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的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所作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下面为大家带来《边城》节选的解读,快来看看吧。
《边城》节选的解读 篇1
两年日子过去了。[这个句子承第三节,跳跃式的又回到了眼前现实。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①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②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①喧阗:形容声音大。阗,tián。②镇筸:地名,曾是湖南凤凰县的治所。筸)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地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小说第三节至第十节是描写三个端午节,这段文字旁逸斜出,不写端午,而写年节,看似闲笔,却是非有不可。第一、第三节提到“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已经写过,此处再补写中秋、过年,前后照应,周密无际。同时也为后文第十四节写傩送中秋月下唱歌预设伏笔。第二、前面写翠翠和傩送端午在河边相遇,此时把端午和二人之事暂时搁置,让刚刚燃烧起来的爱情之火忽然熄灭下来,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第三,更重要的是,翠翠觉得这两年的中秋平淡,过年虽然热闹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翠翠在心里常常回味着和傩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爱情之火从表面看是熄灭了,但翠翠的心里却在熊熊燃烧。小说对中秋和年节的描写,从侧面写出翠翠对傩送的怀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通过这个句子又巧妙地从眼前转入插叙上年经历的第二个中秋节。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罗!”
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闪不知①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罗!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①闪不知:突然。)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翠翠来看船为的只是看二老,提醒爷爷认喽罗也为的只是认二老,这喽罗果真提到了二老,翠翠“抿起嘴唇笑”,笑在嘴里甜在心头!
这一次虽在这喽罗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和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有心二老,二老偏不在;无意大老,大老偏在眼前。小说就这样在巧与不巧之中节外生枝,把故事写得摇曳多姿,曲折离奇。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①,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①拮据:jiéjū,原指鸟衔草筑巢,手足劳累;后比喻经济窘迫。)[顺顺这一回的大方慷慨,可不只是怜贫惜穷,扶危济困了。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翠翠眼睛装作观景,耳朵却尖着听顺顺讲话,写得太妙了!翠翠爱上了傩送,怎能不关心顺顺的态度?翠翠真的长大了。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字面写顺顺喜欢翠翠,明眼人一看便知,天保老大爱上翠翠了。祖父则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祖父“闭口不谈”误了多少好事!为翠翠爱情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请注意这只白鸭子,傩送二老捉的是白鸭子,天保大老送的也是白鸭子,第十节写翠翠思索着:“三年六个月的歌——谁送那只白鸭子呢?”是二老送白鸭呢,还是大老送白鸭呢?可见,白鸭成了翠翠婚姻的象征。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祖父话里有话。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翠翠一听便明白了,她心里头责怪祖父偏偏把最重要的傩送二老漏掉了。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祖父明白了顺顺的心意,但是不明白翠翠的心思,把自己的想法抖了出来。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翠翠知道祖父想什么,祖父却不知道翠翠想什么。祖孙二人有了代沟,开始闹矛盾了。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用这个办法报复爷爷。祖孙俩心里头都有了疙瘩。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爷爷不怕自个儿摔跤,却怕鸭子走脱了。天保捉的鸭子在爷爷心目中很有了分量。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因为这鸭子不是傩送捉来的,在翠翠心目中却没有了分量。可爷爷哪里知道,翠翠又怎么好意思开口说明白?爷爷和翠翠缺少交流,想不到一块了。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祖父明白了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却并不知道怎样的事才能使翠翠高兴,于是无意识地唱起了“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爷爷的船怎么会下青浪滩呢,而是翠翠的心下了青浪滩,驶到了傩送身边。傩送正远在六百里外的青浪滩过端午节,爷爷的歌声撩起了翠翠的情思。
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祖孙二人便沉默地一直走还家中。[翠翠的心,爷爷仍然不知道。翠翠的“记忆”落在二老处,而爷爷的“记忆”落在大老处。爷爷给翠翠带来了烦恼。到了渡口,那另外一个代理看船的,正把船泊在岸边等候他们。几人渡过溪到了家中,剥粽子吃。到后那人要进城去,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
“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翠翠前面说:“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罗!”翠翠在这里又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翠翠望着那个向小山走去的火把,想起那个美好的夜晚,她忘情了!
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祖父对翠翠的心思还是隔雾看花,仿佛明白,仿佛又不明白,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另外一种东西”指什么,祖父为什么因此叹气呢?小说在这里没有明说,让我们继续读下去吧,读到第七节自然就明白。但我们从祖父忧郁的神态中,预感到莫非等待翠翠的婚姻竟是一场悲剧?祖父静静地拉船过对岸家边时,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来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祖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坚守岗位,克尽职守。
第五节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想再遇上傩送二老,于是和外祖父进城看龙船竞渡,不巧二老不在,下了青浪滩,却遇上了大老天宝。天保父亲顺顺喜欢翠翠,祖父也喜欢天保,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对祖父的问话着恼,祖父不理解翠翠的心愿,祖孙二人想不到一块儿,闹起了矛盾。
《边城》节选的解读 篇2
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依据社会和文学批评认同理论:从中小学语文课本,到各类文学作品,阅读乃是认同建构的重要认知形式,语言是形成关于我们的自我观念的重要通道。而事实上,诸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我们会成为谁的追问是贯穿于人类生命成长的整个历程的。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他们普遍敏感于这类问题的思考,因此作为他们阅读主阵地的语文教材选择怎样的篇目,语文课堂如何阐释演绎文本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作为知识分子的语文教师肩上还担负着另一重重任,需要我们用特别犀利和深刻的目光审视我们的教育,包括制度、教材和我们自己的教育行为等等。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许是文化意识形态霸权实现维持社会阶层不平等的动力和帮子。张开我们批判的触觉,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材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篇目选择、教参解读以及我们久已习惯的教学方式,处处还有背离人文精神崇仰美和善、民主和自由的存在和表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边城》的入选教材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幸事。因为她精神健康,因为她文质兼美,因为她真诚、朴素、清新,更因为她流淌在文字中的无处不在的无边无际的爱和哀痛。这也是我把沈从文先生写给张昭和先生的那几句话抄在开头的原因。我以为那是打开《边城》大门的钥匙。彼时与我同龄的32岁的沈从文在故乡的河流中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了整个人生,一种崭新的更庄严些与透入些的对现实和历史的掌握和解释在他心里涌动,他对人类,对生命,对宇宙的体验在湘西的群山中那一脉静谧的水边达到了上下通融,与万物契合的崇高境界。我想象作家写作此文时内心时时难以平伏的哀痛,常常泪流满面又会心微笑的样子(我的阅读就是这种样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的感受和理解与学生交流,我想象他们被感动,想象爱的气息在几颗年轻的心灵之间忧伤地流动。
我陶醉在我所领悟到的《边城》中那些直指人心的美丽情绪思想中。
首先,《边城》是诠释爱的,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友朋之爱、乡邻之爱,乡士之爱组合成的人伦社会之爱,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其次,《边城》是要阐释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还包括作品本身结构行文的诗性之美,无处不美。而这爱和美的背后无疑暗伏着一种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画的人生、社会本身的缺憾,比如美丽的都不容易长存的凄凉的故事结局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小说流溢的神秘宿命气息等。二是这爱和美在从很久以前开始的现实中的消失,这就是所谓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因此其二,《边城》是要表达缺憾的。其四,《边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会理想的诉求我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实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小说践行着作者想要建造精致、结实、匀称的供奉‘人性’的中国的希腊小庙的理想。
如此美丽,如此丰富边城让人心驰神往,想来教和学都该是极其美丽的事情。但是我显然被冲昏了头脑,忽略了学生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也忽视了对最佳课堂结构的追求,于是我最初的尝试是失败的。
依据大学时代《文本解读》课堂得来的经验,小说首先肯定得抓故事、环境、人物三个要素。于是我们从读故事开始(我当然知道《边城》的故事很弱,只是藉此引入),先是整部小说的情节,然后是课本节选十三、十四、十五章的情节,再把这个情节与其他小说如《孔乙己》《变色龙》《范进中举》比较,凸现其简单朴素、舒缓自由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讨论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即叙述技巧层面的与众不同之处一一不以情节的腾挪跌宕牵引人心,而是用美丽的景物描写、风俗描绘,传神的心理刻画、对话描摹营造故事背景氛围,烘托表现人物心理的成长起伏,让小说形成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意境。由此过渡到景物描写、风俗描绘的分析,然后是心理刻画、对话描摹的鉴赏,自然进入人物形神、性情的理解,人物之间关系、情义的把握,最后去挖掘隐匿在故事环境人物背后的小说主题。一遍下来可谓面面俱到,但处处如蜻蜓点水,而学生与作品的隔膜导致我拖着他们往前走的'悲壮场面尤其让我感到挫败的沮丧。我明白我懂不代表学生懂,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怎样让学生懂得。
我想关键就在于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并且营造让学生迅速进入的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在哪儿,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替学生做主,得让他们自己说,于是就有了课堂开始阶段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表达你的阅读感受的环节设计,学生的表达指向是丰富的准确的,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意蕴深刻的问题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一一请问这究竟是一篇小说还是散文?学生肯定会说是小说,因为教材就是这样介绍的。但是我将坚持说《边城》更像散文,因为她具备散文情意真、内容美、形式自由的三个特质。然后让学生去寻找文本中的美点,探讨美在何处,怎么美,为什么美。于是引领学生或者说被学生引领共同走入《边城》的角角落落,在沈从文如诗的文字美丽的肌肤里,领略茶峒的秀丽风光,体会边地淳朴的民风,理解翠翠美丽的形神,感受翠翠、祖父、保送等人间真挚、朴素的爱和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美丽的人性光芒,为故事和文字的忧伤而忧伤,为这一曲古朴的爱和美的颂歌而神往,悄悄逼近《边城》的这一次对人生、社会观的全面逼近。
任何交流都需要特定的和谐的有张力的场。《边城》的场在何处?城市少年看得见天空中被夕阳烘成的桃花色的薄云吗?杜鹊的叫声是怎样一种叫声?泥土草木和各种甲虫类气味是怎样一种气味?山上竹室在月光下如何变成一片黑色?那小小夜莺夜半的吵闹和闭着眼的安睡与繁密如落雨的虫声是怎样美妙的复奏?……我曾试图利用音像的资料来帮助我建造这个场,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掉了,史绍典老师课堂要原生态的叮嘱更坚定了我远离现代文明器具的主意。因为所有形象直观具体的解释都有可能是对丰富的简化,对真实的歪曲,对深刻的疏离。于是我赤手空拳,试图用最原始的说与写,思考和交流来营造这个场。转接是流畅的,过程是自由的,气氛是民主的,不要预设,拒绝灌输,在行走中寻找闪亮的星星,捡拾美丽的珠贝。当然还有开头那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另外一种人生结尾蕴藏的热情、隐伏的悲痛的点拨,帮助我营造着这个场。我们所依靠的只是我们那一颗颗敏感善良的心、聪慧正直的脑。
但是,我感到了力不从心,我还是觉察到了学生、听课者、我与《边城》的疏离。我和学生的疏离,我和所有在场者的疏离,我有了逃走的欲望,逃到边城中去,逃到那个似于存在似乎不存在的地方去。我发现我的官能的不足,发现我的认知的浅薄,我渴望将自己的这些体验汇入到《边城》所在的那一条人类整体经验的河流中去,虽然未知前方何处。
《边城》节选的解读 篇3
翠翠第二天在白塔下菜园地里,第二次被祖父询问到自己主张时,仍然心儿忡忡的跳着,把头低下不作理会,只顾用手去掐葱。祖父笑着,心想:“还是等等看,再说下去这一坪葱会全掐掉了。”同时似乎又觉得这其间有点古怪处,不好再说下去,便自己按捺到言语,用一个做作的笑话,把问题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了。
天气渐渐的越来越热了。近六月时,天气热了些,老船夫把一个满是灰尘的黑陶缸子从屋角隅里搬出,自己还匀出闲工夫,拼了几方木板作成一个圆盖。又锯木头作成一个三脚架子,且削刮了个大竹筒,用葛藤系定,放在缸边作为舀茶的家具。自从这茶缸移到屋门溪边后,每早上翠翠就烧一大锅开水,倒进那缸子里去。有时缸里加些茶叶,有时却只放下一些用火烧焦的锅巴,乘那东西还燃着时便抛进缸里去。老船夫且照例准备了些发痧肚痛治疱疮疡子的草根木皮,把这些药搁在家中当眼处,一见过渡人神气不对,就忙匆匆的把药取来,善意的勒迫这过路人使用他的药方,且告人这许多救急丹方的来源(这些丹方自然全是他从城中军医同巫师学来的)。他终日裸着两只膀子,在方头船上站定,头上还常常是光光的,一头短短白发,在日光下如银子。翠翠依然是个快乐人,屋前屋后跑着唱着,不走动时就坐在门前高崖树荫下吹小竹管儿玩。爷爷仿佛把大老提婚的事早已忘掉,翠翠自然也早忘掉这件事情了。
可是那做媒的不久又来探口气了,依然是同从前一样,祖父把事情成否全推到翠翠身上去,打发了媒人上路。回头又同翠翠谈了一次,也依然不得结果。老船夫猜不透这事情在这什么方面有个疙瘩,解除不去,夜里躺在床上便常常陷入一种沉思里去,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想到了这里时,他笑了,为了害怕而勉强笑了。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一堆过去的事情蜂拥而来,不能再睡下去了,一个人便跑出门外,到那临溪高崖上去,望天上的星辰,听河边纺织娘以及一切虫类如雨的声音,许久许久还不睡觉。
这件事翠翠是毫不注意的,这小女孩子日里尽管玩着,工作着,也同时为一些很神秘的东西驰骋她那颗小小的心,但一到夜里,却甜甜的睡眠了。不过一切皆得在一份时间中变化。这一家安静平凡的生活,也因了一堆接连而来的日子,在人事上把那安静空气完全打破了。船总顺顺家中一方面,则天保大老的事已被二老知道了,傩送二老同时也让他哥哥知道了弟弟的心事。这一对难兄难弟原来同时爱上了那个撑渡船的外孙女。这事情在本地人说来并不希奇,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有钱船总儿子,爱上一个弄渡船的穷人家女儿,不能成为希罕的新闻,有一点困难处,只是这两兄弟到了谁应取得这个女人作媳妇时,是不是也还得照茶峒人规矩,来一次流血的挣扎?
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是不至于动刀的,但也不作兴有“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子爱与仇对面时作出的可笑行为。那哥哥同弟弟在河上游一个造船的地方,看他家中那一只新船,在新船旁把一切心事全告给了弟弟,且附带说明,这点爱还是两年前植下根基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两人从造船处沿了河岸又走到王乡绅新碾坊去,那大哥就说:“二老,你倒好,作了团总女婿,有座碾坊;我呢,若把事情弄好了,我应当接那个老的手来划渡船了。我欢喜这个事情,我还想把碧溪岨两个山头买过来,在界线上种大南竹,围着这一条小溪作为我的砦子!”
那二老仍然的听着,把手中拿的一把弯月形镰刀随意斫削路旁的草木,到了碾坊时,却站住了向他哥哥说:
“大老,你信不信这女子心上早已有了个人?”
“我不信。”
“大老,你信不信这碾坊将来归我?”
“我不信。”
两人于是进了碾坊。
二老说:“你不必——大老,我再问你,假若我不想得这座碾坊,却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这念头也是两年前的事,你信不信呢?”那大哥听来真着了一惊,望了一下坐在碾盘横轴上的傩送二老,知道二老不是开玩笑,于是站近了一点,伸手在二老肩上拍打了一下,且想把二老拉下来。他明白了这件事,他笑了。他说,“我相信的,你说的是真话!”二老把眼睛望着他的哥哥,很诚实的说:“大老,相信我,这是真事。我早就那么打算到了。家中不答应,那边若答应了,我当真预备去弄渡船的!——你告我,你呢?”“爸爸已听了我的话,为我要城里的杨马兵做保山,向划渡船说亲去了!”大老说到这个求亲手续时,好象知道二老要笑他,又解释要保山去的用意,只是因为老的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我就走了车路。
“结果呢?”
“得不到什么结果。老的口上含李子,说不明白。”
“马路呢?”
“马路呢,那老的说若走马路,得在碧溪岨对溪高崖上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把翠翠心唱软,翠翠就归我了。”
“这并不是个坏主张!”
“是呀,一个结巴人话说不出还唱得出。可是这件事轮不到我了。我不是竹雀,不会唱歌。鬼知道那老的存心是要把孙女儿嫁个会唱歌的水车,还是预备规规矩矩嫁个人!”
“那你怎么样?”
“我想告那老的,要他说句实在话。只一句话。不成,我跟船下桃源去了;成呢,便是要我撑渡船,我也答应了他。”
“唱歌呢?”
“这是你的拿手好戏,你要去做竹雀你就去吧,我不会检马粪塞你嘴巴的。”
二老看到哥哥那种样子,便知道为这件事哥哥感到的是一种如何烦恼了。他明白他哥哥的性情,代表了茶峒人粗卤爽直一面,弄得好,掏出心子来给人也很慷慨作去,弄不好,亲舅舅也必一是一二是二。大老何尝不想在车路上失败时走马路;但他一听到二老的坦白陈述后,他就知道马路只二老有分,自己的事不能提了。因此他有点运气恼,有点愤慨,自然是无从掩饰的。二老想出了个主意,就是两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岨去唱歌,莫让人知道是弟兄两个,两人轮流唱下去,谁得到回答,谁便继续用那张唱歌胜利的嘴唇,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大老不善于唱歌,轮到大老时也仍然由二老代替。两人运气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这么办可说是极公平了。提议时,那大老还以为他自己不会唱,也不想请二老替他作竹雀。但二老那种诗人性格,却使他很固持的要哥哥实行这个办法。二老说必需这样作,一切才公平一点。
大老把弟弟提议想想,作了一个苦笑。“×娘的,自己不是竹雀,还请老弟做竹雀!好,就是这样子,我们各人轮流唱,我也不要你帮忙,一切我自己来吧。树林子里的猫头鹰,声音不动听,要老运气时,也仍然是自己叫下去,不请人帮忙的!”两人把事情说妥当后,算算日子,今天十四,明天十五,后天十六,接连而来的三个日子,正是有大月亮天气。气候既到了中夏,半夜里不冷不热,穿了白家机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去,遵照当地的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去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到应当回家了时,就趁残月赶回家去。或过那些熟识的整夜工作不息的碾坊里去,躺到温暖的谷仓里小睡,等候天明。一切安排皆极其自然,结果是什么,两人虽不明白,但也看得极运气自然。两人便决定了从当夜运气始,来作这种为当地习惯所认可的竞争。
《边城》节选的解读 篇4
滇南屏边的冬季,天空灰朦朦的,笼罩着一片寂静。地平线上,除了建筑物和路,所有的山还有山谷全都是黛青色的了。街道上匆匆地有几个人影,很精壮。偶尔有车辆驰过,噪音很大,久久地还能听到。
到了傍晚,浓雾顿时从四周涌出来,渐渐地什么也看不见了。天真的黑了,雾遮盖了天空和大地。人家屋里几团桔红的灯光亮了起来,不刺眼,不闪烁,倒象画中的点缀渲染。
你走在街上,在浓雾中偶尔会毫无防备的碰上一两个人,相互看一眼,仍各自走各自的路。在这红土地上生活了这么多年,屏边的浓雾也就变得平常了。乍一想还真不明白这雾是从那儿来的呢?是山吐出来的吗?自打掉出娘胎,就见到了雾,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了。
入夜以后人们都睡了,不知发生过什么,大约也不会发生什么的。只是每天早晨天空就绵绵地下起细雨,这细雨淋不湿衣服的,但总有人喜欢打着把花伞,很富诗意的。却不知什么时候,又没了细雨。这时天空亮亮的,以为太阳出来了,抬眼望望,并没太阳,只是这般亮亮的一片天空。
在屏边,所有看得见的山皆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黛青,或苍翠,或嫩绿,叫你难以想象山的光秃。山都很美,路都崎岖蜿蜒。
休闲时去山中玩,乘同伙在山坡草地上野炊,我独自溜进山林。一会就见不到了阳光,听不到了人声。周围全是无尽的树和盘串于树间的筋藤,没有路,也许也无人来过,就往高处爬。手抓住树干或藤条,脚下全都是松软的腐烂的落叶,潮湿的空气移动着,到处可闻树梢上鸟的叫声和飞动声。
这好象都没有什么奇怪的,唯惊叹竟有如此厚软的落叶,象山的被子,又是树的养料。冬季树枝上的绿叶仍很茂盛,却不断有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絮絮嗦嗦周而复始。此景此情,我才真正悟到新陈代谢的力量,和自然界的永恒,生命无始无终。
待爬到一处平地,阳光从树顶斜射下来,才知到了山顶。选一棵粗壮的树,爬上树顶朝前看,那边还是山峰,比这儿高。我于是纳闷起来,上山的时候,本是选好最高峰的。
连续的阴郁天气,连续的霏霏淫雨。今晨,路已凉干,天空蓦然开朗。
一会,就证实了人们的意料:天晴了。赤黄的太阳跃出山峦,几日不见,若羞涩般颤微微的。阳光温和清新,稍感刺眼。东方的山梁披挂着褐色的云彩,苍苍茫茫。远处群山青黛,由远移近渐渐地由黛变青,由青转翠,由翠换绿。路旁的草及树枝皆湿淋淋的,茂盛拥挤,在晨曦下争相泛起金色的草绿,神韵丰润。
鸟儿顿时欢愉起来,悦耳的歌唱,让这绿色山群中所有的生灵都感到心旷神怡。高山峻岭,巍峨雄峙,横亘连绵,重峦叠蟑,展现出衰牢山系的气魄和风格。而这些,都是时时可见的。
瞧这会所有的纵横沟谷,都填满了云爱云逮的白云。沟中的如河带,谷里的似玉湖,露出座座山巅象海中礁岛,晨霭是迷离的裙纱,轻盈飘抚欢欣的脸。见过黄山云海的人,就知道这也叫云海;不知道黄山云海的人,也明白这是云的最佳美丽。于是有人会去考证屏边“白云乡”的名称来历了,于是还会有人去考证苗族“踩花山”的意韵。他们踩的是如野花一样美丽动情的山,而非普通的山。
太阳缓缓地升高,云层渐渐地散离,待不到正午,已是完完全全的好晴天。这时候,山全是翠绿,除了山的翠绿,世界就只有另一种颜色,即天的瓦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