练了他处家理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出《训蒙文》奠定了基础,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著作流传百世。

  虽然夫子已经离我们有三百多年了,但他对当地的教化却影响至今,成为当地人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中的“孝道”,当地百姓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用当地一老者的话来说,在新绛,如果说哪个人最孝顺,说不上来的。因为在当地,奉行孝道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新绛的为人子女者,对父母谈不上百依百顺,但大都能送茶递饭、体贴入微,遇到父母头疼脑热,也都能侍候左右,端屎倒尿,于寻常之中彰显着大孝的内涵。这种蔚成风气的环境,可能与李夫子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息息相关。虽然,时下的年轻人未能亲耳聆听一代大儒的言传,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生成的《弟子规》,毕竟滋养了他们的先辈,《弟子规》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到了“无须言教而自知”的地步。

解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