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实用3篇)

时间:2017-06-07 06:27: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 篇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孝子孝女被视为最令人敬佩的人物,因为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然而,对于一些孝子来说,孝道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艰辛的生活中磨砺出来的。正如古语所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曾经,有一位少年名叫李明,他的父亲是一位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因一点小事就打骂李明。每当这时,李明总是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父亲的责骂和体罚。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怨恨父亲,反而更加努力地孝顺他。每天早早起床给父亲准备早餐,晚上陪父亲散步聊天,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父亲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明的父亲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自己对李明的苛责是多么不公平。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渐渐地变得温和起来。李明看到父亲的改变,心中倍感欣慰和欢喜。他知道,自己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亲,也让父亲明白了自己的不是。

最终,李明和父亲之间建立了更加和睦的关系。父亲也变得更加关心李明,两人之间的亲情更加深厚。李明深知,如果没有父亲的棍棒教育,也许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如此懂得孝道的人。他心存感激,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亲对他的养育之恩。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一种真实的道理。有时候,只有经历过磨难和考验,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懂得珍惜。孝子之所以值得尊敬,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孝顺父母的重要性,愿意为父母付出一切。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弘扬孝道文化,让更多的人懂得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 篇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而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更是形容了一些孝子在艰苦环境下锻炼出的孝道情怀。正如一位古人所说:“父母之爱,无以报答,惟有孝子孝女,能抒其志。”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篇关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美文。

曾有一位少年名叫李华,家境贫困,生活十分艰难。父亲是一位体弱多病的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靠母亲出去打工来养家。李华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要孝顺父母,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每当母亲外出打工时,李华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父亲做家务,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然而,在一次意外中,李华的父亲病情加重,需要进行昂贵的手术治疗。这对于已经家境贫困的李华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李华没有丧失信心,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更不能让父亲失望。于是,他决定辍学去工作,积攒足够的治疗费用。

经过艰苦的打工,李华终于筹集到了手术费用。手术很成功,父亲恢复得很好。在父亲病愈后,李华再次拾起了学业,继续努力学习。他知道,只有通过知识的力量,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李华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他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孝子楷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含义。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存孝道,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愿我们都能像李华一样,懂得孝敬父母,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 篇三

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

  茂老汉要死了,儿子毛头哭得比两个姐姐还要伤心。茂老汉努力地笑了一下,说:“你小时候呀,特倔强特调皮。我那么死命地打你,你都不哭。现在倒像个娘们了。不要哭了,让我安安静静地去吧。唉,只是可惜,我太自私了,当时没有能够坚持住,把你的成绩打上去。你看,本来不如你的月宝后来都考取了大学,现在当了官。你却只能在家里种地,靠农闲的时候去工地上打几天零工来贴补家用。这些年来,真的苦了你了。”毛头听了,更是嚎啕大哭。

  那个时候,茂老汉还只是茂叔,长得五大三粗,脾气也暴躁。茂叔有两女一子,毛头是他最小的儿子。小时候的毛头很聪明,就是好动,贪玩。经常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跟同学打架。每次,老师同学上门告状了,茂叔就取出墙上鞭牛的'竹鞭,使劲地抽他。每一次都抽得他第二天上学龇牙咧嘴,一瘸一拐。他每次被打了,都会安静一阵子,成绩扶摇直上,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但如果一段时间不挨打,成绩又会惨不忍睹了。

  毛头升初中的前一个月,还被茂叔狠狠地修理了一顿。结果,毛头就考了全乡第二名。不过,自那以后,茂叔就再也没有打过他了。那天是星期天,茂叔从地里回来,发现毛头一个字的作业都没写。一问,才知道他在河里抓鱼摸虾,玩了一整天。茂叔火冒三丈,又取下了墙上的竹鞭。打完之后,就借着月光去喂牛了。毛头一瘸一拐地走到门边,用粉笔在房门后面的墙上又重重地添上了一笔。刚好被茂婶看到了,她走近一看,门背面竟然写了十多个“正”字。便问:“儿子,你写这些‘正’字是什么意思?”

  毛头恨恨地说:“我现在打不过他,先记下这笔账。等这个老头老了,打不过我了,我再慢慢地收拾他。”

  晚上,茂婶把这件事情悄悄地告诉了茂叔,茂叔就再也不打毛头了。三年后,毛头以全年级倒数第五名的成绩初中毕业了。茂叔问:“还读书吗?”

  毛头说:“不读了。”

  “以后不后悔?”茂叔又追问道。

  “绝对不后悔。”毛头撂下了这句话就出去喂牛了。

  毛头缀学后,茂叔做什么事情都同他商量。毛头本性不坏,头脑灵活,也能吃苦。很快两父子就建起了全村第一栋楼房,茂叔在人前人后也是乐呵呵的。只是后来随着物价飞涨,毛头结婚生子,赚钱越来越艰难,毛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了。接连出去打了几次工,都不顺利,不是工厂倒闭,就是包工头卷款跑了。这让茂叔常常为他担心,唉声叹气。

  茂老汉是六十五岁那年,突然发病后被送往医院的。第二天,毛头就从浙江赶回来了,片刻不离地伺候着他。半个月后,茂老汉要求出院。毛头拼命反对,甚至给他下跪。茂老汉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肝癌晚期还能够治愈的。”毛头脸色就变白了,他和家人一直都隐瞒着病情,谁知道茂老汉还是知道了。茂老汉又说:“这么多年来,你累死累活,总共就存了八万多块钱,现在已经花去了一万多。我死了,你们抬我上山还要花上万把块。你儿子还要读书,你老娘以后也不可能不得病。赚钱这么辛苦,何必一定要浪费钱呢?”

  出院后,毛头到处找一些老中医,讨些土方、偏方的药给茂老汉吃。他天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茂老汉想吃什么东西。然后,千方百计地买回来煮给他吃。一天晚上,茂老汉随口说:“你小时候在河里抓的小河虾做成汤很好喝。”第二天一大早,毛头就砸破了我家门前鱼塘里的冰层,给茂老汉捞小河虾。尽管他如此悉心地照料,茂老汉还是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把茂老汉送到山上掩埋后,毛头也病了一场。病好后,他特意到父亲的房子里,找出了那根曾经打过他的竹鞭。然后,让刚满十二岁,正在读初一的独子跪在爷爷的灵牌前。他流着眼泪说:“当年,我不懂事,贪玩,不认真学习。就因为老爸打了我几下,就记恨在心里了,在墙上写‘正’字,声明长大之后一定要报复回来。结果,老爸不再打我了,我却也没心思读书了。所以,你爷爷病了,我连最基本的治疗费都负担不起。只能把爷爷接回家里,慢慢等死。如果我当初努力学习,肯定也会跟月宝一样,让家里最亲的人都衣食无忧。儿子呀,为了我们,也为了你自己,你都要在爷爷灵前发誓,一定努力学习。如果不努力学习,即使以后老爸老了,你要打死老爸,老爸我也绝对不再手软,一定会狠狠地抽你,先把你打出息,打成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美文欣赏(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