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老红军的长征故事:三次与死神擦肩 篇一
在中国革命的长征中,有一位97岁的老红军,他的故事让人们无不为之动容。在长征途中,他曾经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留下了不可思议的传奇。
这位老红军名叫王大爷,年轻时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在红军长征途中,他一路与同志们并肩作战,面对艰难险阻从未退缩。有一次,他们被敌军包围,陷入绝境。就在危急时刻,王大爷奋勇冲出重围,为红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成功突围。
第二次与死神擦肩是在穿越荒无人烟的沙漠时。当时,王大爷所在的队伍遭遇了暴风沙,大家几乎无法前行。就在大家精疲力竭之际,一颗凶猛的沙尘暴向他们袭来。王大爷决定冒险前行,带领大家迅速穿越了沙尘暴,最终逃过一劫。
第三次与死神擦肩,则是在突破敌军封锁线的过程中。当时,敌军已经设下了重重包围圈,红军陷入了绝境。王大爷带领小部队冲出包围圈,奋勇杀敌,最终成功突围。但就在他们脱离包围圈的那一刻,一颗炮弹落在了他们身边,王大爷被炮弹炸得飞起来,幸运地只是受了些轻伤。
王大爷说,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因为他心中有着一股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他相信,只要有信仰、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97岁老红军的长征故事:三次与死神擦肩 篇二
在中国革命的长征中,有一位97岁的老红军,他的故事让人们感动不已。在长征途中,他曾经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人不禁为之敬佩。
这位老红军名叫李老爷,年轻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长征的征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但始终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有一次,他所在的队伍遭遇了敌军的偷袭,局势十分危急。李老爷毫不犹豫地奋勇冲锋,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将敌人击退,保住了整个队伍。
第二次与死神擦肩是在穿越险恶的雪山时。当时,队伍遭遇了暴风雪,几乎无法前行。李老爷决定带领大家冒险前行,最终成功穿越了雪山,逃过一劫。
第三次与死神擦肩,则是在突破敌军包围线的过程中。当时,敌军已经设下了重重包围圈,红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李老爷决定带领小部队冲出包围圈,奋勇杀敌,最终成功突围。但就在他们脱离包围圈的那一刻,一颗炮弹落在了他们身边,李老爷被炮弹炸得飞起来,幸运地只是受了些轻伤。
李老爷说,他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今天的和平时光,传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97岁老红军的长征故事:三次与死神擦肩 篇三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今年刚好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合肥97岁老红军的长征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97岁老红军的长征故事:三次与死神擦肩
在省军区合肥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有位97岁高龄的老红军,在长征中曾经三过雪山草地。他就是安徽省军区原政委熊玉坤。“这场苦难经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神采奕奕,讲述了他的长征故事。
父亲牺牲后,他毅然参加红军
1919年11月,熊玉坤出生在四川省北川陈家坝乡青年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带着他和弟弟,继母带着一个女儿,一家五口人,生活困苦,少吃无穿。十三四岁时,熊玉坤就在父亲带领下起早贪黑,放牛、卖柴、种地养家糊口。那个年代佃户,种地要交租,加上苛捐杂税、地主逼债等,生活苦不堪言,看不见希望。
“后来,红军路过我们村征兵,队伍里的徐干事在我们村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霸、除军阀,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队伍。我父亲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跟着前卫的部队,这时我对红军才有了初步的认识。”熊老回忆说,父亲跟着红军走后,他再也没见过。后来父亲的战友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这才知道父亲牺牲的消息。“父亲走后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他革命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我参加红军的信念,我要踏着父亲的足迹向前走。”
1935年4月,不到16岁的熊玉坤积极报名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特务连任传令兵,从此开始了他追求自由和真理的漫漫长征路。
坚信红军必胜,三过雪山草地
“我记得第一次上战场是在千佛山打了3天,指导员带部队下山,驻扎在石板村负责警戒、训练。同年5月,我军经过激烈战斗,连续击溃邓锡侯部十一个团和各地民团的防堵,强占北川河谷,夺取土门险关解放茂县,掩护四方面军十万人大转移。6月,一、四方面军前锋部队,在夹金山下胜利会师,当时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分为左、右路军,我跟随着右路军。”据熊老回忆,8月20日以后,大部队来到了毛儿盖,就是后来长征中的第一次过草地。
“当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天当房、地当床,暴雨下来当蚊帐,树根野菜当干粮’。我们只有一个信念,理想高于天,我们相信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必胜。就这样,战友相互扶持,部队走了六七天,终于走出了草地,到达了班佑、巴西,并参加徐向前、陈昌浩指挥4军、30军攻打‘包座’的战斗,消灭胡宗南49师一部。”熊老对往事记忆犹新,“1935年9月,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命令部队南下进行第二次过草地。11月份,部队参加了‘百丈’战斗,由于敌众我寡,最后我们不得不撤离百丈这个地方。”
“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与贺龙率领的26军团部队胜利会师道孚,继续向炉霍、甘孜前进。这时,我又被调到红四军供给部当通信班长,就跟随大部队进行第三次过草地、爬雪山。”据熊老介绍,在这次过草地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那时候,都把过草地当作是对我们的锻炼和考验,感觉到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曾三次受重伤,屡次与死神擦肩
卢沟桥事变后,熊玉坤跟随部队从甘肃返回陕西,在三原待命。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来称为八路军。随后四方面军、31军和陕北红军一部编为八路军129师,从此开始了8年抗战。抗战时期,熊玉坤跟随部队参加过粉碎日军九路围攻和反扫荡作战,百团大战,祁太平、和左、安阳、林南、林水等战役,山西沁县攻城战斗。
据熊老回忆,他一生身经百战,在战斗中先后3次受重伤,最严重的一次,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腹部,肠子都烂了,差点没活过来。
1945年7月,熊玉坤在朱德警卫团任二营副营长,上级命令攻打山西沁县城,他带着两个连的人前去战斗,敌众我寡,三连长不幸中弹,上级命令撤退。无奈之下,熊玉坤只好带着部队往北撤,身后有日军追击,加上子弹全部打完,在撤出战斗的途中他腹部中弹,倒在了黄豆地里。
“到了医院,医生说我危在旦夕,子弹穿腹而过。医生说我的命能否最终保住还要看造化,后来见我只有口微弱的气,看样子是救不活了,要把我送到庙里去(当时的太平间)。”熊老回忆说,由于他当时住在农民的家里,房东老太和他的通讯员、马匹饲养员见状,死活不让抬走,房东老太拦在门口说:“死也要死在我家里,他是为我们老百姓受的伤。”后来为避免给百姓添麻烦,他就被送到山上打麦场的房子里,一直躺了31天。“老百姓非常好,时常拿鸡汤馒头慢慢地喂我。伤好后,我又受命回去当副营长。”
时刻自警自省,离休后仍保持传统
熊老戎马一生,曾任第129师供给部警卫连排长、连长,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营4连连长,朱德警卫团二营副营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21团2营副营长,7旅旅部警卫营(补充营)营长、纵队教导团队长,皖西军区第2分区独立团参谋主任、教导大队大队长,皖北军区安庆分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干管部副部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熊玉坤作为一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兵,亲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并逐渐走上领导岗位,担任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1987年离休后,熊玉坤继续保持和发扬红军光荣传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去年,在离休干部休养所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有着近80年党龄的熊老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他“条件好了,作风不能散了”的自警自省发言,触动人们深思……如今,这位九旬老人依旧爱淘书,一淘新书,二淘军史书籍,他说看新书使思想不落伍,看军史让人铭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