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时间:2012-01-02 06:36: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厢记》

读《西厢记》随笔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大型的优美的喜剧性杰作,由《张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张君瑞害相思》《张君瑞庆团圆》五本二十折构成。《西厢记》描绘了崔莺莺与张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爱情故事,其中张生是个“始乱之,终弃之”的薄情书生,崔莺莺被谴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悲剧人物。作者的创作态度主要是肯定张生“善于补过”的行为,从而体现“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意识,歌颂青年男女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

《西厢记》的动人之处,首先表现在个性化人物的成功刻画。女主人公崔莺莺是一个热烈追求爱情自由的贵族少女,作者在刻画这一形象时,紧扣她的出身和教养,细腻逼真地描写她的青春觉醒和如何一步步冲脱封建枷锁的束缚,走向反叛道路的矛盾心理和艰难情状,通过这种描写,既突出崔莺莺聪慧机灵、温柔多情的性格主调,有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的长期教养在她身上留下的种种烙印。

张生原是一个热衷功名的封建士子。封建主义人生观对他来说,无疑根深蒂固。但张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追求崔莺莺所表现出来的“痴情”,更主要是这种“痴情”达到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和专一不二的真挚程度,这是张生有别于封建社会一般风流才子的表现。但我们也不难从其身份和作品中发现其迂腐、笨拙和懦弱的一面。正如红娘所耻笑的:“普天下害相思的不似你这个傻角”。

红娘是《西厢记》中刻画得最有光彩的人物。她身为丫鬟,但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有的是成全崔张爱情的正义感,在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发展过程中,她做了许多崔张想做但难以做出的好事,使崔张的爱情得以在封建势力的眼皮底下继续发展。她往返于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热情地为他们穿针引线,传达书信。在老夫人面前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反驳并让老夫人理亏,使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得到一次关键性的保护。当郑恒捏造事实诬陷张生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并一举揭穿了郑恒的阴谋。红娘不愧为张生和崔莺莺爱情的“擎天柱”。

老夫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和封建礼法的卫道者,但同时也是封建贵族家庭的贤妻良母 。丈夫逝世后,她独立撑起家业,用自己的威严和能力把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作为母亲,她疼爱女儿,视莺莺为心头肉、掌上明珠。这些都体现了她贤妻良母的形象。不过,作者重点要突出的是以她为代表的封建思想。以此为出发点,作者突出刻画了她在阻挠破坏张生和崔莺莺爱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虚伪、刻毒和冷酷的性格。

《西厢记》在艺术上也颇有成就,尤文辞优美,诗意浓郁为甚。如果说中国戏曲堪称“剧诗”,那么《西厢记》则是“剧诗”的典范。它的语言不管是曲词还是道白,在显示戏剧文学的动作性和人物个性化的同时,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给人美不胜收之感。像“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种融情于景,以景传情,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佳句比比皆是。

其次,该作品的另一特色是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变。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发展中,几经波折,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紧张和豁达之感,使读者紧跟着作品的主线走,深深被其吸引而不能自拔。当张崔的爱情遇到阻碍,仿佛没有希望时,我们不禁为其惋惜。正当张崔的爱情到达谷底时,往往出现贵人为其力挽狂澜,维护其爱情。这时我们的心情又松紧了,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可好景不长,紧接着又有新的.困难降临于张崔。张崔的爱情故事就是在这“忽而惊,忽而乐;忽而悲,忽而喜”,波折曲折的态势中发展。五本二十折的大型结构所以显得如此紧凑和令人爱看,与这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的冲突设计密切相关。

《西厢记》所体现的主题思想,是批判封建思想礼教,歌颂青年男女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王实甫所强调的“情”,是一种互相爱慕、互相理解,不为封建势力和封建婚姻观念所束缚的自由、真挚的爱情。以这种公开鲜明的表现方式,强调婚姻要建立在有情的基础上,进而否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前提的封建包办婚姻,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

有开拓意义。《西厢记》始终依他犀利的思想锋芒和瑰丽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人类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永远的传世经典!

《西厢记》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