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赏析
《终风》,《诗经·邶风》的一首。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这是一位妇女写她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遗弃的诗。
原文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注释
女子对狂暴丈夫的怨恨。一说卫庄姜伤所遇不淑。
终:一说终日,一说既。暴:疾也。谑浪笑敖:戏谑。中心:心中。
霾(音埋):阴霾。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
曀(音壹):阴云密布有风。嚏(音替):打喷嚏。
虺(音灰):形容雷声。
译文
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
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狂风遮天又蔽地,不见太阳黑漆漆。长夜醒着难入睡,想他不住打喷嚏。
天色阴沉黯无光,雷声轰隆开始响。长夜醒着难入睡,但愿他能将我想。
鉴赏
本诗描写一个被男子玩弄后又抛弃的女子的悲伤和期望。诗借刮风、下雨、天阴、打雷比喻男子喜怒无常,放纵无礼,粗暴傲慢的性格和善于调笑的手段,给一个天真、纯洁女子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悲哀,女子却没有怨怒和悔恨,反而夜中不眠期望男子挂念,其实是借男子来写自己想念。感情复杂、曲折、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充分展现了女子的多情多义和男子的粗暴无情。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说:“《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认为是庄姜遭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诗集传》说:“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认为庄姜受丈夫卫庄公欺侮而作。其实,这是写一位妇女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弃的诗,当出自民间歌谣,与庄姜无关。
诗共四章。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
第一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谑浪笑敖”,《鲁诗》曰:“谑,戏谑也。浪,意萌也。笑,心乐也。敖,意舒也。”连用四个动词来摹写男方的纵情粗暴,立意于当时的欢娱。“中心是悼”,悼,担心忧惧的意思,是女方担心将来的被弃,着意于将来的忧惧。
第二章承“悼”来写女子被弃后的心情。“惠然肯来”,疑惑语气中不无女子的盼望;“莫往莫来”,肯定回答中尽是女子的绝望。“悠悠我思”转出二层情思,在结构上也转出下面二章。
第三、四章表现“思”的程度之深。“寤言不寐”,是直接来写,“愿言则嚏”、“愿言则怀”则是女子设想男子是否想她,是曲折来写。而归结到男子,又与第一章写男子欢娱照应。全诗结构自然而有法度。
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陈启源指出其比喻的特点:“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毛诗稽古编》)。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
诗经故事
庄公是在秋收过后娶的陈国姐妹,接下来的那个冬天是庄姜一生中过的最难熬的冬天;
冬天的风很寒冷,整日里刮着,庄姜的房中没有了去年那样的温馨、热闹,除了几个不多言语的侍女以外,就没了别的.人,天空中风的啸声却更添了房中的寂静,那往日的一切,已恍若隔世,为什么会这样呢?昨日的欢笑,分明还在耳边回响,而笑闹中的戏谑,还让人的脸儿发烧,可庄姜的心中,已然被一种凄凉的情怀填满。
傍晚的时分,庄公曾来过庄姜的房中,早已期盼着的庄姜,满以为庄公念及了以往的情份,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是来陪一陪自已的呢,却没想到那庄公只是笑着坐了坐,问了问屋子里的冷暖,逗了逗鸟笼里的八哥子,就让那陈国姐妹生拖了去,是一路笑着走的呢,竟管她们也请了庄姜一块去玩,可她怎么去呢?
风还是在吹着,这风已不在是在天上刮了,而是在庄姜的心头刮过,把一颗心吹的很凉很凉。
在这样的夜里,这样寒冷又漫长的冬夜里,从出生以来就没有独睡过的庄姜,如何能睡得下呢?那一幕幕往日的的回想就成了熬过这长夜的唯一之方了。
白天也是阴霾的,太阳也只是个白影子挂在天上,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温暖;风仍在终日的刮着,庄姜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熬着,整夜的辗转反侧,似乎让她也感上了风寒,打喷嚏是常有的事了,可这样的喷嚏,却使她心存了念想,总觉得那个人是又念记起了她,如是,一种祈盼、一份幻想,便又出现在心头之上,可随着夜幕的垂下,那祈盼和幻想是一次次的破灭了。
风仍在刮着,在夜里,响声一阵比一阵大,似乎是天空中有雷声在迸发,难以入寐的人啊!谁又知道你的心中把谁在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