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子桥的传说散文(通用3篇)

时间:2011-09-04 08:2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打子桥的传说散文 篇一

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名为打子桥。据传说,这座桥建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桥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石头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堪,但却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传说。

传说中,打子桥是一位仙人所建,他为了让镇上的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往来于两岸,便化身为一座桥梁,横跨在溪流之上。据说,这位仙人被称为“打子仙”,是当地人们供奉的神灵。

每到农历的初一十五,当地的居民们都会前来祭拜打子仙,祈求平安和幸福。他们会在桥上放下香烛,燃烧纸钱,还会献上鲜花和水果。据说,只要心诚祷告,打子仙就会保佑他们平安顺利。

而在打子桥的下游,还有一个叫做“打子洞”的地方,据说是打子仙的居所。每逢月圆之夜,打子洞内会传出阵阵仙乐之声,让人们感到神秘而又神圣。

人们都说,打子桥是镇上的守护神,是他给予了他们幸福和安宁。即使时光已经过去了千年,打子桥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一切的变迁和沧桑。它的传说传承了千年,成为了这座小镇的一部分,永远流传下去。

打子桥的传说散文 篇二

打子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建于唐朝时期。据说,桥上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让人们对它充满了敬畏和神往。

传说中,打子桥下有一条溪流,水清澈见底。有一天,一位农民在溪边发现了一块神秘的石头,上面刻有一行字:“打子仙桥”。农民将这块石头带回家,不久之后,他的家中开始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据说,在半夜的时候,农民家中会传来一阵阵奇怪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唱歌或者吟诗。农民感到十分诧异,便请来了村里的长者前来解惑。长者看了石头之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道:“这块石头上的字是打子仙桥,听说打子仙是当地的守护神,如果农民家中出现了这块石头,就代表着他们家将会得到神灵的庇佑。”

听到这番话,农民顿时感到无比感激,他决定将这块石头放回原处。从此以后,农民家中的一切都变得亨通,生意兴隆,家庭和睦。人们都说,这是打子仙的恩赐。

自此以后,打子桥的传说更加神秘而又动人。人们纷纷前来祭拜打子仙,祈求他们的家庭平安和幸福。打子桥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人们心中的神灵,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和祥和。

打子桥的传说散文 篇三

打子桥的传说散文

  华台村何家埭,是个景色旖旎的水乡小村落。她两面临水,东临太保堂港——北通丰田洋,南入无量桥港,汩汩汤汤,昼夜不息;南有一条小河与唐家里隔水而望,鸡犬之声相闻;中间还有一个从太保堂港流进来的小浜兜,是捕鱼的好地方。何家埭民风淳朴,十多户人家,世代以农耕为业,种田养蚕,安分守己。

  相传明朝时,何家埭有一户人家,姓何,夫妇俩年逾四十,未有子嗣,心下焦急,四处求神拜佛。又过了两三年,终于诞下一子,欢天喜地。老年得子,自然宠爱有加,尤其何母,极其溺爱,

俗话“捧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男孩渐渐长大,由于担心他吃苦,何母也也不送他去读书,任凭他跟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因此沾染上很多坏习气——好逸恶劳,打架斗殴。何老看在眼里,渐渐有些发急,实在看不下去,挥拳要打,何母就为他求情,袒护着儿子。看着声泪俱下的老妻,何老只好作罢。

  因为没有管束,男孩的行为愈加放肆,有一次因为跟人斗嘴,竟然纵火将人家的草棚点燃,幸亏发现及时,没有酿成死伤惨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扑灭火势以后,何老大怒,心想,平常好吃懒做也罢,纵火烧屋那还了得!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逆子了!于是,他抄起一根木棍,猛地向儿子扫去——

  儿子虽然愚顽,但反应敏捷,一看情势不对,拔脚就跑。何老就在后面猛追,儿子跑到东边的'太保塘港,回头一看愤怒的老父挥舞木棍正气势汹汹地追来,他灵机一动,就跑上一旁的老木桥。那木桥年久失修,残损破旧,桥上布满大窟窿,人一踏上去就吱吱直响、摇摇欲坠,曾有不少老人孩子掉下河去,走在桥上使人提心吊胆,故而老木桥一直就是何家埭人的一块心病。儿子长一脚短一脚地过了桥,就在站在对岸嬉皮笑脸地说:“来啊,过来啊,来打我啊……”何老怒不可遏,大步跨上木桥,不料脚下一踩空,就从一个窟窿里掉了下去……

  那儿子当时也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看见老父亲落水,一时惊呆,也不知如何救人——正好此时一艘大船经过,船上跳下两个壮汉,把何老救了起来。何老落水时头部磕伤,血流不止,加上急怒攻心,已经晕厥。那大船的主人是个湖州一带的员外,欲去洲泉、长安等地拜访故交,路过此地。他拿出疮药帮何老止住了伤口,慢慢地何老醒了过来。

  何老清醒,又要打儿子,被员外阻止,便把缘由告诉了员外。员外狠狠地批评了那个顽劣的少年,在他的要求下,少年向老父亲下跪请罪,并当着众乡亲的面对天发誓,保证以后改过自新。员外说,只要他能言行一致,不再惹事生非,他答应联合知交同道出资把这座木桥改建成一座石桥。话音一落,乡亲们纷纷响应,热情鼓励少年改过自新,也算是为乡里做一桩大善事。

  纵火烧茅棚,险些酿成大祸,连老父也因自己而险些丧命!面对这场风波,少年终于幡然醒悟,他一改往日恶习,白天耕地,晚上读书,孝父母、敬乡邻,浪子回头,贤名远播。

  员外非常高兴,带头募集资金,在何家埭的太保塘港上建造了一座石桥,替代了那座摇摇欲坠的老木桥。从此人们过桥不用再提心吊胆了。石桥因“打儿子”而来,人们遂把这座桥命名为“打子桥”。地以桥名,“打子桥”便又成为何家埭的别名,而且名头更响,附近乡里人们往往知晓“打子桥”而不知何家埭为何处。

  从此以后,何家埭乡风更趋淳厚,人们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从严教子的习惯一代一代地传存着。

  打子桥老桥为三孔平板石梁桥,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尚在使用。不过,历经几百年沧桑,老桥不堪重负,桥墩已经倾斜,桥面中间石板破损松动,人走在上面,便会叮咚作响。公元2004年,政府在其北侧重建了一座水泥桥,老桥遂弃用,新桥仍沿用“打子桥”的名字。

  新的打子桥,是一座普通的水泥公路桥,然桥名所蕴含的意义,却是不普通的,——所谓“宠子害子,打子爱子”(本地俚语,许是这里得来的吧),打罚固然不对,但从严教子永不过时,这对当今的人们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打子桥的传说散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