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街理发去
作者:傅玉善
勘头老街依然没有把热闹赶出去,还是大冶市最热闹的街,流水一样不知疲惫的人流,把本来不够宽阔的旧街挤得满满当当,你一不小心碰着了穿得花枝招展的姑娘的胳膊或者是酷毙帅气小伙的胸脯,碰就碰了,擦就擦了,都是那窄窄的街道惹的祸,所以没有人拿它说事。讨价还价的喧闹一浪高过一浪,盖过了小商小贩的广告喇叭声,也见证着老街交易的繁华。旧街,还是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除了店面的招牌换来换去,没有特色可言,它的尊严被无情的岁月践踏得一败涂地,那披头散发的旧面孔里却有个记忆总挥不散,布满灰尘的往事里藏着深深浅浅的思量。
近些年,我几乎没有去勘头老街理发。不知那几家理发店已经几易其主了,也记不起李记、陆记理发什么时候在这条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名剪”、“浪潮”,你还用理发店去称呼就老土了,人家改叫新潮的发廊了……记得李记、陆记理发的老头戴着老花镜,样子滑稽得有十足的卓别林味道,理发的手艺一般般,甚至有人把他的手艺称着“砍柴”的。由于性情好人缘好,老人小孩可是成群结队。我很小的时候不止一次动用过他们的手动理发剪子,把邻居家的孩子剪成了“老鼠啃”。他笑称,他要改店名了,该改叫鼠记理发了。
“新潮”不愧为“新潮”,一进门,那个没有蓝眼睛但是有着一头俄罗斯人金色头发的靓妹嗲嗲的迎着你,一句热情礼貌的不土不洋的“欢迎光临”,让走进去的你找不到走出来的理由。她招呼我坐在发镜前,问我喜欢什么发型,是不是改变一下原有的发型。我想留长发那是艺术家的风范,西装头是政治家的风采,中分头那是汉奸叛徒的专利,剃光头好是好,怕招来流氓的嫌疑,留个平头吧,既具个性又有男人风度。我说:“我喜欢做个平常人,就来个平头吧!”靓妹说:“你不适合留平头,你已经开顶了。”这时,我发觉原来平常人在某些事情上想做平常人也是有要求的。“那你看着办吧,只要不把我变成艺术家、政治家、汉奸和流氓就行。”
靓妹手脚很利索,剪刀的声音均匀和谐,没有拖泥带水。透过镜子,也能感觉到她大大的黑黑的眼睛似乎能穿透邪恶,看穿我那心底里的秘密。我想,发廊的女孩是靠眼睛来自卫的吧。我索性闭上眼,按着她的吩咐摆弄着配合的姿势,由她打扮去。记得李记、陆记老头每下一次剪都要下很大决心,总是犹豫不决,剪刀的声音优柔寡断、时重时轻,不时让我想起砍柴的声音来,当时总是想理发师大概也是从砍柴郎那儿得到了某些真传和昭示吧。
旧街勘头,我以为是国家603勘探队驻此而得名。殊不知,那里有着更远久的故事,宋代赵匡胤的开国大将在此遭暗算,身首异处,旧时朝廷要拿他的首级示众,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他
的保护,为保大将全尸,将其首级藏于此,勘(大冶方言意思为藏,读音kàng)头一名便如此而来。对于老街的记忆总是委婉的,总藏着几分可爱。似乎那里总有蒲松龄的聊斋,一个人进出的小巷里会碰着你的胭脂或巧娘;那里总有个周易里的半仙,那卖旧书的小店里就有你的风水大师;那里总有大手笔的书法、画师,在某个小巷口挂着他的金字招牌;那个拉着二胡的算命先生,一边拉着慢板,一边和旁边并不熟悉的人们介绍自己;那个面前摆着破碗的老乞丐呢?今天怎么没有看到他白发苍苍的身影呢?……剪声一停,抖落了身上的“灰尘”,我睁开眼看——自己在外在上又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下半截有电视电影里“傻儿市长”的笨拙和淳朴,上半截却有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厚实和凝重。上半截那是发廊手艺的表露,下半截才是自我本质的体现吧。靓妹问我满意不,我点头示意,就去兜里掏钱。旧街的一切商品都便宜,只要是你想卖的,不用讨价还价也绝对不会吃亏,这不,连理发都比新街也少10元呢。
走出发廊,我看到旧街的树也是蓬头垢面,是流落街头孤苦的孤儿。不像新街的树儿花儿草儿老是有人宠着,一会洒水,一会整枝。今天给那树来个玉米烫,明天给那草留个平头,后天给那花儿搭个塔台儿。
新街注重形象,享受的是浪漫;旧街似乎更懂得生存,更理解生活。你不要笑话大冶的勘头,它可是大冶物质的聚散地,产品一应俱全,从大到小啥都不缺,是大冶的汉正街,是大冶的义乌城,你看不上眼的一家家小店却是某种名牌产品的总经销,你看不上眼的那个不显山露水人说不定是某种产品在大冶的代言人!
你想成为一个更懂生活的人吗?就逛逛大冶的勘头吧;你想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吗?就来老街理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