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经之宽心篇

时间:2014-07-04 05:49: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曾国藩心经之宽心篇

  曾国藩心经的宽心篇主要讲了什么呢?我们能从曾国藩心经的宽心篇中学到什么呢?

  宽心篇

  须放大胸怀,游心物外,乃能绝去一切缴绕郁悒,烦闷不了之习。

  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何其大也!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闲。余近年专在此处下功夫。

  1

  [原典]

  阅《范文正集》尺牍,《年谱》中有云“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请宽心将息”云云。乃劝其中舍三哥之帖。余近日多忧多虑,正宜读此一段。

  [注疏]

  原典大意是:读《范文正集》其中在《年谱》一篇中有这么一段:“古往今来,圣贤之人无数,但都不能免于一死,死了之后也就一了百了,世事不问。空着手来到世间,又空着手回去,这个规律谁都无法逃避。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大放宽心,该来的时候来,该去的时候去,不要把生死看得过重。这样一来,人的心情舒畅了,身体才会健康,吃起饭来才会香甜可口,即便一时身体不好,吃点药也会很容易奏效。如果平时好好的,一碰上烦恼就想这想那,茶饭不思,这样就很不好。更何况生病久了,就会想到更远的将来,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死亡的恐惧便涌上心头,这样就更吃不下饭去了,因此应当大放宽心,安心养病,这才是正道,”我这些天米,忧愁烦恼之事不断缠身,因此应当好好读读这了一段,体会其中蕴味。

  2

  [原典]

  日内,思古来圣哲名儒之所以彪炳宇宙者,无非由于文学、事功。然文学则资质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事功则运气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惟是尽心养性,保全天之所以赋于我者。

  [注疏]

  原典大意是:古往今来,圣贤名士之所以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印象,无非是他们在文学或者事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文学方面,要有所成就,天赋占十分之七,而个人的努力则仅占十分之三;在事业方面要有所成就,则运气占十分之七,个人努力占十分之三、因此,尽心尽力,发挥好自己的`特长,不辜负上天赐予自己的天赋和良好的机遇也就够了。

  3

  [原典]

  夜读《柳子厚文集》。目蒙特甚,夜不成寐,公愤私忧,展转不能去怀。因思邵子所谓观物,庄子所谓观化,程子所谓观天地,生物气象,要须放大胸怀,游心物外,乃能绝去一切缴绕郁悒、烦闷不宁之习。

  [注疏]

  原典大意是:晚上读《柳子厚文集》,看着看着眼睛就有些累了,于是躺在床.上休息,但辗转翻侧,不能人眠。回想自己为官多年,公事私事,诸多烦恼之事,都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于是就想起古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来:邵子所谓“观物”,庄广听渭“观化”,程子所谓“观天地”,他们这些人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对于天地万物,必须胸怀宽广,置心于物外,这样去除烦恼,保持一份顺畅的心情。

  4

  [原典]

  中饭后热极,因读东坡“但寻牛矢觅归路”诗,陆放翁“斜阳古柳赵家庄”诗,杜工部“黄四娘东花满蹊”诗,念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何其大也!余饱历世故,而胸中犹不免计较将迎,又何小也!沉吟玩味久之,困倦小睡。

  [注疏]

  原典大意是:中午饭后,天气十分炎热,顺手拿起几本诗集来读。其中有苏东坡诗“但寻牛矢觅归路”一句,陆游诗“斜阳古柳赵家庄”一句,杜甫诗“黄四娘东花满蹊”一句,不禁感慨万分:古人胸襟宽广,洒脱悠远,心中坦坦荡荡,毫无渣滓。令人佩服!再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人情世故经历不少,可谓见多识广,但同他们这些人比将起来,仍显得气量狭小,心中有杂念!慢慢读来,细细品味,自觉受益匪浅。

  5

  [原典]

  弟近来气象极好,胸襟必能自养其淡定之天,而后发于外者有一段和平虚明之味。如去岁初奉不必专折奏事之谕,毫无怫郁之怀,近两月信于请饷请药毫无激迫之辞,此次于莘田、芝圃外家渣滓悉化,皆由胸襟广大之效验,可喜可敬。如金陵果克,于广大中再加一段谦退工夫,则萧然无与,人神同钦矣。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余近年专在此处下功夫,愿与我弟交勉之。

  [注疏]

  原典大意是:弟最近气色很好,一定是由于胸怀宽广,淡泊名利的原故。去年年初,皇帝下圣旨不许你专折奏事,但你并没有因此而不快;这两十月写信来请求拨饷银、拨火药,信中也没有使用激烈的言辞,这都是心胸广大的明证。这次,如果能一鼓作气,攻下太乎大国的京城南京,顺便在此事上做些谦让的功大,不与人争功,就算是真正做到心胸坦荡,别无所求了。富贵功名都是浮名虚利,只有胸怀宽广才是对自己最有用的。我这几年来也是全心全意在这上面下功夫,希望兄弟你和我一同为此而努力。

  6

  [原典]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盖容则恕人,忍则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一善之长,即为炫暴;一言之誉,即为动容。皆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昔人谓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

  [注疏]

  原典大意是:涵养深的人、能容纳别人错误的人,品德就会高尚;遇到挫折能够忍耐并积极寻找出路的人做事才能够成功。原因是什么呢?气量大了就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能忍耐,做事情才有持久力,才能百折不挠。一点点不如意就勃然大怒,—点点不称心就愤然发作,一点点善长就向他人炫耀,听到—点点夸奖就激动万分,这些都是涉世不深、涵养不够、心胸狭窄的表现,这样的人也是薄福之人,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古人云:气量会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增长,遇到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不喜不惊,这样的人才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7

  [原典]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旷睟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注疏]

  原典人意是:古往今来的圣贤之人,胸怀都十分宽广,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如笃实恭敬,修身养性而获得聪明睿智,这是程子的学说;通过自己的诚心感通神灵,先知先觉,这是子思的劝诫;安贫乐道,以道德修养来修身,这是孔产、颜回、曾子、孟子之道;欣赏自然界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吟诗作赋,怡然自得,这是陶渊明、自居易、苏轼,陆游的情趣。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古人的心境不能领略其中一二,反复思考,感慨不已!

  8

  [原典]

  夜不甚寐。思孔子所谓“下学上达”,达字中必自有一种洞彻无疑意味,即苏子瞻晚年意思深远,随处自得,亦必有脱离尘垢、卓然自立之趣。吾困知勉行,久无所得,年已五十,胸襟意识,犹未免为庸俗之人,可愧也已。

  [注疏]

  原典大意是:晚上躺在床上,辗转翻侧,不能入眠,孔子说过“下学上达”,这达字中一定有一种看透人间万物的意味,苏轼晚年的时候,写诗作赋意蕴深远,将深刻道理喻于平凡小事之中,想必那时的苏轼也一定参透世间万物,有种众人皆浊而我独清的趣味在里面:我年已五十,了解仍然不多,做的也不够好,因此没有什么成就,胸襟也不算广大,见识也算不上高远,只能算作一个平庸平常之人,实在有愧啊。

  9

  [原典]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余所以令刻“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注疏]

  原典大意是:我们现在领兵打仗,也是处于名利场之中,因此应当每日操劳不息,就像农民耕作、商人追逐利润,船工逆流而卜——样,早出晚归,日夜不息,这样才能取得成功。但我们在实际做事操劳之外,却还要有一股豁达磊落之气象,以宽阔的胸怀,泰然处之,遇事不惊。这样,既勤劳又洒脱,最有人生的蕴味、我之所以找人刻印章“劳谦君子”送给你,就是这个原因。

曾国藩心经之宽心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