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谨全文及解释

时间:2015-06-06 05:13: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弟子规谨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弟子规谨全文及解释,欢迎阅读!

  弟子规谨全文及解释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译文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弟子规谨读后感

  《弟子规》中第三部分“谨”是修身的根本,它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谨》与前两章不同,前两章的是孝顺,而《谨》却写的是让我们行为不可以放逸。孔子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只有严谨才能少犯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正己身,立己志。

  为人子女应早起,把握光阴。正如陶渊明所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而我们应当怎样珍惜时光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走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的《匆匆》告诉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挤出时间,而不是缩短自己的休息时间。

  《弟子规》作为古代一部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的书,能在如此开放的现代得到推崇,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通读全书,会发现它几乎不含封建思想,且它所包含的大多数衣食住行规范在现代仍值得倡导,以“谨”为例便可窥见一斑。将谨的内涵扩大,还有“慎独”之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应该做到问心无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德行高尚,通过礼仪文明,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才是“谨”的根本。

  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有人将其当作一本书,可以用来阅读,有人用来当作教材,教化他人,而我认为,不妨将它看作自己的一种无形的法律,筛去不必要的,让精华时刻约束自己,做足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时间一长,当它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一种本能时,我们便学会了《弟子规》。

弟子规谨全文及解释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