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读路遥的散文 篇一
路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作品以深刻的人生思考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在遥远的地方,我静静地读着他的散文,仿佛能听到他内心深处的声音。
路遥的散文充满了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他用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描绘出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在他的笔下,一片树叶、一朵花、一滴水都有着深刻的内涵,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读着他的散文,我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中,感受着生命的真谛。
在路遥的散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人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跳声。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探索,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读着他的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与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路遥的散文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意义和价值。他的文字流畅而深刻,让人不由得为之沉醉。在他的文字里,我仿佛能看到生活的光芒,感受到心灵的慰藉。遥远的路遥,他的散文如同一盏灯火,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遥读路遥的散文 篇二
路遥的散文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意义和价值。他的文字流畅而深刻,让人不由得为之沉醉。在他的文字里,我仿佛能看到生活的光芒,感受到心灵的慰藉。遥远的路遥,他的散文如同一盏灯火,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遥读路遥的散文 篇三
遥读路遥的散文
走过厚实的陕北高原,在沟塬起伏的黄土地貌里,我想起了一个人:路遥。
路遥,名如其人。不过这个名字倒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是王卫国。路遥,而只不过是他的笔名罢了。也许是源于格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吧。我想路遥取此笔名之意无非就是在于鞭策自己,征途遥远,须得坚守理想,方才是英雄好汉,有如鲁迅取笔名的用意一样,有时时警策勉励之意。一般地说,一个人如果树立了一个遥远的目标,一个宏伟的理想,那么就只有坚定的走下去;如果半途而废,引来的就不仅仅是别人的讥笑,而且更多的是日后志气的颓丧。
路遥可以说是文学征途上的成功者。从他的日后文学成就就可看出这一点,他是陕西作家里第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在第三届(1985年——1988年)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名单里,《平凡的世界》居于榜首。这位朴实忠厚的陕北汉子,以他顽强不屈的写作毅力和写作精神为陕西这块厚土增添了一份殊荣,也鼓舞和激励了无数做着文学梦的青年。在路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日子里,而我,还是一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的爱好者,年轻的日子对于文学理解的较为肤浅,一个个做着文学之梦的青年也许都把他作为自己的偶像。
最早认识路遥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人生》,记得在我上初中的一个星期天,村子里放映电影,我自己因为从学校里回来,疲惫不堪,早早就睡下了,虽然那个时候村子里放映一场电影是多么大的一件喜讯,也许用“精神的盛宴”来形容也不为过。然而对于急切面临升学压力的我,还没有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睡了一觉,朦朦胧胧中听到母亲和姐姐回来,我问:“电影怎么样?演什么呢?”母亲说:“演高加林,刘巧珍。”这是我最早听到的路遥的作品《人生》的情况。后来,记得母亲还大致给我讲了《人生》的故事情节。听到有趣的故事,复杂的情节,我为自己贪睡而错过看《人生》电影而懊悔。不过,《人生》自此却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趁着兴趣从收音机里听完了《人生》的整个故事。可以想见路遥在那个时候都已经名誉天下了,而当时,自己还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根本就不知道写《人生》的这位大作家还是俺们陕西人。较为清醒的去关注作家的事情,是考取了师范学校以后的事情,因为师范学校的学风活跃的缘故吧,班级里爱好文学的学生比较多,这样在大家的谈论中就更为熟悉了路遥的一些作品。
而真正认真拜读路遥的作品的时间应该是在上大学中文系的日子里,也许是中学时期里留下的一些深刻印象吧,我特别买了一部《路遥文集》来读,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从《在困难的日子里》到《早晨从中午开始》等,我一部一部扎扎实实的读着,也扎扎实实的接受着作品的`感染,树立了不畏艰苦的拼搏精神。记得在一次体育课后,自己不小心碰肿了一只眼睛,就只好请了假呆在宿舍休息,同舍的好友小范给我拿来了一只眼镜,让我戴上,以便养伤。谁知自己一个人呆在宿舍里却怎么也躺不住,就只好戴着眼镜啃读,下课回来后,小范为此特别劝我多休息,不要看书,其他有的舍友也开着玩笑说:“那才是一目了然!”有的说:“吆,真刻苦!”在大家嘻嘻哈哈的说笑中,我也笑了。其实,我这样做,还是经不住路遥作品的的诱惑,在品读路遥的作品中,我感到路遥赋予的笔下的那些人物身上充满的坚强的性格,敢于和困难和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品格,而这些都像一条默默流淌的小溪滋润着我。是的,我佩服路遥的那一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敬佩他为了神圣的写作事业,为了写好《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下煤矿,睡矿铺,在黑暗的隧道里体验生活的场景;在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让我感到了一位伟大作家的崇高的文学追求和对于文学的神圣的热爱。
路遥是在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在西安去世的,而我在西安求学时都已经是94年以后了,对于人们敬仰的作家,中文系里有些老师讲课说是路遥是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而逝世的。而在后来我读到的贾平娃的《怀念路遥》的文章里却有另一种说法,孰是孰非,也许都有道理。不过,人们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才华卓著,成就非凡的作家不该就这样很快离我们而去,因为路遥逝世的时候,正是四十二岁,这个年龄正是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的:“是的,我刚跨过40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读路遥的作品,走近路遥,我们仍可以深切的感到路遥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文学的热爱,对于家乡黄土地的热爱,而这一种热爱之情永远值得我们敬仰,遥读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