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6-09-01 01:47: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及翻译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前言】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此诗情与景的交融。看似客观的景物描写,却融入了诗人沉重而悲愤的感情,简单几笔,勾勒出的画面却悲凉动人,色调低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学习抒情诗意境解读的一个很好的范本。

  【注释】

  ⑴幢幢(chuang chua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翻译】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君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元稹与白居易的交谊情深。

  首句先写室内景物。夜深的时候,灯油已将燃尽,昏黄的火苗在作最后的挣扎。摇曳的灯影映在墙壁上,室内显得格外阴沉幽寂。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凄惨悲凉!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呢了心境不好。固然,他在元和十年(815)的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刚刚到任,又不幸染病,自身遭际坎坷,本已心黯神伤了,何况这时候又听到那从远方传来的挚友白居易贬谪九江的消息呢!他震惊、他心悸,陡然从床上坐起。好友被贬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深太重了。他无论如何再不能入睡。在阴惨的灯影里,只觉得夜风吹雨,凉气通过疏窗一阵阵地往身上袭来。

  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的文学观点基本一致。政治倾向亦约略相同,守正不阿的品格,以及人生遭际种种亦非常近似,这些,都使他们的交谊非同寻常,一日不见,恍若三秋。身处贬谪,重病缠身的诗人在听到老友的不幸消息后,竟是那样伤心动情,这不正是二人友谊的历史记录吗?据载,白居易在江州读到这首诗以后,马上给元稹回了一封信,信中大呼:“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此等情辞,在短书中四次出现。对于元稹的诗句,白居易评论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侧耳。”拿元稹的诗与白居易的书信对读,我们无不为二人的深挚交情所打动。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句和末句都是景物描写,看似客观,实际上景中寓情。首句,侧重渲染室内悲凉的气氛,为全篇涂抹了一层暗淡、感伤的色彩。末句,写景兼顾室内与室外,笔法不仅变化。而且用“暗”、“寒”两字勾勒,这样,残灯、阴影、暗风,秋雨、寒窗等景物,便都与作者的悲凉心情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凄惨孤独,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中间两句,叙述听闻,抒发感受,但是又竭力使文笔生动形象,尽可能地诉诸画面。特别是第三句,“惊坐起”三字紧接在“垂死病中”之后,分量极重。诗人本已处在垂死状态,可见病情沉重危险,而在听到“君谪九江”的消息之际,竟然陡然坐起,其消息的惊动诗人心魄,诗人对挚友的关切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激不平,就都被强烈地表现出来了。三个字可谓传神之笔,作者善于捕捉人们刹那间的心灵震颤而引起的剧烈动态,言语看似不奇而却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治今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司马。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传到通州时,元稹正身患重病。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此语诚然。元微之在江陵,病中闻乐天左降江州,作绝句云:“残灯无焰影幢幢……”乐天以为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微之集作“垂死病中仍怅望”,此三字既不佳,又不题为“病中作”,失其意矣。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悲惋特甚。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卒情所激……非元、白心知,不能作此。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此诗重“此夕”二字。大凡诗中用字,最不可杂乱,此诗若“残”字,若“无焰”字,若“谪”字,若“垂死”字,若“惊”字,若“暗”字,若“寒”字,如明珠一串,粒粒相似,用字之妙,无逾于此。

  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衬第三句,而末复以景终之,真有无穷之恨。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诗)又有过作苦语而失者,元稹之“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船窗”,情非不挚,成蹙蹶声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正不须如此说。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残灯病卧,风雨凄其,俱是愁境,却分两层写。当此残灯影暗,忽惊良友之迁谪,兼感自己之多病,此时此际,殊难为情。末句另将风雨作结,读之味逾深。

  清代余成教《石园诗话》:香山谓:“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近代尤如此多有也”。愚谓白之于元也,“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两语,已曲尽其情矣。元之于白也,《闻授江州司马》及《得乐天书》两绝句,亦曲尽其情。

  清代朱宝莹《诗式》:点题在二句。首句先云“残灯无焰影幢幢”,谓残灯则无光焰,而其影幢幢不明,凡夜境、病境、愁境俱已写出。二句“此夕”,即此残灯之夕再作一读,下五字点乐天之左降,乃逾吃紧。三句转到微之之凄切,写得十分透足。四句写足一种愁惨之境,佰觉暗风吹雨从窗而入,无非助人凄凉耳。……读此可见古人友谊之厚焉。(品)凄切。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存诗八百三十余首。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原文及翻译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