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香江。20年来,香港写下的,仍旧是缤纷绚丽的篇章。这样的诗行,由700多万香港同胞、13亿中国人民共同执笔。海风吹拂的这片热土,在传承中成长,在蜕变中新生。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准备的2017大学生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征文,一起来看看吧。
2017大学生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征文一
我叫戈运平,94年,就读于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今年22岁,不知你们是否会好奇,一个22岁的小伙子竟然还在读大二,与我同届的同学大多都是96、
97年,这把年纪的我之所以还在这,是因为我在多次的辗转、徘徊、犹豫、抉择之后,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我中六(国内高三)毕业后,和很多人一样,不知所措,家里人想我在香港读IVE(国内大专),跟我学习成绩一样,不高不低的同龄朋友,也相继报读了IVE,于是我也迷迷糊糊地盲目跟从,在读了不到半年之后,我开始后悔了,才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己所喜欢、感兴趣的科目,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与我想象中的大学完全不同,可以说根本称不上是所大学。我既懊恼,又后悔。直到我遇见一位高中的师兄(现就读于暨大本部),1个小时的面谈,他跟我分享了他的故事、历程,改变了我今后的日子,造就了现在的我。现在,我也想跟你们分享我自己的故事,我的内地求学之路。
求学修业
我是广告学专业的,这学科所涉及的层面很广,很多师弟师妹在选专业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学这个专业,将来毕业后是做什么的?”,在这,我想说对于广告学来说 就业前景挺好的 涉及的面也挺广的 可以去报社,做公关,搞营销等等 自己认为广告学是很广泛的学科 这就要看你对待你所学的专业课哪方面更感兴趣。而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兴趣就在于新媒体网络这方面,就必须不断鞭策自己,在大学里,没人会提醒、督促你,你只能靠你自己自觉,主动不断的去学习知识、技能,熟悉掌握并运用各类软件,例如PS、AE、AI以及Office办公软件。
我是上了大学后,从零基础开始学起的,比起其他人,我是慢了一大截,谁不会到挫折,本科专业知识也好,软件技术也罢,都得靠自己一步步的去努力,从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才能有所收获。
生活体悟
暨南大学-华侨最高学府,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无论是出国留学,出外省考察文化交流,亦或是校内所举办的活动,各式各样,种类繁多,不但丰富了课余生活,还拓展了自我的交际圈,认识到形形色色的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暨南大学110周年校庆,以及暨南风表演,我加入了社团组织,并应邀上台表演,我跟在社团里认识的一群志和道同的朋友一起排练,不断修改,不断调整,只为了在台上留给观众一幕幕精彩的画面。总而言之,大学不像高中,每天都过着千变一律的生活,因为大学里的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
良师益友
我在大学里做了一件让我自己非常佩服的事情,也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我跟朋友在校门口开了家茶餐厅,当上了个小老板,从前期的众筹、策划、预算......实施,中间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其中的困难与辛酸是不可言喻了,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做得来,至少现在的我还没这能力,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去将这个梦想转化为现实。
还有一件事,就是去年寒假我参加了暨南大学紫荆谷青年领袖创业研习班这课程。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当中结识的朋友,也不是其中所学到的知识,而是让我开拓了眼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社会,让我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圈还太小,我们的思维太狭隘,我们所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也要紧跟步伐,不断增进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朋友的帮助下共同努力。
最后,我想说大学是一个建立在传统学校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个平台,让你在真正步入社会这所大学之前,去缓和、适应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确立自身的定位,选择心目中的道路,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我们携手共进,放飞梦想!
2017大学生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征文二
1997那年,香港回归,五星红旗,维港升起。那时的我才两岁,其时的震撼,其中的深意,其后的感慨,我未能一一理解。但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这20年的时光,我却是历历在目,因为这20年,我和我的家乡香港一样,都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
大学以前,大陆对于我来说是电视,网络上轮番不断的新闻报道,是旅游时令人惊羡不已的场景,但真正走进大陆,是我进入华侨大学。
来到华园前,我还有些许担心,我担心自己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住宿,交通,饮食,还有学习、生活,毕竟这里有着与香港完全不一样的制度,还有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我发现这里的老师和蔼可亲,这里的同学平易近人,在这里生活,就像在家一样让我感到我温暖。我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生活得多姿多彩。
大一刚入学,我加入学校广播台,一开始我因为我以为我蹩脚的普通话会很快被淘汰,却发现广播台竟然开设粤语一栏,专门服务港澳等以粤语为母语的学生,但最后我还是选择成为一名机务,操作学校为广播台配备的播音及录音设备及系统。为录制一部部优秀的广播剧,我与播音、采编们,可谓是通宵达旦地工作。工作期间,与各位播音以及采编充分交流在录音部分不断修改与重新录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后期处理添加丰富的音效以及对人声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同时也对其他优秀节目的制作方法进行借鉴。虽然我与其他成员的成长背景有所不同,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合作,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多见所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大二,担任了一年境外生联络部的干部之后,在老师的鼓励,学长的支持下,我成为境外生联络部部长。虽然大一一年积累不少工作经验,但我还是觉得自己管理上不够成熟,在一次想要策划举办一个新颖有趣的大型活动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自身时间安排不当的原因,终究是没能办起来,这也是我大学生涯中的一个遗憾。
也是在大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另外几位境外生同学组成队伍参加全国计算机比赛。我和我队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策划,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后期,从一开始只是简单地动漫动画到后面的复杂的游戏开发,我们一直在提升自己的已有技能,如挖掘动画的深层内容,提高编码能力。一开始我只是负责后期音效处理,也开始渐渐学习动画的UI动作编码。还有为了参加比赛,我和队员经常进行问答训练,模拟答辩的情景。虽然每次我们为了准备作品都会熬夜进行加班加点,但是成绩和奖项给了我们最好的报答,2014年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沈阳)动画组;2014年 ,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福州)动画组;2014年 ,第十六届华侨大学电脑大赛获得一等奖(短片设计);2015年,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成都)动画组;2016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设计普通组(福建省)获得一等奖(动画设计)等等。这些奖项都是老师与组员们通力合作的最好见证。
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学校最具特色的二十四节令鼓队。在白鹭湖畔,我们曾迎着朝阳,也曾沐浴过霞光,当鼓棒与鼓面撞击,我听到不仅仅是鼓声阵阵,更是泱泱中华五千年不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响。这样响声与在街上的汽车只震动耳膜的鸣笛不同,它们真正地穿越历史,震撼心灵。
很快我将从华大毕业,而毕业之后,我愿意把我在华园的故事讲给香港同胞、海外侨胞们听,让他们知道这里有许多像华大一样的学校包容各国文化,让境外、海外学子与祖国联系更紧密,更是愿意把我在祖国怀抱中成长的故事,把祖国日益壮大的事实与他们分享。虽然我可能回到香港,但我将和千千万万的华大学子,和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一样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2017大学生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征文三
2013年9月7号,我怀揣着忐忑不安与兴奋不已的憧憬,我跨进了蜚声海内外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大门。从这刻开始,我的人生起点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量变到质变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感觉:我读的国际商学院设在珠海校区,走进校区;宽阔的水泥路面两旁,树木葱绿茂盛,教学楼、生活区布局井然有序,配套完善,来自海内外的学生自这一天起,同学的缘份去掉了距离与陌生,共处一个校区里,共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四年的大学生生活印记将在这里“镌刻”’。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的新奇迥异于与往两点一线铁律的中学生活,错开的教室,不一的教学时间以及灵活的课程编排使校区的林荫绿道始终都可以看到有学子三五成群穿梭的身影。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在一个宁静与繁华交织的大学校区里,这里俨然就是我们的乐园。
我的人生轨迹开始在这里改变和记录:我从一个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型开始向现实低头,开始学习穿衣搭配,洗衣做饭等以前不须操心的琐事,生活教会了我面对现实的生存之道,独立使我明白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在这里,我花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度过了艰难的适应期,从作息生活到学习自修完成第一次蜕变。但是,真正给我带来变化和进步的新生活要从担任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国际部干事开始。国际部的宗旨是搭建联系内外招生的桥梁,促进内外招生的交流。在这里,我认识到各个部门不同专业的朋友,通过举办风靡校园的舞会,我懂得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不同部门沟通协调的能力,学会了如何策划和筹备……
在大一下学期,我参加了新生杯国际商学院啦啦队,每天除去学习,其余闲暇时间几乎都给了排练,早练晚歇,经常排练到快门禁。排练完大家虽然汗流浃背,但乐在其中,充实了生活,点缀了时间,我享受到团体的乐趣,特别是总汇演获得优异奖时,我们忘记付出的疲累,一股莫名言状的骄傲告诉了我:值得!与此同时,我又参加校艺术团礼仪队,第一次接触了不同年级的礼仪队队员,严苛的训练让我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这三年多来,我懂得了长大的内涵,思想的成熟首先是基于生活历练与见识之上的提取,而后的变化就是这种境界提高的原动力:明白了分子与分母开出来的平方倍数和1+1>2的道理。在这里,我特别留念学校的图书馆,是它,这座看似平凡无奇的知识图库,给我开拓了往外伸出触角的视野;是它,使我在吮吸知识甘露的同时,让我有机会与国内学生一起交流,请益受教。我在香港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涉猎的学术都能够从他们诲人不倦的指导下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
由于自己的努力,我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学院和同学的充分肯定,我因此获得了四海书院优秀学生和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优秀干事等殊荣,我在深存感恩的同时也明白不能辜负这份荣誉与责任,警醒自己必须戒骄戒躁,要更努力服务于学校与班级,催生自己更好更快地锻炼与成长。大三开始,我被推选为外招生班长,我不敢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荣誉,在光环面前,我努力进取,积极协调内外招生和谐共融,带领外招同学参加班级与学校的多项团体活动。
与此同时,我对学习一刻也不敢懈怠,我明白大学四年时间的宝贵,不能在这个学业平台上任性与偏颇,时间的流失是无以挽回的,因此,我对自己各学科的学习方向明确,刻苦努力,俗语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人在大学三年间的绩点及综测成绩两者排名均位列外招专业第一,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可喜的成绩,兼修的才德,我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和奖励,我因此获得了学校最高等级的奖学金。面对荣誉与收获,我在感动的同时也明白前进的路上困难与挑战相伴,努力与机会对等,把荣誉化成动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很荣幸在这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学习,感谢于学校为我们搭建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平台,陶然于宁静致远的学习氛围,也感谢在这两年来同学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回想当初刚踏入大学时,面对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式感到茫然失措,师兄师姐们的细心开导,身边朋友的关心与照顾,支持与鼓励还历历在目,是他(她)们的无私帮助让我生活上自立,是他(她)们的鼓励使我大胆参与社团活动并融入到温馨无间、乐趣无限的团体。在这里,我想对同学们说:珍惜时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我们要在这有限的四年的时间萃取知识精华,要珍惜这座学府为我们搭建的学习的平台,刻苦努力,奋发有为;珍惜友情,师生情深,同学情长,缘来缘惜,互学互帮,记载永远。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学习;四年后,我们又将走向八方四面,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工作。带着向往和求学而来,带着学识和友情而归。我们不会忘记这所让我们快乐成长和收获丰收的摇篮。
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得益于这座严谨学府的名声传扬和自己主观的努力,我因此在踏出校门之前,提前被深圳市一家大银行签约聘用,成为百里挑一外招生中的唯一录取者。我感恩学校老师对我的辛勤培养,感恩同学们的帮助与鼓励。我想说:有你们,真好。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习并快乐着。这里,将成为我的母校,成为我引以为傲的学府,有你,我的人生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