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11-02-07 03:1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本诗中这两句其实就是借取“鱼雁”这两个典故而化用到春天江滨景物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是说传递书信的鸿雁已经早就远远地飞走了,而月光又不能渡过,因而也就不能替我传递音信。“鱼龙潜跃水成文”,指传递书信的鱼龙(这里偏指鱼)也跃入到幽暗的水底藏了起来,看不见了,只剩下水面的波纹而已,意思还是指找不到传递音信的办法。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句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