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散文 篇一
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我总是感觉到自己如同一只无声的小鸟,飞过人群,却无人能听见我的歌声。我总是默默地看着你,看着你和别人之间的交谈,看着你微笑的脸庞,看着你无意间流露出的忧虑。我知道,我不能打扰你,不能让你知道我的存在,所以我选择了无声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情感。
每天,我都在默默地关注着你,就像是一位守护者,守护着你的一切。我知道,你并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我对你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但我愿意默默承受这份爱,即使永远无法得到你的回应。
我曾想过,要不要向你表白我的心声,但每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又会害怕你的拒绝,害怕你的无动于衷。于是我选择了默默的守候,用我的行动来表达我的爱意。我会在你不经意间帮你拾起掉落的物品,会在你疲惫时为你倒杯热茶,会在你孤独时陪伴在你身边。虽然你可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我默默为你做的,但我却心满意足。
或许,我注定只是一个过客,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影子。但我愿意做这个默默的陪伴者,用我的无声告白来守护你,直到永远。
无声,告白散文 篇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走进了那家咖啡馆,看见了你坐在角落里,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籍。我知道,这是一个向你告白的绝佳机会,但我却无法开口,无法表达出我的心意。
我选择了一个角落坐下,悄悄地注视着你,看着你专注的样子,看着你那双明亮的眼睛。我想起了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知道,我对你的感情已经不再只是友谊,而是深深的爱意。
我想告诉你,我喜欢你,我爱你。我想告诉你,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愿意守护你一生。但我却无法开口,每当我靠近你,我就感到无比的紧张和害怕。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我的存在,但却选择了装作不知道。或许,你也对我有着同样的感情,却无法开口表达。无论如何,我都会选择用我的行动来告诉你,用我的无声告白来表达我的爱意。我会默默地守候在你身边,直到你愿意接受我的爱。无声的告白,或许更加深沉和真挚。
无声,告白散文 篇三
无声,告白散文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 ?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本看似悬疑小说的开头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伍绮诗的处女作,爆发力惊人,她的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和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如社会学家一样深刻。本书细腻温情,带着读者一起走进这个与当时美国社会格格不入的家庭,揭开莉迪亚死亡的秘密。
鄙人拙见,《无声告白》所要表达的是宣扬自由和平等,要有勇气活出自己。这位美籍华裔对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和个人道路进行了探究,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压力与负担,通常不是塑造一个人,而是摧毁一个人。
自由
承载了太多母亲玛丽琳和父亲詹姆斯的期望的莉迪亚,早就忘了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不能像杰克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在家庭这个庞大的阴影下一开始就已经被套上了枷锁,也许只有一条路才能改变这个现状,改变父母的想法,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家庭。
母亲玛丽琳因为结婚不得不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成为医生。她自己实现不了,她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让人们在听到“医生”这个词的时候不会只想到男人。于是乎,她不断以强标准要求莉迪亚,她认为莉迪亚是有兴趣且有天分成为医生的,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莉迪亚之所以这么顺从的听母亲的话,凡事都“是的”,是因为她明白这一切都是母亲所希望的所喜欢的,她爱的其实不是医生这个职业,爱的是她的母亲玛丽琳。其实当代社会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就强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不问问子女的意见,这种冷漠而愚蠢的行为想法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也都认为自己不会这样,但事实上很多人会在不自觉的这样做而没有意识到。
自由的定义其实很广,我在这里姑且把它定义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受他人的影响。那么不自由的莉迪亚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承担着母亲的梦想,步履艰难,她能用什么办法唤醒母亲,唤醒这个家?作者用莉迪亚的死揭示这个道理,精神与身体不自由的人怎么谈快乐呢?
平等
詹姆斯是以邻居儿子身份从小在美国生长的中国人,有着与白种人不同的黄皮肤,棕色眼睛,受到排挤、孤立,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种族的不同,在这里被作者表现的淋漓尽致。玛丽琳和詹姆斯结婚的时候,玛丽琳的母亲就一直说“这个不对”“你会后悔的”,暗示了后来这个家庭悲剧的发生。其实不论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大家都是地球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用异样的目光去看待与自己不同肤色的人了。然而在作者笔下那个时代,人们仍旧会排斥孤立“异类”,许是作者自己的经历吧,那种拼命想融入人群的无助真真让人感觉平等的重要。正是因为夫妻两人的不同,莉迪亚、内斯和汉娜才被要求更加努力,像他们的爸爸詹姆斯一样,拼命融入人群。种族的不同带来的歧视,玛丽琳和詹姆斯都没有太当回事,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在内斯被邻居小孩们欺负时,詹姆斯竟天真地认为也许这个游戏就是这么玩的。而且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孩子的感受,在收到不平等对待时没能及时弥补内心的创伤。这应当也是莉迪亚死亡的'原因之一。
不仅是种族方面不平等,就连性别对待也是不平等的。玛丽琳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听到医生这两个字的时候,脑海里冒出来都是男性的形象,所以她特别希望莉迪亚可以改变这个现状,成为著名的医生,改变大家的观念。性别的区别对待自古就有,尤其是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常常被人所诟病,但或许这已经刻入骨里流传至今吧,这种不平等仍旧在很多地方存在,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提倡女权主义等。而在这本书中,玛丽琳虽是地道的白人,但骨子里却有着不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的品格,她梦想着与众不同,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卓尔不群。因此对待女儿莉迪亚,她的期望会比儿子内斯更多,给予更多的爱。对性别的这种探究,也需要我们深思。
有勇气活出自己
莉迪亚被亲情绑架,按照母亲的期望生活,奈何自己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也不懂得,更没有天分。从母亲离家出走后回到家里,为了留住母亲的莉迪亚只会说“是的”,也是从那一刻起,她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己了。她不能像哥哥内斯一样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宇宙、天文学,她不像杰克一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没有勇气说“不”,她不愿意看到父母的失望。于是,她抛弃了自己,忘记了她,戴上了面具,身负千斤巨石前行。最后的最后,莉迪亚决定改变,决定去告诉母亲自己的不喜欢,在湖中心她走下小船,完成了她的蜕变,她改变了她的想法,迎接了那个纯净的自己。
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阻碍你去做自己,去追梦。那么,这些都应该交给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封皮上的“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像针一样扎进我们的心里,告诫我们: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别他人期待的样子,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
对于莉迪亚的死,我想我们都是惋惜的,但正是因为她的死亡才可以让这个有裂缝早已失去平衡的家庭,重新审视自己,让这个家清醒过来。玛丽琳和詹姆斯因为爱情结合,但其实他们彼此并不太了解对方,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待。最终醒悟过来的他们,说出了深藏已久内心想说的话,化解了误会。内斯也许是唯一一个理解莉迪亚的人,但他虽然明白却不能感同身受。内斯急不可耐的想逃离这个家,抛下莉迪亚紧握的手,深深刺痛了莉迪亚的心,这也是莉迪亚死亡的原因之一。最后醒悟过来的内斯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他明白了莉迪亚对他的依恋,将这种思念转移到妹妹汉娜身上,永远不会忘记莉迪亚和这个家。汉娜早熟,很早就明白了这个家的奇怪的平衡,她渴望父母的爱,哥哥姐姐的关心
,但却明白很难得到,于是她隐藏自己,把自己定位小,也是唯一明白莉迪亚是自杀的人。最后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爱与关心,代替莉迪亚活下去,可以纯粹的做自己。无声告白,被黑暗的幕布遮挡的房间里,阳光在最后倾洒铺满。感悟很多,唯有自己亲自品味方能尝出苦茶中的甜味。最后,愿我们都能有勇气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