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79岁,这几年很少出远门,但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到曾经工作了19年之久的宝鸡市凤县去看一看。今年4月,我请了公休假,陪着父亲去实现这个愿望。
1962年,父亲从陕师大毕业后带着他的青春梦想,来到凤县黄牛铺中学做起了物理老师,后来又在留凤关中学、凤县中学执教,直到1981年10月才调回老家。4月8日早晨,我驾车从西乡县出发,沿着316国道前往宝鸡凤县。下午6时,我们到达了父亲工作第一站凤县原黄牛铺中学,昔日的中学已被改建成了中心小学。父亲透过小学半敞开的门,探着头努力地向校园张望,搜寻着43年前学校的情形。眼前整齐矗立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校园,让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父亲在校门口,静静地伫立了两三分钟,便退了出来。他向学校门卫询问昔日同事的情况,门卫告诉他认识的老师中,十有八九都已去世,在世的2位也随着子女搬到凤县以外的城市养老去了。我担心父亲伤心,便劝其赶紧赶路,但父亲似乎并不太相信门卫所说的情况,决定要在小镇上走一走,看一看,希望能找到过去的同事和教过的学生。路上,先后遇见两位60多岁的老人,父亲都自豪地介绍自己,曾经是黄牛埔中学的物理老师。他说话的口气,让人觉得集镇上的老人都应该认识他似的。我开玩笑说,你的同事或学生,如果现在还居住在这个小镇上的话,你会感到很失望和失败的,父亲没有作答。我想当年这个小集镇上的居民没有不认识父亲的,人们彼此熟悉,彼此尊重。而这50多年时间里,这里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会再有人认识他了。但父亲并不在乎这些,他依然固执地打听着昔日同事和学生的近况,当印证了小学门卫的说法后,父亲很久没有说话,坚持默默地走完小镇的街道后,才赶到凤县县城找旅馆休息。
次日一早,我陪伴父亲徒步逛凤县城。父亲在凤县中学工作了6年,原本以为他可以给我当向导,但不见了昔日的窑洞、平房和苹果园,父亲很快在这四通八达的公路和林立的高楼中,迷失了方向,渐渐地表现出了老人的混沌和遗忘,对县城的一切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有时甚至在广告牌前还会停留很久,直到在我的提醒下才离开。凤县中学昔日的青砖平房,被高大的教学楼取代,山坡上成片的苹果园也不见了踪影,昔日桀骜不驯穿城而过的嘉陵江,在水泥河堤的束缚下温顺地通过了县城,父亲不停地感慨县城的这些变化,还讲起了过去下乡砍柴、修路等工作生活经历。我将父亲讲述凤县的每一处变化,努力地用相机拍摄下来,以便父亲日后查看。中午,父亲终于联系上了昔日的老乡同事
高老师来宾馆叙谈,高老师比父亲小9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凤县当教师,并在这里安家育子,在凤县教育界享有盛名。我们返回宾馆时,高老师已经在宾馆等我们,高老师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父亲非常高兴,一一询问昔日凤县工作的同事及学生的家庭、工作情况。高老师是个凤县通,将他知道的情况作了详尽地介绍,父亲听后,他的记忆力突然地变好了,就连昔日调皮学生的名字,也想了起来,询问起情况,高老师也都一一作答。下午,高老师在自己家中举行了家宴。老同事相见,追忆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感叹山区县城的巨大变迁,一切物非人亦非,不禁感慨万千。俩老人直叙到晚11时许才告别离去。10日,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我想,父亲此行不仅仅是怀旧之行,更重要的是了却了对同事的牵挂和学生的期盼之情。我深深感受到毕生为教的父亲的仁爱和宽厚。而我,在父亲有生之年能陪伴他圆梦,感受他对青春的记忆和师者、长者的风范,这也是我的梦。
[给父亲圆梦_随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