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小知识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但具体区分,又有种种不同的版本名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籍版本小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籍版本小知识 篇1
(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
写本:早期的图书,都依赖于抄写流传,雕版印刷术普及之后,仍有不少读书人以抄写古籍为课业,所以传世古籍中有相当数量是抄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于工抄写的图书,非抄写者亲撰。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的称为精抄本。
稿本: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彩绘本: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绘写的图书。多用于插图或地图较多的图书。
原刻本:据原刻本重印的图书。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严审、字体工整、纸墨优良的刻本。其中请名人书写上版的刻本(多在书版上留有姓名)称为写刻本。
修补本、递修本:将旧存书版重新修整、补配之后印出的图书称为修补本或重修本。有的书版保存时间较长,历经多次修补,则称递修本。如果宋朝书版经过宋、元、明三朝修补的,则称为三朝递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将不同地区的书版,配合起来印成一种完整的书,称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却同为一部书。
百纳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纳本。清初人宋犖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祐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瓢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华燧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斋随笔》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等书。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一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我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常用于版画。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载:"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本,起于南齐衡阳王手写《五经》置巾箱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小册了,专供科举考生挟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称为挟带本。
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
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晚清及民国铅印古籍多用线装,与刻本外观形式相似,要注意鉴别。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图书。这也是晚清时传入我国的一种现代印刷方法。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纸上,覆于石面,揭去药纸,涂上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件字,易于辨认。
(2)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刚刚出现,抄写本仍是图书的主要形式,流传下来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和历书。
五代刻本: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59年)刻印的图书。包括后唐、后晋、后周刻印的蓝本九经及后蜀、吴越、南唐刻印的类书、别集、佛经。
宋刻本: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本。
辽刻本:与北宋同时代,在契丹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契丹书禁甚严,辽刻本极少流传。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中发现了60余件印刷品,多为辽代刻经,还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国于1032年,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夏自创文字,并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经》等书,但传世很少。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宁夏贺兰山中发现了8册蝴蝶装西夏文刻经。
金刻本:大致与南宋同时,在金代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刻印的图书。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刻书最为发达,官方设有经籍所,主持刻书。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著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国之前在平阳刻印的图书。基本沿袭金代平阳经籍所旧规。传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注》,1249年平阳府张存惠晦明轩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1244年刻《玄都宝藏》残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1368年)刻印的图书。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为书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传较多,且有独特风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无论在刻书地区、刻书形式、刻书范围等方面都远胜前代。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正统以前较少。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图书。这一时期,官私刻书业均达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兴起,学者热衷于版本校勘,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现今流传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后所刻精刻本受到学者重视,有不少被列为善本。
民国刻本: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图书,以汇刻、翻刻历代珍本、善本居多。这一时期,影印、铅印技术已大量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势渐衰微。
(3)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
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因而书坊林立,一些著名书坊历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刻印的图书。以成都、眉山较发达,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开宝藏》,眉山则刻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七史及《资治通鉴》等书。蜀本又分大字、小字两种。
平阳本:又称平水本,金元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山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灭北宋以后,将北宋开封的刻工掠至这里,又设立刻书机构,从此平阳成为北方刻书中心。
日本本:又称东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纸,与高丽本相似,惟质量不及高丽本。日本本常间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较易识别。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古代朝鲜刻印的汉文古籍。我国印刷术最早传入朝鲜,朝鲜刻本继而传入我国。朝鲜本刻印比较精美,书品宽大,写刻清晰,多采用洁白的皮纸。
(4)根据刻书机构的性质,又可区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
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亲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昭槤《啸亭杂录》续录有内府刻书目录。
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书,一向被列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
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
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5)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内容完整无缺的图书。
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
残本:指内容残缺的图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缺,有的仅是缺卷、缺册,经过抄配,仍能补全;有的残缺过甚,只能作为他书的配本。一般说来,残本较足本的价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
稀见本;刻印较少,流传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志,历代族谱、家谱,均不多见。
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
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本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篡,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古籍版本小知识 篇2
钞本
钞本也称“写本”,只要手写的,统统都称钞本。一般唐以前称“写本”,唐以后称“钞本”。清乾隆以前的称旧钞本,清末民初称近钞本,民国以后的称新钞本。由于宋以后雕版盛行,现今流传下来的宋元钞本很少,但明代钞本还较多,清钞本更多。现存最早的钞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296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
钞本有优劣之分,取决于所抄底本与抄者。其中抄写精美、字体工整地称为精钞本。钞本价值比较高,因为一是钞本一般比较完整;二是钞本源出古本,错误较少;三是有些未刊刻仅存钞本的,或是原刊已供,或是可补他本之不足的钞本,钞本价值就很高;四是钞本有的出于名人之手,书法等价值较高,如手写本中往往有特别罕传的书籍,尤其是著名藏书家等的钞本,一般用自家专门钞书格纸,版心或栏外印有堂号,书中常常有校,有钞书题记,铃有印记,这种所谓名家钞本大都属于稀见之物。因此,钞本图书一直为研究工作者所重视。
对钞本的鉴定,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书法和风气;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纸墨和质量;熟悉各个时期的藏书名家、学者及其室名、别号和图书印章以及手迹字体。如从纸格的颜色看,人们往往称红格钞本、蓝格钞本、黑格钞本,或称朱丝栏、乌丝栏,大体上,明人多蓝格,清人多红格、黑格。
影钞本
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做影写本,又叫做影钞本。主要有影宋钞本和影元钞本两种。《天禄琳琅书目》卷四《周易辑闻》:“明之琴川毛晋,藏书富有,所贮宋本最多。其有世所罕见而藏诸他氏不能购者,则选善手以佳纸墨影钞之,与刊本无异,名曰影宋钞。于是一时好事家皆争仿效,以资鉴赏,而宋乘之无存者,赖以传之不朽。”影宋钞本创自明末汲古阁主人毛晋,抄摹非常精工,后人称之为“毛抄”。清代藏书家也往往有借宋元刻影抄的。一些宋元原刻亡失已久,借自影元钞本,可以看到原刻面目,所以收藏者对之颇重视,其价值仅次于旧刻本。
刻本
原名“堑本”,又名“刊本”,是雕版印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在唐代后期时已逐渐发展有雕版印刷本,分书商、私人和官府刻书,至宋代达到繁荣。刻本书的出现当推五代冯道刊刻“九经”为始。刻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
以时代区分:有宋、金、元、明、清刻本;
以刻书者区分:有官刻、私刻、坊刻本;
以刻版形式区分:有大字、小字、影刻、巾箱等;
以地域区分:有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四川、安徽、山西、湖北等各地刻本;
以印色区分:有朱印本、蓝印本、朱墨或几色套印本等;
以版式区分:有9行本、10行18字本、白口本、墨口本、两节本等;以纸张区分:有麻纸本、罗纹纸本、皮纸本、薄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等;
以刻印先后区分:有原刻本、翻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以内容及价值区分:有通行本、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孤本、善本等。
从宋代至清代,刻本书一直是历代刊刻书籍的主要形式。清末现代印刷技术传入我国后,雕版印书即趋衰落,但刻本图书的流通,对传播和保存祖国文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活字本
用胶泥、木、铜、铁、铅、锡、磁等制成方块单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中期,毕异首先发明了泥活字,此后陆续出现多种材质的活字本古籍。元代首先用木活字印出《大德旌德县志》(已供);元代王祯又用木活字排印了《农书》,但均未见存本。
明清时期活字本较多,明弘治五年(1492)华炼以铜活字排印了《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1495)又排印了《容42斋随笔》和《古今合壁事类备要》等书。清代又出现了磁活字版的《周易说略》,咸丰七年(1857)上海出现最早的铅活字本《六合丛谈》,开近现代铅字印刷之先河。清雍正年间,内府以铜活字排印了1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乾隆间又以枣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此外,流传到我国的还有朝鲜活字本。
活字本在古籍中所占份额极小,据资料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籍总共有数万种,但其中有书目可稽考的活字本仅220种,明以前的活字本基本无实物存世。目前藏家所追逐的基本围绕着清武英殿木活字“聚珍版”和青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武英殿“聚珍版”1773年起印刷,共用木活字25万多个,先后印了134种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但只印了64套,这批铜活字就被销毁,用去铸了铜钱。因此,存世之书愈显珍贵。
百讷本
用各种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的书本。“袖”本指经过多次补缀的僧衣,“百讷”形容补缀之多。百袖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莹,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80卷,称为百讷本《史记》。
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袖本《资治通鉴》。近代还有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讷本二十四史》,其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最为著名。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塑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汉书》用宋景佑刻本,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百袖本的显著特点是,全书版刻风格尤其是版式和字体多有差异。
校本
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的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研究版本除了鉴定其文物价值外,目的还在于辨别、获得善本。书籍传世或抄或刻总会有讹,如经校雄(校对)尤其经名家校做,当然更具有文物价值与使用价值。传世宋元校本极少,明人校本不多,而多批点本。
清人重考证,因此多校本。校勘名家有顾炎武、惠栋、钱大昕、戴震、黄烈、纪的、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郝懿行、桂馥、王筠、阮元等,不胜枚举。鉴别名家手校本,首先得看笔记,继而是印记、纸张与其他因素。清代著名的校本,有何焊七校《五臣注文选》及宋本《文心雕龙》,惠栋校《淮南子》,钱大听校《安南志略》,吴骞七校《笠泽丛书》。此外如黄玉烈、孙星衍等的手校本,也为艺林之宝。
善本
凡具有文献价值或文物价值的古籍,包括手稿、旧拓碑帖等,均称为“善本”。
清代张之洞曾提出善本的标准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缺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旧本(旧刻,旧抄)。”(《辅轩语》)如宋、元、明时所刊刻、抄写的书籍。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部门在整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就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将善本书的标准定为“三性九条”。
所谓“三性”:一是因其书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二是因其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具有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因其书雕版印制考究、插图等精美而具有的“艺术代表性”。善本范围可分为刊本、钞本、印本三种,但也包括清代早期精写刻本,传世稀世本,名人、学者的题跋、批注本等。以此“三性”为原则,延伸出下列具体可操作的“九条”:
第一,元代或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书籍;
第二,明代刻印或抄写的书籍(版本模糊、流传较多的除外);
第三,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钞本;
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刻印的书籍;
第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钞本;
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钞本;
第七,辛亥革命前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刻本、钞本;
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第九,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铃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凡是符合上述九条细则之一的就可称为善本书。
孤本
独一无二的罕见本称为“孤本”,未刻印的手稿或碑帖的旧拓本,世上仅存一本的,也称做“孤本”。
珍本
流行较少但文物价值较高的古籍刻本称做“珍本”。通常只侧重于珍本的文物价值。
残本
卷帐有侠、文字不全的古书称做“残本”。如一部书缺整卷、整册的,就可称做“残书”或“残本”,如果仅是缺书末若干页的,称做“不到尾”。
伪本
旧时一些书商为谋利而假造的善本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删去原书牌记和序跋等,并加以挖改描补的;冒充古本、珍本的;将一卷分为多卷,以残充全的;加盖伪章,冒充名家收藏或校勘的等。
宋本
宋本即宋代刻印的书。宋代雕版印刷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成了刻书中心,并呈现官、私、坊刻并举的局面。因年代较远但刻印精良,为藏书家所珍重。有建本、浙本、蜀本之分。政府各部门所刻书为官刻本,依其官署名称分为茶盐司本、转运司本、安抚司本、提刑司本。地方政府用公库钱刻印的书称“公使库本”。私人校刻的书称家刻本,著名的有赵、韩、陈、岳、廖、余、汪七家。书商所刻书为坊刻本。宋本刻印本的特点是,北宋质朴,南宋挺秀,以欧、颜、柳体为多,墨质精良。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纸多用白、黄麻纸,装帧主要是蝴蝶装。宋本多校勘精审、雕印精美,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另外,宋本避讳较严。
坊本
坊本是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坊刻本中著名的有浙本、娄州本、台州本、闽本、建本、蜀本等各种版本。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都是历史既久、刻书又多、名气很大的书坊,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塑本不相上下。元代书坊刻书,比宋代更兴盛,书坊集中之地,仍然是宋代以来的浙、蜀、闽以及金代山西平水(即临汾)。著名的书坊有建安余氏勤有堂、虞氏务本书堂、郑天泽宗文书堂等。元代坊刻没有经史大部及诸子善本,而以应科举的帖括经义及医书为多。明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适应社会需要,书坊大量编印出版了戏曲、小说、医药、日用百科之书,书业比较繁荣。明代晚期书坊所刻的书有一种坏作风,就是逞臆妄改。
清代书坊,多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清代坊刻图书,规模之大,历史之久,足以继汲古阁之后,下迄民国初年的著名书坊,以苏州洞庭席氏扫叶山房为最。
汲古阁本
明末江苏常熟人毛晋所刻书,亦称毛刻本。版心多印“汲古阁”字样,纸张为江西特制毛边纸。毛晋重古本,善校雄,刻书种类繁多,从明代万历末年到清代顺治初年,40余年之间,共校刻书600多种,包括《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文选李善注》、《宋六十名家词》、《六十曲种》、唐宋人别集、百家九流、佛经道藏、词曲小说等。
汲古阁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刻印精良。一是毛晋所刻之书多为宋元善本翻刻;二是毛晋曾以高薪聘请名士校勘书稿和书写版样;三是所刻印之书,纸墨精良,装潢考究。所以汲古阁本是历代私家刻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刻本,当时即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誉。后之学人,很多受惠于“毛刻本”。直到今天,除各图书馆外,流传于个人手中的“毛刻本”还有不少。
古籍版本小知识 篇3
有很多人喜欢古籍,通过阅读经典,补充知识,增长见闻。但是,在海量的古籍读物中,如何挑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就成了一个难题。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古文基础不同,又该如何挑选出心仪的古籍读物。比如同样是《李太白文集》,有点校本、注释本、选注本、译本、影印本等等。不了解其中的含义,肯定会出现选择障碍。希望您看这篇文章,对古籍版本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选对适合自己的古籍读物。
点校本是指对古籍正文进行标点、分段、校勘而形成的版本。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现代人要想方便阅读,就需要经过专家学者对其内容进行标点断句。还有一点,古文没有段落这个概念,一篇文章往往不分段。这些状况都会给现代人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文字错漏,同样不利于现代人理解。有了点校本,这些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点校一般有三种方法,版本校、本校和他校。一个好的点校本,往往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如果对于古文有所研究,可以直接考虑选购点校本。有的时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读懂了,印象最深刻,收获也最多。并且阅读点校本还有一种求索的快乐。遇到不懂的字词,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读书的快乐尽在于此。
注释本,顾名思义就是对古籍内容进行注释。注释本一般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简单注释。对古籍中出现的难懂字词、典故、人物、事件、地理知识等内容加以解释。省去读者查找资料的麻烦。第二种,笺证。这是一种混合注释的形式,既对原文进行注释,也对前人的注释进行注释。比如《史记》这本书,从魏晋时期开始就有了注释本。到了现代,普通读者看魏晋的注释版本也有难度,所以就有了给注释加注释的笺证。第三种,集注、集解。这种形式很好理解,就是把一本古籍从古至今的所有注释都罗列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分析辨别。
选注本,是选集注释本的意思。一般来讲,选注本适合古籍爱好者,或者是刚刚接触古籍阅读的朋友。选注本的好处在于,书中的内容经过了专家学者的筛选,把一部书最精华的内容保留下来。选注本也有一个小缺点,那就是专业研究者一般不会关注选注本。
古籍的译本常常特指今译本,也就是现代人完整翻译古籍内容的版本。古文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点和疑点。最好的学习办法是,从译本入手,寻找自己喜欢的古籍。再去寻找注释本,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当你在阅读古文时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障碍的时候,那就去选择点校本,或者直接去看影印本。
古籍版本小知识 篇4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
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