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同堂的散文 篇一
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四代同堂的生活更是让这个港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曾祖父那一辈开始,我们家族便形成了四代同堂的传统,每个人都融入其中,共同构建着这个家的温馨氛围。
曾祖父是家里的长者,他年迈但精神矍铄,常常坐在客厅里给我们讲述家族的故事。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智慧和经验,我们时常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仿佛看到了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祖父和父母是家里的中流砥柱,他们工作努力,照顾家人周到,是我们的榜样和引导者。而我们这一代,虽然年轻,但也在家庭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努力学习工作,为家庭的幸福努力着。
四代同堂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角色。曾祖父负责传承家族的智慧和故事,祖父和父母负责家庭的经济和生活,我们这一代则要承担起家族未来的责任。但是,这种责任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幸福和荣耀。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是被爱着的,都被尊重和关怀着。
四代同堂的生活中,每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早晨,曾祖父会煮一壶香气扑鼻的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笑语。中午,祖母会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家的温暖和团聚。晚上,父母会带着我们一起散步,看着星空,谈论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四代同堂的生活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学会了尊重长辈,关爱家人,珍惜亲情。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温暖的小社会,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幸福。
四代同堂的散文 篇二
岁月静好,四代同堂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幸福。每个人都在这个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共同构建着这个家的和谐氛围。
曾祖父是家里的智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总能给出中肯的建议和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祖父和父母是家庭的支柱,他们工作努力,家庭和睦,是我们的楷模和引领者。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家庭中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努力学习工作,为家的幸福努力奋斗。
在四代同堂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曾祖父负责传承家族的智慧和经验,祖父和父母负责家庭的经济和生活,我们这一代则要承担起家族的未来。但是,这种责任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幸福和使命。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是被爱着的,都被尊重和关怀着。
四代同堂的生活中,每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早晨,曾祖父会煮一壶香气扑鼻的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笑语。中午,祖母会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家的温暖和团聚。晚上,父母会带着我们一起散步,看着星空,谈论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四代同堂的生活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学会了尊重长辈,关爱家人,珍惜亲情。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温暖的小社会,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幸福。四代同堂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让我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和珍重,让我们铭记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愿这份幸福永远长存,愿这份亲情永远不变。
四代同堂的散文 篇三
四代同堂的散文
题记:在别人眼里,我一手牵孙子、一手牵孙女,一脸的笑容,是一位整日乐呵呵、有福气的老爷子。他们哪里知道,在这乐呵呵、有福气的背后,有老爷子辛苦而心酸的故事。
(一)辛苦的家庭煮男
也许是我的青少年时代在农村挑担时,腰椎受了伤;也许是我的安康时代,在军分区宣传队抬钢琴时腰椎受的伤,当时是三个男生抬一头,我一个人抬一头。进入90年代,我拿重物时,腰椎又受过两次伤,都是腰椎间盘轻度突出,躺了几天,也就好了。我没有放在心上。
进入2003年,为了照顾一个大家庭,我已经提前办了内退,在家当了“家庭煮男”,我的菜烧得特别好,孩子们都欢迎我在家做饭。
2004年是猴年,我家一下子添了三个“小猴子”。首先是7月下旬,儿媳顺利地生下了一对可爱的龙凤双胞胎,一个叫仔仔,一个叫丫丫。一家人喜不自胜。
接着,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因为怀孕4个月,妊娠反应很大,一定要我去上海照顾她生活,要吃爸爸做的饭。我和妻子商量,决定兵分两路,我去上海照顾女儿;妻子则留守襄樊,照顾孙子、孙女,好在她的妹妹多,请来了她的下岗的四妹妹,帮忙照顾孩子和做饭。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女儿,都需要父母的照顾,手心、手背都是肉,当时也只好这样了。
我离开襄樊的那一天是8月16日,女儿催得急,俩孙子的满月酒也没有喝。我觉得很对不起我的俩孙子,对不起儿子和儿媳,心里很是难过。离开家时,俩孙子在童床上熟睡,我俯身先亲了亲丫丫圆圆的粉嫩的脸蛋,然后又亲了亲仔仔微黑、带有俩酒窝的脸蛋。仔仔似乎感觉到爷爷要远行了,突然醒了,于是“呜哇!呜哇!”地大哭了起来。我泪流满面地离开了家。妻子送我到车站,我又和妻子拥别,我们泪洒站台。
到了上海,女儿因为是从事IT业的,担心辐射,请了假,在家休息。我则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饭。女婿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加点,顾不上照顾女儿,只好由我照顾女儿的起居,陪她散步,陪她到医院体检……一晃就是半年。这期间,我非常思念远在襄樊的妻子,于是就写了一首赠给妻子的诗:
拥别襄樊五月整,站台泪水可有痕?
半生辛劳为儿女,年届花甲两地分。
岁月如歌花飞去,柔情似水流至今。
思君夜夜难入寐,北风吹雪听三更。
在女儿的日记里,她写道:
“这半年,是她人生中最舒服、最幸福的半年。谢谢老爸了!”
猴年的年末,女儿顺利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取名叫小鱼。小外孙,生下来,身体就很健壮,护士给他洗澡时,他两只手撑在按摩床上,把小屁股撅得老高,可爱极了。
大年三十,女儿出院,亲家老俩口也从福州赶到了上海,我可以交班了。大年初一的晚上,时值风雪交加,我亲了亲小鱼粉嫩的红喷喷的脸蛋,转身离开了女儿的家。女婿送我,我们站在马路边等候出租车,我不禁悲从中来——舍不得离开刚刚出世的小鱼哪!情不自禁地在风雪中痛哭起来。
年初二,回到襄樊。回到家才发现妻子十分消瘦,体重比我离开时减了10多斤,她在襄樊半年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我们结婚后的30多年来,她最辛苦的时光。
我似乎怀着对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种歉疚感、甚至是一种莫名的负罪感,任劳任怨,从早忙到晚,埋头干起活来,想以此补偿半年来对他们缺失的照顾。
手洗俩孙子的全部衣服(说是机洗对孩子皮肤不好);承包了俩孙子冲奶粉、洗奶瓶、消毒奶瓶(儿媳没有奶,全靠奶粉喂大);承包了给俩孙子做辅食、榨果汁、清洗榨汁机;承包了该承包的一切……天气暖和了,与阿姨一起抱着俩孙子到室外玩,夏夜,儿子儿媳抱着仔仔,我和妻子抱着丫丫,一起到广场、超市玩。从早5时到晚11时,我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每到中午,想躺一下,那丫丫就哭闹,而且谁都哄不住,只有我能哄住她,那窍门是我不停地给她唱歌。妻子慢慢胖起来了,脸色也有红润了,而我每天累得直不起腰。
干家务活,照顾婴儿,比我上班时要累得多、要辛苦N倍!
2005年的初夏,我的腰部开始出现持续性疼痛,我谁也没有说,照样干活。7月,我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告别了职业生涯。
2006年,腰疼加剧,腰部好像整日背了一个很沉很沉的石板。两只脚趾出现麻木症状,走起路来,像是踩在海绵地上。到医院一检查,是腰椎4、5锥,5锥、骶1锥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包裹脊髓神经的硬膜囊所致,而且腰椎间盘边缘出现变性,也就是骨化,再没有弹性了。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我那时哪有时间住院治疗啊!家中四代同堂。俩小孙子才两岁,需要人照顾,而且经常生病,不是发烧,就是拉肚子,因为双胞胎的体质是一样的,倘若一个生病,另一个也会生同样的病;跟随我们30多年、帮助我们带大俩子女的姥姥(老岳母)已经88岁高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且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需要我照顾;再是妻子被改制后的专利事务所返聘上班,需要我支持;还有我们单位盖了最后一栋福利新房子——是我市最后一次单位福利房,我被分到了7楼,房子很大,款式又好,哪有放弃之理呀!新房需要我操持装修、以及搬家等事宜。
儿子在本市航空部一家研究所工作,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儿媳在市三甲医院工作,那工作的繁忙就不用说了。
我咬紧牙关,面对这一切。那辛苦的程度好像超过我的青少年时代的苦难岁月。我有几次站在楼顶上,想跳下去……可是不行呐!上有姥姥,下有小孙子,还有深爱的妻子。我一跳,我是解脱了,那么他们怎么办?
我也不知怎么熬过来的,家中虽说请了俩阿姨,那都是白天在我家做饭、带孩子,一到晚上,都要回去的。姥姥对我依赖很大,有事就找我,不找她女儿,冬天到了,只要是暖气热水管一响,姥姥就会端着一个放有毛巾的脸盆,笑嘻嘻地望着我,那意思是让我给她放热水洗澡,于是我就飞快地清洗大浴缸,给浴缸里放满大半盆热水,她美美地洗个澡。
装修、蚂蚁式的搬家,是最辛苦的事了。我每天上上下下新房7楼十多次,而且上楼不是空手上,都是要拿着东西的,光是搬书籍,就搬了半个月。我咬着咀唇上楼,嘴唇上留下的是牙咬的血印……
2006年的12月,好不容易搬到新房子安顿了下来,2007年的中秋节,姥姥摔了一跤,摔得右腿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瘫在了床上。生活起居,包括大小便基本上都靠我把她老人家抱起、放下,大小便是抱到恭椅上,下面接个盆……我像儿子一样,日日夜夜,给她倒屎倒尿,伺奉着风烛残年的老人。那抱起姥姥时,腰部的剧痛我是必须承受的,我要用行动来报答姥姥30多年来为我们做出的`付出。幸亏有妻子的四妹妹(同父异母之妹)白天主动来帮我照顾姥姥,为她擦洗身子、倒屎倒尿、清洗拉脏了的床单、被子。帮了我的大忙。因此我一直称她为“伟大的四姨”。到了晚上,主要靠妻子帮我照顾姥姥了。
姥姥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每天不停地喊我陪着她,白天喊、晚上也喊。尤其是晚上,我刚刚躺下,她悲悲切切地把我喊起来。我急忙来到她的床前,问她有什么事情?她回答说,就是想我陪着她。整整三个月,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第二天,我还要照常送俩孙子上幼儿园,买菜、回家、爬7楼、打扫卫生,伺候老人……下午5时,又下楼到幼儿园把俩孙子接回家。
人,的确需要有吃苦耐劳的韧性,那腰部的剧痛,只有我知道,是谁也帮不了我的。
(二)姥姥仙逝
姥姥的头发很好,快90岁的人了,头发还很茂密,灰黑色,她的牙不好,有些向外包,70岁时,我带她到口腔医院将几个残牙拔了,换了满口的白瓷假牙,反而觉得年轻了10多岁。她那略显长形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所以人缘极好,我们单位,从领导到一般职工都亲切地喊她“姥姥!”
姥姥祖籍河北巨鹿张王町乡、南花窝村,据说她的祖父是清代武举人,能骑骏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她从小就下地干活,纺花织布,还带着一个侄儿睡觉,非常能干。
她比我岳父大一岁,对我岳父很好,是贤妻良母型女人。我岳父于1939年参加八路军,他们结婚后,聚少离多,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小哥,两岁上,罹患鹅口疮,夭折了。1945年才生下我的妻子,取名叫灵芬。抗日战争中,岳父成天在外作战,很少回家。家中全靠姥姥下地干活,纺花织布;还要做军鞋、做干粮,支援八路军。接下来是解放战争,姥姥又送岳父随刘邓大军南下,打到了襄樊,参加了著名的襄樊战役。
在襄樊,岳父遇到了与他志同道合的战友——继岳母,于是就回到河北向姥姥坦陈了想和她离婚的想法,姥姥很平静地与岳父办理了离婚手续。岳父劝她改嫁,她坚决不同意,表示离婚不离家,照顾老公公,抚养女儿。还嘱咐岳父:
“今后有难,河北还有你的家,不做你女人,做你姐好了。”是年,姥姥才29岁,女儿才4岁。姥姥说到做到,终身未改嫁。
姥姥把女儿养到10岁,而且一直在小学上学。为了女儿的教育,这时岳父和继岳母决定把女儿接到襄樊读书。三年困难时期,继岳母生下来第六个孩子——是个女儿,他们太忙了,无法照顾小女儿,先是送到农村寄养,才两岁的小女儿瘦弱得皮包骨,快要饿死了。姥姥听说了,很心疼,让岳父派人把小女儿送回巨鹿吉家屯村,她来抚养。姥姥待小女儿如己出,给她吃白面馍馍,而自己啃窝窝头,让她一直读书,就这样把小女儿一直抚养到12岁,也就是我们回襄樊结婚的1972年,由我妻子接回襄樊上学。她听说襄樊的孩子们缺冬衣、少棉鞋,她就用自己织的布,做了一批批棉衣和棉鞋寄到襄樊。
文革动乱期间,岳父被打成走资派,被造反派追打,东躲西藏。又身患高血压,没办法,只好回巨鹿吉家屯村。又是姥姥接纳了他,像姐姐一样照顾他,每天给她煎药、治病……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
襄樊的继岳母深受感动,待我妻子如己出,给她穿新衣服,供她上大学,而且是自费的,每月给我妻子寄20元钱,因为文革,妻子推迟了一年分配。6年下来,就是就是1500元左右。那时他们全家的家产,加起来也不值1500元。
姥姥是极其聪明的,自从1973年跟着我们生活以后,他很快适应了城市的生活。爱干净,讲卫生,勤洗头、洗澡;还学会了炒菜——原先她只会熬菜,就是一锅煮;后来还学会了使用液化气,学会了使用家用电器。她从不参和我们年轻人的事,使得我们家庭一直很和睦。人人都羡慕我们家有一位好老人。
2008年元月25日,一场特大的暴风雪席卷了全国,襄樊地区也未能幸免。这天的上午,我冒着大雪,把俩孙子送到了幼儿园,然后照常买了菜,还给姥姥买了她喜欢吃的油条。回到家,我给她做了西红柿鸡蛋汤,放在姥姥房间的桌子上,把油条用微波炉加热了,也放在她的桌子上。然后,把她抱到桌前的椅子上,她把油条撕成一截截,泡在汤里,美美地吃了个精光。然后,我又把姥姥抱上床。
过了一会儿,姥姥想洗头,我喊来四姨妹帮忙。让姥姥平躺在床上,头伸到床外,我用手托着姥姥的脖子,四姨妹则端来一大盆热水,放在独凳上,给她洗头。洗完头,我再让她坐起来,我用电吹风将她的头发吹干。再把他放平躺下,盖上被子。
姥姥洗过了头,很舒服,睡了一大觉。醒了,她似乎很精神,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突然高声唱起古老的河北民歌来。她先唱的是“四季花儿开”,什么“春季里来油菜花儿开…,夏季里来芝麻花儿开…,秋季里来黄菊花儿开…,冬季里来红梅花儿开…。”接下来,她用这曲调,唱起了自己编的歌子:
小哥,小哥,娘的心。
两岁走了好苦命。
不知地下可饥渴?
不知地下可寒冷?
为娘思念小模样。
为娘思念吉家屯。
小哥,小哥,娘的心。
两岁走了好苦命。
哪个当爹不疼女?
哪个当娘不疼儿?
为娘想你六十五载,
你在地下可知情?
歌声哀婉、凄凉,催人泪下。接下来,他换了一个欢快一些的民歌曲调,她又唱了一首自编的歌:
养儿不在多,
有一个就好。
养女不在多,
有一个就好。
好儿再多,
不如有个好儿媳,
好女再多,
不如有个好女婿。
这首歌,姥姥反复唱了几遍,然后就睡着了。然而,她的歌声仍然在房间、在客厅回荡,使得我不禁热泪盈眶。我知道,他是唱给我听的,是对我的评价。
晚饭姥姥没有吃,我们看他她睡得很熟,就没有叫醒她。我们以为,给她洗了头,她舒服了,所以睡得很香。
晚上,万籁具寂,只听见暖气管出口排气的吱吱声。透过窗户,我看见北风肆掠,暴雪倾泻,街灯昏暗,汽车和行人绝迹。家里因为有暖气,暖烘烘的。由于连日的劳累,我和妻子和衣倒在床上,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早上了。我们急急忙忙起床,把俩小孙子送到幼儿园,顺便买了菜,还给姥姥买了两根油条,就急急忙忙回到家中。我们还庆幸姥姥没有醒。我就去她房间,妻子端来一盆热水,准备给她洗脸。我喊姥姥,可是她不答应。
“不好!”
说着我就去摸她的手腕的脉搏,已经摸不到脉搏的跳动了。我们立即给在医院上班的儿媳打电话,让她马上回家。儿媳急匆匆回到家,检查了姥姥的颈动脉和呼吸,说:
“姥姥可能不行了!”
儿媳急忙给医院心内科一位专家打电话,专家很快就赶来了,经过仔细地检查,专家摇了摇头说:
“老人家已经走了。你们节哀吧!”
我这才想到姥姥昨天唱歌是回光返照。
2008年元月26日——第二天就是姥姥89岁寿诞,我们敬爱的姥姥永远离开了我们!她的神态很安详,是一觉睡过去的。
“养儿防老”这句话,我在这时才有切身的体会。姥姥的后事,全靠儿子、儿媳一手料理。儿子带着他的同事、以及亲戚朋友,冒着暴雪严寒,在殡仪馆给姥姥守灵两天两夜。
继岳母闻讯,让她在襄樊的所有子女都到殡仪馆代表她祭拜姥姥,并说:“娘,不只是你们大姐的娘,也是你们的娘,你们要永远记住她对你们、对这个家、对国家作出的贡献!”
由于全国性暴风雪,民航、铁路停运,高速公路封闭,我们决定,暂不把姥姥去世的噩耗告知上海的女儿、女婿。
三天后,在殡仪馆为姥姥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姥姥一手带大的小姨妹夫妇也来了,小姨妹哭得像个泪人儿。我双膝跪下,匍匐在地,泣不成声地说:
“姥姥我对不起您!我没有照顾好您!”
儿子扶我起来,剧烈的腰痛,令我颤抖,怎么也起不来。是儿子一把把我抱了起来的。
春节过后,我在古隆中附近的归山陵园,给姥姥买了一块汉白玉砌成的墓地,把姥姥的骨灰盒安放在了那里,入土为安了。
每逢清明,以及春节前夕,我们全家都要去给姥姥扫墓和祭拜。
默默无闻为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贡献的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姥姥——李凤琴,您可以在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汉水之滨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