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教授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演讲 篇一
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尊敬的主席、各位嘉宾、亲爱的同行们:
很荣幸能在这个盛会上发表演讲。我是乐黛云,来自***大学,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比较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比较文学如此重要?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其次,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创作的启发和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中的共同主题和艺术手法,这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启示。比较文学研究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此外,比较文学研究还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各个文化的传统和经典作品,并从中汲取营养,为文化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比较文学研究也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和交流,可以激发新的创意和思维方式。
最后,我想谈谈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比较文学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数字人文和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当代文学作品和新兴文化的比较,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总之,比较文学研究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还可以启发文学创作,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比较文学研究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乐黛云教授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演讲 篇二
乐黛云教授: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
尊敬的主席、各位嘉宾、亲爱的同行们:
很荣幸能在这个盛会上发表演讲。我是乐黛云,来自***大学,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文学比较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对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可以跨越语言和国界,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其次,文学比较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文学比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尊重和保护各个文化的权益。
此外,文学比较对于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中的共同主题和艺术手法,这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启示。文学比较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
最后,我想谈谈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跨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数字人文和大数据分析,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当代文学作品和新兴文化的比较,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总之,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还可以启发文学创作,丰富人类文明的内涵。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文学比较与文化交流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乐黛云教授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演讲 篇三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第一次在中国境内召开,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大会组织者欧阳教授和他的工作团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我今天的发言包括以下三个问题:
一、“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
1997年,当我们在荷兰莱顿相聚时,我们都曾梦想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会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纪。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新世纪看到的却是各种文化陷阱和文化冲突正在将人类引向不确定的,也许是毁灭的深渊。为了救助人类,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找到一条通向幸福和平的途径。在寻找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回返自身的文化源头以探索新的文化资源,如中国古训所强调的“反本开新”;另一方面,是以他种文化为参照,重新发现自身文化发展的特点与可能。
从中国来看,近年来,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的知识分子十分重视对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希望能从六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发掘出对缓解世界文化危机有益的智慧。我只想举一个例子:目前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万物相生相克,广泛联系,互相转化的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水生木等);也有“极高明而道中庸”,“执两用中,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这个“中”并不是“折中”,而是从“两端”中产生出来的那个新的“三” )。多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中国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有预定的答案,而是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在不确定的无穷可能性之中,由于种种机缘,其中的一种变成了现实。这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有生于无”,最后又都将“复归于无物”。既然事物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形成于千变万化的互动关系之中,那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理想就成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之一。重视差别,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行为准则。这种思想为文化多元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例如从这种思想出发,以不变立场为基础的“世代复仇”就失去了依据,不是“仇必仇到底”,而应是千余年前的北宋学者张载所主张的“仇必和而解”。这种以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参照的,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作的现代的选择和诠释显然对世界有益。
从西方来看,许多学者也都在重新叩问自己的文化源头,他们更关注的是在他种文化的参照下,对自己熟知的文化,如何进行新的审视和发现。正如法国汉学家于连法朗索瓦在《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所说的,“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是为了“创造一个远景空间,切断西方人对希腊思想原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他说:“为了再了解和再发现,不得不割断原有的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即从“远景思维的空间”,从“他者的外在的观点”,构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而中国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他者”,因为 “中国的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文明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之下独自发展的、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的思想,并由此使之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这类以中国作为他者,反观西方的著作与日俱增,如于连法朗索瓦(Francois Jullien)的《迂回与进入》(Le Detour Et L’acces),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与哲学家郝大维(David Hall)合写的《孔子思想发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预期中国:通过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叙述而思》(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显克曼(Stephen Shankman)的《赛琳和圣贤:古代希腊与中国的知识与智慧》((The Siren and the Sage: knowledge and Wisdom in Ancient Greece and China)) 等等。总之,“反本开新”和“参照他者”的现实需要使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崭新的关系成为可能。西方的汉学研究、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合为一体,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无疑为跨文化的文学研究,也就是比较文学研究开创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可能。
二、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认识和对话有独特的作用。事实上,在全球资讯时代,人类面临的仍然是历史上多次遭遇的共同问题:如生死爱欲问题,即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生存问题;权力关系与身份认同问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问题,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追求这些方面的“和谐”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但这种“普遍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殊性。可以说从古至今,各种不同的文化都在竭力探索这些有关生存之道的共同困惑,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对这些共同困惑的探索,坚持进行持续的交流互动,也许可以把我们从目前单向度的、贫乏而偏颇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而形成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另一种全球化。
在沟通普遍性与特殊性,发展文化多元化,保护文化生态等方面,文学艺术可以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象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在被创造时,不管作者是否愿意,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很难避免自身原有的文化局限;在被解读时,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超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总是十分丰富的,诸如关于“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想象”“遁世思想”等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都会根据
他们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回响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回声,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这就是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互识”是对不同文化间文学的认识、理解和欣赏,“互证”是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或反证其不同性,以达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沟通,“互补”则是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从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理解和补充。通过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就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的比较圆满的解答,同时为这些问题开放更广阔的讨论的视野和前景,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就由此得到了沟通和理解。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此。以上所述,本来就是比较文学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强调提出,就因为它所处的背景——时间和空间全然不同了。全球化和信息化大大缩小了不同文化接触的空间。如果说轴心时代形成的四大文化体系或八大文化体系过去只能处于相对独自发展的隔离状态,百年比较文学绝大部分也致能始终停留在同一文化体系内部;而今天的第二个轴心时代,各大文化体系间的文学不能不形成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的明显态势。特别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更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事实上,当前许多优秀的比较文学著作都充分体现了上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的内容,如厄尔迈纳(Earl Miner)教授的 《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宇文所安(Steven Owen)教授的《中国文论读本》、欧阳祯教授的《透明之眼》(Transparent Eye),还有叶维廉关于道家美学的研究,李欧梵关于现代性的讨论都是明证。更值得一提的是: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编的多卷本《用欧洲语言撰写的比较文学史》不仅加进了《东亚比较文学史》一卷,而且在伯顿斯和佛克马主编的《后现代主义》分卷中也加进了中国和其他非西方地区的现、当代文学内容。另外,还有许多汉学家的新著,也出现了新的开拓。在中国,这类著作的新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另外,西方与非洲、西方与印度的跨文化文学研究也都在蓬勃发展。
显而易见,西方过去曾经是独立发展的三股力量——文学理论、比较研究和汉学研究正在逐渐结合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学术潮流,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比较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法国的影响研究为核心,第二阶段是以美国的平行研究为核心;那么,现在就应是世界性的、以跨异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跨学科文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又一个支柱。由于自然科学对人类生活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可能会更多地集中于人类如何面对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的挑战。科学的发展曾为文学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观念。十九世纪,进化论曾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二十世纪,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熵的观念对文学的影响也决不亚于进化论之于十九世纪文学。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经历一个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生物学世纪。人类遗传密码将被破译,人类即可开始探究生命的蓝图。这将深刻地改变现有的哲学、伦理、法律等观念。对于基因的排列和变异的研究,克隆技术的实现,以及人类在宇宙空间存在的心态所引起的种种道德伦理问题,这一切都对人文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已经不由自主地被分裂为“懂科技”和“不懂科技”的两类,其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而“懂科技”也无非是只懂自然科学和技术中的一个极小部分,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科学家只是为利润而工作,那么,这种分裂所带来的灾难将是无可估量的。以上这些问题无一不首先显示在文学中。千奇百怪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预先描写了科学脱离人文目标,异化为人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时人所面临的悲惨前景。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与文学研究之间的整合和互动必将为比较文学的发展翻开全新的一页。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本土性和国际性
中国比较文学是在中国本地破土而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既不是舶来之物,也不是古已有之,它的产生是与中国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愿望,更新和发展本民族文学的志向分不开的。它始于推介外国文学,特别是翻译外国小说,并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重新认识自己,以寻求发展新路,它的根基始终是根深叶茂的中国文学传统。20世纪第一个十年,林纾、王国维、鲁迅的著作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比较文学自存在以来,就是和关切人类生活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1985年,由3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佛克玛(Douwe Fokkema),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艾德礼(Owen Aldridge),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厄尔迈纳,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雪弗列(Yves Chevrel),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詹明信(Frederic Jemeson)等14名外国著名学者和多名港台著名学者都参加了大会,与此同时,我们还举办了由他们担任主讲、并有200余名国内年青教师参加的比较文学讲习班,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讨论会按当年季羡林、杨周翰、李赋宁等老教授所商订的七个专题进行,即“比较文学方法论”、“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诗学与美学”、“东方比较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中西神话比较研究”、“总体文学与科际整合”等,大会按照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讨论者大可以和而不同,不必同声一致” 的原则进行,这个原则一直贯彻到如今。
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一直沿着以上 7 个专题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又有新的开拓与创获,特别值得推介的有以下几方面: