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的摘抄(精简3篇)

时间:2014-07-06 06:50: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间草木》的摘抄 篇一

在《人间草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以下是一些摘抄,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书中的精彩之处:

1.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草木吐绿,花开满园,这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这句话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自然界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2. “夏日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绿树成荫,小溪潺潺流淌,蝉鸣不绝于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这段文字描绘了夏天的清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宁静之美。

3. “秋风瑟瑟,落叶飘零,一片金黄尽染山川,这是大自然的成熟之美。”这句话展现了秋天的凄美和成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4. “冬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这是大自然的净化和沉静之美。”这段文字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洁净,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

通过这些摘抄,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界的描绘细腻而真实,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也让人思考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体味生命的意义。

《人间草木》的摘抄 篇二

《人间草木》这本书中的摘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奇迹。以下是一些摘抄,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1. “春风拂面,草木吐绿,花开满园,这是大自然最美的季节。”这句话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2. “夏日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小溪潺潺流淌,蝉鸣不绝于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段文字描绘了夏天的清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宁静之美。

3. “秋风瑟瑟,落叶飘零,一片金黄尽染山川,这是大自然的成熟之美。”这句话展现了秋天的凄美和成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4. “冬日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这是大自然的净化和沉静之美。”这段文字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洁净,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

通过这些摘抄,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也让人思考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体味生命的珍贵与意义。愿我们都能像书中描绘的草木一样,生生不息,茁壮成长。

《人间草木》的摘抄 篇三

  我的脸上如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那些绣球花,我差不多看见它们一点一点的开,在我看书做事时,它会无声的落两片在花梨木桌上。

  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像个大人了,天气郁闷,心上另外又有一点小事使我睡不着,半夜到园里去。一进门,我就停住了。我看见一个火星。咳嗽一声,招我前去,原来是我的父亲。他也正因为睡不着觉在园中徘徊。他让我抽一支烟(我刚会抽烟),我搬了一张藤椅坐下,我们一直没有说话。那一次,我感觉我跟父亲靠得近极了。四月二日。月光清极。夜气大凉。似乎该再写一段作为收尾,但又似无须了。便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

  除了”西湖景“,使我难忘的两样方物,一是醋鱼带把。所谓”带把“,是把活草鱼脊肉剔下来,快刀切为薄片,其薄如纸,浇上好秋油,生吃。鱼肉发甜,鲜脆无比。一是在虎跑喝得一杯龙井。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

  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妈的!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张罗茶座的是一个女人。这女人长得很强壮,皮色也颇白净。她生了好些孩子。身边常有两个孩子围着她转,手里还抱着一个。她经常敞着怀,一边奶着那个早该断奶的孩子,一边为客人冲茶。她的丈夫,比她大得多,状如猿猴,而目光锐利如鹰。他什么事情也不管,但是每天下午却捧了一个大碗喝牛奶。这个男人是一头种畜。这情况使我们颇为不解。这个白皙强壮的妇人,只凭一天卖几碗茶,卖一点草鞋、地瓜,怎么能喂饱了这么多张嘴,还能供应一个懒惰的丈夫每天喝牛奶呢?怪事!中国的妇女似乎有一种天授的惊人的耐力,多大的负担也压不垮。

  大学二年级那一年,我和两个外文系的同学经常一早就坐在这家茶馆靠窗的一张桌边,各自看自己的书,有时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语。我这是才开始写作,我的最初几篇小说,即是在这家茶馆里写的。茶馆离翠湖很近,从翠湖吹来的风里,时时带有水浮莲的气味。

  有意思的是,轮船上开饭,除了白米饭之外,还有一箩高粱米饭。这是给东北学生预备的。吃高粱米饭,就咸鱼、小虾,可以使”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流亡学生得到一点安慰,这种举措很有人情味。

  我在报考申请书上填了西南联大,只是听说这三座大学,尤其是北大的学风是很自由的,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讲的次数最多的是梅贻琦,他当时是主持日常校务的校长。有一个时期昆明闹霍乱,梅先生告诫学生不要在外面乱吃,说:”有同学说,‘我在外面乱吃了好多次,也没有得一次霍乱’,同学们!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一句话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来,看了看,说:”你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

  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使双方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刘文典先生讲了一年庄子,我只记住开头一句:”《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沈从文先生出的作文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的空气。

  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

  沈先生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

  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来看的人很多,沈先生于是很快乐。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上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讲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讲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小陈沮丧,无心机、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

  沈先生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

  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质的白花,但每人发给一枝半开的月季,行礼后放在遗体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人间草木》的摘抄(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