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游记散文 篇一
我来到了芒砀山,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地方。踏上山路,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让人一夜之间变得清醒起来。山路蜿蜒曲折,时而翻山越岭,时而穿林过涧,让人有种探险的快感。
沿途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山上的松树苍翠挺拔,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山下的村庄宁静而古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画卷中。不时有牧羊人走过,身着朴素的衣服,手持羊鞭,一群羊在他的带领下悠闲地吃着草。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只见群山环绕,绿树成荫,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清澈见底。站在山巅,仿佛可以俯视整个世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山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夜幕降临,星光闪烁,山间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坐在山顶,闭目静思,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仿佛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自己。
芒砀山,是一座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是一处让人远离喧嚣尘世的净土。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芒砀山,找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芒砀山游记散文 篇二
我再次踏上了芒砀山,这座云雾缭绕、山川秀美的地方。这一次,我选择了更为险峻的山道,想要挑战自己,感受一番冒险的刺激。
沿途的景色依然美不胜收,松树翠绿欲滴,山间的野花开得绚烂多彩,不时有山鹰在空中盘旋,展翅飞翔。我沿着山路前行,时而攀岩爬坡,时而穿越丛林,身临其境,感受着大自然的磅礴和壮丽。
登上山巅,我俯瞰四周,只见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这一刻,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大自然的力量让我感到敬畏和敬重。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山间,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夜幕降临,星光闪烁,山间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坐在山巅,闭目静思,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一刻,我感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宝贵,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芒砀山,是一座让人感受大自然力量的地方,是一处让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愿每个人都能在芒砀山找到心灵的归宿,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芒砀山游记散文 篇三
芒砀山游记散文
流汗的公牛,秋日寻故地。
乘兴游芒砀,山城多毓秀。
梁苑好风光,盘桓汉兴源。
思接千载长,登高吟大风,虔心谒刘邦。
国庆假期,去了趟芒砀山。
十几年前曾经去过一次,这次去了之后发现,芒砀山变化真的很大。
xxxx年xx月底,永城的同学张学诚结婚,我和文斋、兴臣应邀前去祝贺。等婚礼结束,学诚非要留我们多玩一天,推荐去芒砀山玩。既然来了,那就客随主便,况且也有时间,就答应下来。于是,我仨便前往芒砀山。
当时,很少出门,也没见过山,到了芒砀山感觉很新奇。记得那时候芒砀山还没有很好地开发,正热火朝天地开山炸石头,卖石子,炼水泥,山脚下就有一个水泥厂,原料就是芒砀山的石头了。穿过山下的小集镇,山路边随处可见破碎石头的石料厂。好像附近还有一个监狱,我们甚至还见到狱警带领犯人在田地里劳作。当然,早在几年前,这座监狱就搬到了商丘。随着旅游的日益升温,芒砀山也被有识之士的慧眼发觉了,水泥厂也停了,封山育林,一系列保护性开发让昔日的小石头山变了模样,如今的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就在水泥厂的旧厂址旁边。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看到,想想当年,真有点不可思议呢。
车子沿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一直到景区大门口。原来的山间小路早没了踪影。下了车,是个广场,两个巨大的仿汉阙建筑映入眼帘,十分气派,有点大汉遗风的感觉。顺着大门往里走,是一个仿汉阙大门,中间门额上刻有“汉梁王陵”四个红色大字。再往上走是层层台阶,尽头便是梁孝王后陵墓了。台阶依着山势而建,据说有365级,真有点巧合,也被景区当做了一个宣传亮点。印象中,当年这里是一个山坡,也没有像样的路,更没有台阶,长有高高低低的松柏树。此刻,不由得想起当时的情形,由于没有向导,我们在山坡上转悠了半天,才寻的梁孝王后陵下。还没等仔细观看,忽听到几声巨响,头顶上石块乱飞,当时吓了一跳,原来不远的山下正在放炮炸石头,真是有惊无险呢。今天,再也不会发生这刺激的一幕了。迈步石阶,两旁草木葱郁,还安放有石羊、石马等6对石兽,奇怪的是都带有翅膀,想来是神兽了。
等迈完365级台阶,便来到了一个大平台,迎面是仿汉式建筑,古色古香,门匾上写有“梁孝王王后陵”,祠内供奉有梁孝王和李王后像,香案前的香炉里,燃着香,想是有人祭拜了。绕过雕像,就来到了王后陵前。它是梁孝王刘武之正妻李王后陵,在保安山北峰,南距梁孝王墓约200米,属于汉代丧葬制度的“同墓异穴”墓。在导游的讲解下,才知道该墓1990年发现,1992年被发掘。墓葬全长210.5米,最高处4.4米,落差17米。在入口的墓道上,安装有钢化玻璃,记得第一次来时,这里还没有对外开放。在陵墓的入口处石壁上镶有一黑色石板,上刻有王后陵墓室透视图,包括:东墓道、车马室、1号甬道、东宫、西宫、2号甬道、卫生间、椁床室、储冰室、沐浴室、回廊、3号甬道、相思道、西墓道、排水设施等,总面积1600平方米,总容积6500立方米,很浩大的工程,被誉为“中国石室第一陵”。在灰暗的灯光下,顺着台阶往下走,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两千年前。别说,走在幽深的墓道里,真有点冷冷的感觉,若是一个人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在王后陵,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水冲式坐便厕所,现在看来真是很超前的,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看的。在梁孝王墓和王后墓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黄泉道”,长约50米,是梁孝王和王后死后灵魂幽会的通道,据称后人所谓“命归黄泉”或“黄泉路”之说即源于此,很难想象当时是怎样一锤一凿地搞成的。后来,有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相思道”,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了。抚摸石壁,凉凉的,附有一层水。中间最大的石室安放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的王后像,很多人争相与之合影。出了王后陵,往南不远,是梁孝王陵寝遗址,草地上里有几块不大的方形石碑,分别刻有:庖厨、寝殿、照壁、回廊等字样。不难想象当年建筑的辉煌,如今不过芳草萋萋。再往前走右拐,便来到梁孝王陵的墓道前。当时,这里也不通路,好像门票15元,我仨没舍得进去看。导游告诉我们,梁孝王名刘武,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刘恒之子,景帝刘启之胞弟,武帝刘彻的叔父。
它位于保安山南峰,墓门朝东,墓葬长约90余米,宽处30余米,主室内高4米,与王后陵类似,也有墓道、甬道、车马室、主室、回廊、排水设施等组成,墓室面积700平方米,容积2800立方米。走进墓室,感觉跟王后陵墓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了点,值得称奇的是这里有汉兵马俑阵,兵佣不高,神态各异,阵列整齐,很有气势。每个石室按功能摆放有相应的物品,估计都是现代的东西了,因为这里的陵墓早被盗过。史载,东汉末年,曹操“引兵人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接下来参观的第三座陵墓是梁共王陵,在梁孝王陵东南500米的立山主峰下。据考古发掘资料推测,墓主人是汉梁王刘武之子刘买的墓葬。该墓1986年发现,1991年发掘,出土5.5吨汉代钱币,还有金缕玉衣,现在墓室玻璃柜内陈设的可能是仿品。在梁共王墓主室前半部的顶部及西侧会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云气图”的彩色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目前发现时代较早,保存完好,极有价值的.壁画,比敦煌壁画早了630多年,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从王陵出来,又去了汉兴源。当初不过一个有石碑的八角亭子,叫做刘邦斩蛇处。现在经过开发建设,成了一个知名景点了。新增有汉兴源石牌坊,牌坊后是汉高祖斩蛇雕像,高高的台座上,刘邦背着斗笠,身子前倾,右手做拔剑状,注视着面前盘卧伸头的大蛇,生动传神。亭子下的石碑被称作天下奇观,据说,这块石碑夜里用灯光照,会显示刘邦神奇幻影。汉兴园景区里还有两汉文化展览馆,满眼都是深厚的历史沉淀。陈胜园景点在汉兴源西北,位于芒砀山主峰西南麓铁角山上,1997年去时就有一块石碑,一个不大的坟头。只不过墓碑上是郭沫若亲笔手书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十二个遒劲大字,那时我还在墓碑前留过影,至今照片还在。现如今,景点门口建有仿汉阙式大门,门里面的空地上塑有陈胜的高大雕像。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陈、吴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从陈胜起义到被杀害,仅有半年时间。刘邦登基后,感念陈胜首义之功,追封他为“隐王”。特赐陈涉墓守冢人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人三十家砀”。景区有山门、隐王殿、大泽风云殿、墓室等,山门门额上书:“陈胜王陵”四字隶书,浑厚饱满。山门两边的门联为:“水可覆舟大泽洪流掀巨浪,民能创史陈王浩气卷狂飙”。陈胜墓冢现高5米,周长约50米,可能是后来又重新修葺的。墓冢前的石碑也较原来的高大气派,也是近几年新做的。墓前右侧松树下另有一块墓碑,便是当年的那块,估计后来嫌不够大气被更换下来了。在墓碑前凝视,不由得想起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让人警醒的话语。登上墓冢后边右侧的瞭望台,放眼望去能看到芒砀山的顶处一座名为“大汉雄风”的刘邦雕像,目前还没有开放。据了解,塑像和基座共高39.9米,雕塑外为塑铜焊接,内是钢架结构,内有四层旋转楼梯,两个观光平台,并安装了观光电梯。游客可乘电梯上至位于塑像肩部的观光平台上,芒砀山景区风景将尽收眼底。由于来的不是时候,遗憾自己体会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后来,又去了夫子避雨处和芒砀山地质博物馆,两处均由可观之处,尤其是地质博物馆,展览丰富,让人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知识。
短短一天的时间,游览了大汉王城----芒砀山的诸个景点,虽说是走马观花,但与十几年前的那次相比,收获颇丰,真是不虚此行呢。游览期间,同学张学诚闻讯打来电话,由于他假期值班,不能抽身过来。临近返回,他又打电话挽留,无奈天色已晚,路况不熟,只好匆匆返回了。当然,期待着下次故地重游。到时候,一定与学诚弟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