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拐枣酒优美散文 篇一
简阳,一个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小县城,虽然不是很出名,却拥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丽。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简阳拐枣酒更是这座小城的一大特色。
拐枣酒,取自简阳当地特有的拐枣果,是一种以当地优质白酒为基酒,加入拐枣果自然酿造而成的美酒。拐枣果是一种生长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特有果实,其味道酸甜可口,被当地人誉为“天然的美味”。将这种美味的果实与白酒相融,酿造成的拐枣酒更是别具一格,香甜可口,入口顺滑,让人回味无穷。
每到简阳,必尝当地的拐枣酒。在小酒馆里,一杯透着琥珀色泽的拐枣酒摆在桌上,散发着浓浓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轻轻抿上一口,果香和酒香交织在口腔中,仿佛在品味一种独特的美味。或者在简阳的农家乐里,品着拐枣酒,看着青山绿水,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心旷神怡。
简阳拐枣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每一瓶拐枣酒都蕴含着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在这里,人们用酒浸润生活,用酒传递情感,用酒留住记忆。简阳拐枣酒,是一种美酒,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简阳拐枣酒优美散文 篇二
简阳,是一座宁静而美丽的小城,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这里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简阳拐枣酒更是这座小城的一大特色。
拐枣酒,源自简阳当地的拐枣果,是一种独特的美酒。当地人将当地优质的白酒与拐枣果相融,酿造出这种口感香甜的美酒。拐枣果生长在简阳的山间,味道酸甜可口,被誉为“天然的美味”。将这种美味的果实与白酒相融,酿造而成的拐枣酒,不仅口感独特,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喝着简阳的拐枣酒,仿佛就能感受到这座小城的美丽和宁静。在傍晚的阳光下,坐在简阳的农家小院里,品着一杯拐枣酒,看着远处的山峦和田野,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或者在简阳的街头巷尾,闻着拐枣酒的香气,听着当地人讲述着关于拐枣酒的故事,感受着这种美酒带来的文化底蕴。
简阳拐枣酒,是一种美酒,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里,人们用拐枣酒庆祝生活的美好,用拐枣酒传递情感,用拐枣酒留住记忆。简阳拐枣酒,是一种美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愿每一瓶拐枣酒都能酿造出更多美好的故事,让这座小城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得以传承。
简阳拐枣酒优美散文 篇三
简阳拐枣酒优美散文
深秋初寒,又到了大碗喝拐枣酒的季节。
“金枪抖,乌骓走,退敌一碗拐枣酒。”
玉成桥是三国故地,仰望丹景,雄倨绛溪,山凹间到处都散落着蜀汉遗迹,在《三国演义》第五回里,有关云长温酒斩化雄的神勇,然而,在玉成桥民间,也流传着将军豪饮拐枣酒,夯退敌数千的传奇,不过,被传得神乎其神饮酒退敌的主角却成了张飞。
传说往往不会是空穴来风,据史书记载,刘备攻破成都时,的确有一部分效忠刘彰的部队流窜骚扰,张飞和赵云率军围剿数年,才得以平息。
有人认为,饮拐枣酒退敌的是张飞,但也有人说是赵云,两种说法,至今仍不相上下,谁都说服不了谁。
从史料上看,骑乌骓马的自然是张飞,然而使用金枪的,不是赵云又会是谁?
在距玉成桥数十里之遥的石经村,雄伟的石经寺,当年就是赵云当年的家庙,据老人们讲,庙内外曾经广植拐枣树,有“酒卖铺驿三十里,分栋金泉下龙池”的美誉,这里的“酒”就是赵云家丁汪老四制作的拐枣酒,早些年山泉铺一带,还有“汪氏酒庄”在贩卖,如今已然杳无踪迹。
简阳人马万棋卜居湘西多年,年愈九旬的老先生,是我在红网的忘年交,闲瑕之余,会给我聊起家乡的拐枣酒,他说,石经若书,掷玉成桥,漫山遍野的拐枣树,就是家乡一道秋日丽景。
其实,湘西也有拐枣酒,或许是老先生念乡心切,始终认为异乡的拐枣酒,沒有老家的醇厚。
马老先生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套句时尚的话,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年少时,靠在老三岔坝酿拐枣酒起家,对于这段经历,老先生总是讳莫如深。
无独有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老三岔坝外竹林深处的老作坊颇有些印象,茅棚下,一尊土灶,一堆拐枣和几大缸灵池泉水,酿出了酒香爽口,美容养颜的拐枣酒,深得三岔坝一带的官太太喜爱。
有一年,马老先生给一名营长刚娶的小姨太送拐枣酒,几次三番后,彼此竟暗生情愫,一番商量后意欲私奔。
营长得知后勃然大怒,亲自率兵捉拿马先生,苍惶之下,马老先生只得舍弃若大的家业,怀抱一坛拐枣酒,携手小姨太,投奔正准备奔赴前线抗日的陈书农将军,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抗战胜利后,马老先生也没敢回三岔坝,带着小姨太在湘西夫唱妇,遂安了家,几十年间,也曾试着酿造过拐枣酒,不管怎么下功夫,终究酿不出老家的味道,最后只好不甘心地放弃了。
马老先生时常说,不管走到哪儿,闻到老家的拐枣酒,都透着说不清楚的熟悉。
每年的霜降,劳碌了一年的简阳人,一边磨刀霍霍向猪羊,一边用粗糙的双手,按照古老的方法,酝酿着一坛一坛馥香浓郁的拐枣酒。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碟九里埂花生,一碗拐枣酒,成了人们招待客人最拿得出手的美食。
闲散惯了的农人,不贪恋麻将,三五个人围坐一起,豪饮着拐枣酒,吞吐着叶子烟,无拘无束地谈笑着,一碗拐枣酒,就是一碗家长里短的故事,从丹景山到刘关张,天南海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管怎么侃,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马老先生和拐枣酒的故事。
婆儿客们也不闲着,洗净铁锅,掺入井水,放入霜打过后的拐枣,与猪蹄一起用柴火猛炖,男人们辛劳了一年,女人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男人们补补身子。
拐枣名曰枣,其实,就是书上所说的丑枸杞,在古典文献《诗经》里,曾有云“南山有杞”,可见拐枣的历史,可以比肩泱泱华夏历史,只是令我辈遇钝的是,既然拐枣在《诗经》里可以称为“杞”,为什么又非要给拐枣冠以一个丑字呢?
“拐”字,惹得人云山雾绕,枣字,又让浮想连篇,而“丑”字却让人不知所云,深究不得!
寒霜初帶的简阳山区,温暖的朝阳常隐于山林间留下,一树一树拐枣的影子,农闲的人们赶着山羊,吃掉落在地上的拐枣和枝叶,羊吃得尽兴,牧羊女子也纵情歌唱起来,山水有意,彩云流霞,难怪弹丸之地的'玉成桥,烹饪出了营养丰富,肉嫩细滑的羊肉汤。
秋风扫尽落叶,平日与杂树无异的拐枣,褪去一身枯黄,终于不再犹抱琵笆半遮面,露出了满树密密匝匝的果实。
由于树干柔弱易脆,即使是调皮的孩子,也不敢冒然攀上枝丫闹腾,只得远远地用长长的竹竿击打,仰着头,望着一树诱人的拐枣馋涎欲滴。
地上散落的拐枣,看似水分除尽,尝一尝也甜入肺腑,仔细端详,却是生了虫的,人们除了做药用外,真的还没有什么吃头。只有枝头上那些饱经寒霜的拐枣,不仅甜,还结实饱满,十分诱人。
从树上摘下来,这黑不溜秋的拐枣,乍眼看上去,就像一条扭曲的虫子,左拐又拐地盘旋着,轻轻一折,立马碎裂成两截,浅尝一口,青涩中暗藏几分甘甜,细品有如山月秋风般的含蓄婉约,秋风拂逆似,乎还带了几分人面桃花般的娇羞。
给孩子们讲拐枣又叫丑枸杞,孩子们总是一脸不屑,凭什么说人家“丑”?人家好像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乖得很哩!
童言无忌,言语尽管直白,却不乏几分道理,像拐枣这么营养丰富,甘甜纯冽的果实,怎么能够用丑来形容呢?!
晚上喝拐枣酒,马老先生打来电话,要我给他寄几十斤霜打过的拐枣。
我似懂非懂。
老人家说,离乡久了,非常想念老家,一些故事可以留下来,拐枣酒一定要带走。
我嗯嗯地应答着,似醉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