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襄邑道中》是南宋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襄邑道中》原文翻译及赏析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古诗简介
《襄邑道中》是南宋诗人陈与义诗作之一,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翻译/译文
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注释
①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在开封(北宋京城)东南150里,惠济河从境内通过。
②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③不知:不知道。
④俱东: 俱: 一起 指一起向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赏析/鉴赏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说飞花“照船红”,于染色中见本色,则“两岸”与“船”,都被“红”光所笼罩。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只说“榆堤”而绿色已暗寓其中,这叫“隐色字”。与首句配合,红绿映衬,色彩何等明丽!次句的重点还在写“风”。“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古人行船,最怕逆风。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
作者坐小船赶路,最关心的是风向、风速。这首小诗,通篇都贯串一个“风”字。全诗以“飞花”领起,一开头便写“风”。如果没有“风”,“花”就不会“飞”。次句出“风”字,写既是顺风,风速又大。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应该看到,三、四两句也写“风”,如果不是既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外的艺术效果。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南宋诗人。字去非,号简斋。其先本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因官迁洛,故为洛阳(今属河南)人。儿时为文即冠绝流辈。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谪监陈留酒税。金兵陷汴京,南下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久之,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1131)夏至行都绍兴,迁中书舍人,兼管内制。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为参知正事。八年十一月,病死于乌墩之僧舍。与义为人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待人谦和而内刚不可犯。工于作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作诗宗法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与陈师道。晚年身历国家破碎之痛,流离颠沛之苦,多伤时念乱之作,风格沈郁悲壮。又能词,所作不多,但语意超绝,有东坡词作清旷气。著有《简斋集》、《无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