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

时间:2019-03-06 02:40: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易经》的智慧

  《系辞传》描写《易经》时,提及那是“衰世”,天下大乱,所以要有“忧患”意识。人在戒惕之中,特别用心体察,由此得见人所未知之事。

  原文说:“《易经》明白过去并且察知未来,进而探究现象的细微变化,阐发幽隐的内情。解释时,以恰当的名称分辨事物,用准确的言辞来下断语,做到完备的程度。它所使用的名称虽然有限,但是取材的类别却很广大。它的特色是:旨意深远,语词文雅,所说的话委婉而中肯,所说的事直率而含蓄。用这些来辅佐卦象,因而有助于百姓的行动,显示丧失与获得这两种报应。”

  百姓最看重的是报应,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如此他们才愿意继续走在行善避恶的正途上。由此可见,《易经》的鉴往知来,是出于深刻了解人情世故,人对吉凶祸福的意愿,以及未来变化的大致规律。对有志成为君子的'人而言,这一切的关键是修德。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大象传》,“君子”一词出现于五十三卦中,所谈皆与个人如何修养德行有关。因此,在进一步学习占卦方法之前,必须先明白这一点。德行若是未能改善,即使获得吉祥,又怎能珍惜与持久呢?

  谨慎忠厚

  《系辞传》选择某些卦爻辞来加以发挥。所侧重的都是做人处世的道理。

  譬如,大过卦的初六说:“用白色的茅草垫在底下,没有灾难。”接着孔子说:“就是把祭品摆放在地上也可以啊,底下还要垫一层茅草,这会有什么灾难呢?这是谨慎到了极点。茅草是一种微薄的东西,但是可以产生重大的作用。按照这种谨慎的方法去做事。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再如谦卦的九三说:“有功劳而谦卑的君子,有好结果,吉祥。”接着是孔子说:“劳苦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自认为有德,真是忠厚到了极点。这是说那些有功绩依然谦下待人的人。德行要讲求盛美,礼仪要讲求恭敬,而谦卑正是使人恭敬以致保存自己地位的坦途。”

  《系辞传》所谓的“子曰”,照字面意思是指“孔子说”,但是孔子是否真的说过这些话则仍有争议。原则上,这些话既有智慧,又符合孔子教人修德的宗旨,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视之为代表儒家立场,并且仔细聆听而由之得到启发。一个人谨慎而忠厚,凡事皆求问心无愧,当然是个坦荡君子,又怎么会不吉祥呢?

  人生的正路

  《易经・说卦传》主要是解说基本八卦的性质与象征,其中有一段谈到圣人作《易》的目的。原文说:“从前圣人创制《易经》,是要以它顺应本性与命运的道理。因此,确立天的法则,称之为阴与阳;确立地的法则,称之为柔与刚;确立人的法则,称之为仁与义。”

  天是主动的创造力,以阴与阳为代表;地是被动的顺承力,以柔与刚为象征。人呢?就须靠“仁与义”来完成人生的应行之路了。在《系辞传》有一段相关的资料,原文是:“天地最大的功能是创生,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地位。如何守住地位则说是仁德,如何聚集众人则说是财物,因此,经理财物,导正言论,禁止百姓为非作歹,就说是义行。”

  对百姓来说,圣人居于统治地位,必须展现仁德,并且使百姓在财物上不虞匮乏。至于义行,则是“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要引导百姓行善避恶。人生不是光为了活下去,还须明白活着有何目的。仁德与义行不只是圣人或政治领袖必备的条件,也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的愿望。这是儒家人性向善论的立场,值得我们认真省思。离开了仁与义,人生难免陷于迷惑与失望中。

《易经》的智慧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